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创文丰富城市内涵 江门在传承中蝶变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最重要的软实力。拥有“中国第一侨乡”美誉的江门,拥有丰富的华侨华人资源,侨乡文化特色浓郁,同时还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发挥华侨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江门正通过多种方式打造特色侨乡文化品牌,进一步擦亮“中国侨都”城市品牌,补齐短板,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熠熠生辉

    “江门侨乡的地域特征非常鲜明。”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国雄认为,江门对侨乡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保护工作,是站在世界高度来推进的。

    走进广东开平碉楼,人们便能看到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的碉楼建筑群镶嵌在绿油油的田野中,仿若绿色绸带上散落的宝石。游人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

    江门的物质文化非常丰富。开平市文广新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仅在开平,碉楼的现存数量就达1833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街道)、200多村(居)委会、900多条自然村。

    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过去10年,各级政府投入数千万元,碉楼核心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整治改造,旅游服务和配套也日臻完善。2017年,景区提升整治资金达到4500万元。

    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五邑银信)也是江门华侨文化的重要体现。“但望他专心学习,将来得以成功回国,最大用之事业也。因我国飞机人才缺乏,故日贼欺我太甚之故,如欲与日贼决一死战救国,除飞机不能成功也。”这是江门五邑华侨关崇初给远在家乡的兄长关崇瑶家书中的一部分内容。这封家书凝聚了华侨爱国爱乡的精神和情怀。

    为深入挖掘五邑银信相关文化资源,2017年5月,台山海口埠银信纪念广场正式启用,银信柱、银信墙、银信博物馆等同时开放,为华侨华人寻根提供载体,同时向世人讲述江门乡亲的“海外奋斗故事”。

    以展览为载体讲好华侨故事

    五邑华侨华人史是一部奋斗史、爱国史,凝聚的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过程中,江门更把推广华侨文化、弘扬华侨精神融入到创文当中。近年来,借助华侨文化展览,江门正逐渐推动华侨文化“走出去”。

    2015年,江门首个原创华侨史类展览《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开展,随后赴山西、湖北、广州等地巡展,广受当地民众关注。2016年,《一门三院士 共筑中国梦》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展出,为江门打造“中国侨都”品牌,宣传推广五邑侨乡文化,提升城市知名度发挥作用。

    2017年7月,全国首个华侨护照专题展《护行天下——华侨护照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进一步讲好侨乡故事,传播侨乡声音。

    “近两年,江门多次来北京办展,让我深感自豪。江门华侨历史文化深厚,广大五邑籍华侨对国家的贡献功不可没,通过这样的形式让祖国各界了解江门,特别是了解华侨先驱们的故事,是一件好事情。”看完展览后,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的孙女、五邑乡亲代表司徒月桂感触颇深。

    “我们举办展览的目的就是要让参观者了解当时华侨远赴重洋的艰苦奋斗历程,铭记广大华侨开拓创新、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刘利元告诉记者,以文物展览为载体讲好华侨故事,将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宣传好江门,进一步提升“中国侨都”这一城市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为让创文工作持续走向深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江门将深挖城市文化、人文资源,打造华侨文化品牌,以品牌建设不断丰富文明城市内涵。据透露,江门将于年内举办第三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暨2017中国侨都(江门)华人嘉年华活动,把五邑侨乡文化推向世界。南方日报记者 戴惠甜

深圳龙岗人才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