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明年将实现“两线合一”

    恩平三山村引入社会力量扶贫,为因病因残致贫的村民提供康复性治疗。黄文波 摄


    围绕2018年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要求,江门承诺:全面完成精准脱贫任务,不让困难群众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掉队。2016年,江门出台《关于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2016-2018年)》(以下简称“方案”),全市城乡5097户、16659人被认定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

    笔者从江门市扶贫办获悉,江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已建立起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有效推动了全市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截至今年6月,累计筹集帮扶资金2.94亿元用于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工作;去年全市一共有1429户、46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在全省率先将城镇困难家庭纳入精准扶贫帮扶范围,总数为872户、2487人的城镇贫困户因此受益。接下来,江门将全力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逐年提高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确保到2018年实现扶贫线和低保线“两线合一”。

    撰文:董有逸 郑琦 通讯员 许伟强

    城乡统筹

    将城镇困难家庭纳入帮扶范围

    将城镇困难家庭纳入帮扶范围,是江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最大特色。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江门没有省安排的对口帮扶任务,也没有省定的贫困村,可自行组织实施本市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工作。

    “我们在全省率先将城镇困难家庭纳入精准扶贫帮扶范围,将城市和农村的贫困帮扶问题通盘考虑,一并布局。”江门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做法改变了过去只以农村贫困村、贫困户为帮扶对象的传统做法,实现扶贫对象城乡统筹。

    根据方案,江门以2015年城乡2.9万户6.1万人低保对象为基础数据,确定该市城乡精准扶贫工作的帮扶对象,并按要求进行建档立卡,采取“一户多策、一人一策”以及结对帮扶的模式,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对口帮扶,其余无劳动能力的则继续由低保政策兜底管理。

    自方案出台以来,江门将全市城乡5097户16659人认定为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并初步建立起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其中,农村贫困户为4225户,共计14172人;城镇贫困户为872户,共计2487人。据统计,2016年,江门共有1429户46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超额完成20%的预定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除了将城镇困难家庭纳入帮扶范围,江门还积极探索开展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扶贫政策与低保政策的有效衔接,初步实现了帮扶对象的合一、准入门槛的合一和脱贫标准与低保提标衔接合一的“三合一”。

    “目前,我们正与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合作,共同谋划全市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的试点工作。”该负责人说,接下来,江门将加快推进“两线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帮扶低收入群体解困脱贫政策体系,力争为省的扶贫改革试点创造经验。

    民生脱贫

    让贫困学生不再“上学难”

    今年46岁的许光(化名)居住在会城街道北门社区,于2013年3月被确诊为脊椎恶性肿瘤,手术后一直瘫痪不能自理,全靠妻子在家照顾。新会彩虹社工中心了解到这个家庭的困难情况后,组织社工对其进行定期探访,并积极争取部门和社区的帮扶。

    通过各方的积极介入,许光一家在治疗费、医疗养老保险、家庭病床、女儿学费、就业等方面都得到持续帮扶,目前女儿也已完成护士专业实习即将就业,家庭困难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江门不少像许光这样的困难户都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该市教育、住建、民政、人社等部门先后都出台了配套文件,积极推动教育、医疗以及危房改造等保障政策的落实。据统计,江门共投入资金447.92万元,为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危房,目前已全面竣工;教育部门制定了《江门市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实施方案》,将投入1762.3万元为5336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提供免学费和生活费补助。

    在医疗保障方面,江门市民政和人社部门投入医疗保障费用1549万元,对全市16659个建档立卡帮扶对象100%实施医疗保障,并按规定提供精准全额资助,帮助贫困户化解风险,消除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因病返贫现象。同时,各市、区还投入223万元,引入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为城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12.3亿元意外伤害保险保障。

    扶贫是一项周期长、投入大的民生工程,为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工作,江门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模式,大力推进“百企扶百村”“百医牵百村”“千(万)义工助千户”社会扶贫“三大行动”,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百医牵百村”为例,今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期间,江门市卫计部门组织开展了相对落后老区村访贫慰问、义诊、送温暖送爱心等系列活动。活动期间,该市卫计部门下乡义诊共接诊病人3200多人次,同时减免患者费用8万元、赠送医疗设备30万多元。

    产业脱贫

    多模式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今年5月,恩平市奔康农庄为62户贫困户“股东”发放了第一期分红款,贫困户黎长喜拿到1000元的分红款后十分激动,在镜头前笑得合不拢嘴。

    奔康农庄是恩平市恩城街道建立的一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由首期62户贫困户按每人1000元的财政产业帮扶资金入股成立。此后,奔康农庄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让贫困户享受到了产业扶贫发展带来的红利。

    据测算,奔康农庄预计全年收入23万元,扣除开支后,收入的80%由恩城街道统筹分配给符合条件的贫困户,20%用作经营风险金。按照合作社章程的分配制度,社员首年每户可分红3500元,以后还将逐年提高。

    在江门,像奔康农庄这样通过产业脱贫的案例近年来越来越多。该市通过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扶贫模式,以产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目前已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962个。

    “我们鼓励各镇(街)结合自己的产业优势和种养习惯,大力推动精准扶贫‘一镇一产业’‘一镇一特色’模式,让更多贫困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的成果。”该负责人介绍,通过产业发展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是江门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内涵。例如,鹤山市抓住国家推动发展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的契机,将扶贫资金打包整合入股,从经营收益中安排固定的份额用于贫困户的分红,从而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全市受益的村委会达到25个。

    鼓励贫苦户创业、就业,也是江门“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笔者获悉,为了降低贫困户的创业门槛和成本,江门从市扶贫基金中安排100万元用于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两年期、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

    此外,江门还建立市、市(区)、镇(街)和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体系,为未就业的帮扶对象提供“一对一”服务。据统计,近一年来,该市共投入98.3万元用于贫困户就业培训,参加培训4057人次,推荐就业1408人次。

    ■观察

    实现目标还需跨过三道坎

    笔者从江门市农业局获悉,省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全省农村建设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江门有望成为全省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的试点城市。目前,江门正按照“边申报边实施”的思路,同步推进全市的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制度设计上初步实现了帮扶对象、准入门槛和脱贫标准与低保提标的统一。

    下一步,江门将积极探索建立帮扶低收入群体解困脱贫政策体系,以低收入群体的对象认定、规模确定和标准等为改革重点,力争为全省扶贫改革试点创造经验。

    推动“两线合一”改革,江门仍在路上。笔者了解到,改革目前仍存在低收入人群认定、政策衔接、财政保障等几大难题急需破解。

    第一个难题是财政负担压力大。根据江门市扶贫办提供的数据,目前江门全市低保覆盖率为1.5%,共计约5.8万人,低保资金支出约2.10亿元。接下来,随着“两线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的扩面提标,按现行政策的扶持力度,财政支出将大大增加。

    此外,目前江门对低收入人群的认定标准也仍有改善的空间。笔者了解到,江门现行低保家庭以及贫困户的认定完全是以居民家庭收入作为参考依据,没有充分考虑居民家庭的支出状况。事实上,人均收入相近的家庭,各个家庭的支出状况差异很大。例如,有的家庭有劳动年龄人口患有重病或者慢性病,需要长期支付医疗费用,这些刚性的支出就会极大地影响这些家庭的生活状况,部分家庭甚至出现支出型贫困。

    在政策衔接方面,目前江门虽然已初步实现了扶贫线与低保线的“两线合一”,但在具体操作上仍没有完全融合,例如低保户、低收入人群、扶贫对象认定和帮扶救助还没有完全统一,导致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矛盾。

    ■样本

    新会精准扶贫:既“输血”又“造血”

    烈日底下,在新会区大鳌镇新一村的一片鱼塘旁,来自该区海洋渔业局的专家正手把手地教村民卢玉娴养殖南美白对虾。看着这一大片已经开始养殖的将近14亩的鱼塘,卢玉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以往,卢玉娴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低保金及务工收入。去年,她承包了13.9亩鱼塘,但由于经验不足、资金短缺,她只养殖了一半面积的鱼塘。得知该情况后,大鳌镇扶贫办的工作人员立即帮助卢玉娴申请了5万元额度的贴息扶贫贷款,为她提供种苗资金支持。

    获得扶贫贷款的村民可不止卢玉娴一人。近年来,新会区利用金融扶贫政策与“葵乡优惠贷”“政银保”等金融平台,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和参与扶贫的种养殖大户缺少生产资金的难题,加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目前,新会区已有13户贫困户和1户种植大户申请参与金融扶贫贷款项目,共申请贷款112万元。

    睦洲镇莲子塘村42岁的扶贫户林华(化名)身患二级精神残疾,妻子工作不稳定,父母年迈,家庭负担极其沉重。得知林华有养鱼经验后,新会区彩虹社工中心的社工积极引导鼓励林华重新投入劳作,增加家庭的收入,联合镇扶贫办和村委会帮助林华选点、改造鱼塘。

    在新会区,对林华这样的困难户实施“精准救助”,已成为该区社工的日常工作。2016年,新会区投入112万元,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了彩虹社工中心等6家社工机构作为补充介入精准帮扶工作。通过社工这一纽带,贫困户在生活、教育、医疗、救助、就业、创业、金融、产业等方面得到了一系列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贫困户亦从中发掘了自身潜能,学习谋生技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目前,新会区社工服务已覆盖全区12个镇(街、区),实现了对938户2992贫困人口进行跟踪帮扶。

    数读江门精准扶贫成效

    两年来,江门累计筹集帮扶资金2.94亿元用于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工作。其中,市县两级统筹财政资金2.29亿元,带动行业和社会资金6296.78万元。

    2016年,江门共有1429户46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超额完成20%的预定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2016年,江门市所有村委会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预计2017年和2018年将分别达到18万元和20万元以上。

    目前,全市1325个村(社区)公共服务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直接面向辖区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志愿助残、农技推广等103项基本公共服务。 

    自2016年以来,江门市累计开展精准扶贫志愿服务活动近300场次,参与志愿者人数近5000人,服务时数超过20000多小时,建立扶贫党员服务队294支,全市5097户精准扶贫家庭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 

深圳蛇口劳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