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特色小镇当先锋: 湾区时代中山创新发展的“镇能量”

    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和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名单,大涌镇都榜上有名。图为大涌镇红博城。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今年8月,首届中国新中式家具大会在大涌红博城举行,与会人员在参观红木家具展。叶志文 摄

    扫码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最近,中国红木产业之都——大涌镇喜事连连。

    半个多月前,镇内筹建多年的凤凰路开始兴建,道路将从广珠西线高速底部经过,越过凤凰山接驳二环快速和广珠西沙溪出口,极大方便群众出行与商业往来。

    几天前,国家住建部和广东省发改委先后公布了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和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大涌镇都榜上有名。算上今年年初入选中山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大涌镇实现了特色小镇创建市、省、国家级别荣誉的“大满贯”。

    交通先行、创新发展、产城互促,这种对“产、城、人、文”有机融合的执着追求,既是大涌镇建设特色小镇的核心理念,更是中山重塑创新发展优势的“镇能量”。

    步入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特色小镇建设热潮涌动珠江口,以18个精挑细选的项目做先锋,中山这一创新矩阵布局中蕴含着怎样的开放大战略?

    ●南方日报记者 黄煜升 雷海泉

    一根木头72变

    最贵的一套家具估值9.5亿元

    提起红木,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木材稀有,价格昂贵,抑或是可以作为传家宝世代传承?

    在大涌镇红博城的乌木馆内,就藏有一套天价乌木家具——估值9.5亿元。

    这套家具净重950kg,制作材料每公斤超万元。按照材料成材率不到1%计算,即原材料价格为95000kg×1万元/kg=9.5亿元。如算上其艺术价值、科研考古价值等因素,则价值连城,不可估量。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款家具“见证”了近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经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碳十四同位素测定,其树木原料米仔兰,被埋藏的年代距今长达4000多年!

    在大涌镇,类似的家具比比皆是。一根稀缺的木头经过“72变”,可以被制作成各种极其珍贵的成品。比如,位于红博城一楼的古戏台,是国内唯一一座由名贵木材——红豆杉建造的戏台。红豆杉可是经过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虽然来自有着中国红木产业集聚地之称的江门,不过,南方日报江门新闻部记者郑琦也被大涌红木产业“惊艳”到。“在集文商旅于一体的红博城内,既有各式红木家具、摆件可供挑选,还珍藏了诸多艺术品。从古戏台走到民国风情街,再到宋庭,仿佛是在时空隧道中漫步,一不留神就穿越了古今。价值9.5亿元的镇馆之宝‘至尊宝座’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参加完9月1日“观察十年·百名记者看中山”第三场直播后,郑琦感慨地说道。

    从传统专业镇到特色小镇,近年来,大涌镇一直在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根据规划,大涌镇将依托近40年红木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红木制造向商贸会展与研发设计两端延伸,推进红木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红木文化体验区、全国红木产业创新发展的标杆,建设成为中国红木文化旅游名镇。

    在特色小镇战略的带动下,大涌镇多家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加快转型步伐。东成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锡复表示,公司目前正逐渐往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红木家具企业发展。作为大涌镇今年重点项目之一的东成红木展销体验中心,已进入建设设计阶段。

    小空间大战略

    镇域经济开启全新战场

    大涌镇所取得的成绩,仅是中山加快步伐重塑“镇能量”的缩影。以18个省级专业镇作为基础,今年以来中山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频频发力——

    2月,经过激烈角逐,中山敲定首批18个市级特色小镇;

    6月,中山多个特色小镇项目集中动工,许多镇区因此撬动了上百亿元的投资;

    8月,广东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名单公布,小榄菊城智谷小镇、古镇灯饰小镇、大涌红木文化旅游小镇三个项目成功入选;

    ……

    无疑,当前这场致力于构建“创新大矩阵”的布局,正在深刻改变中山的专业镇发展模式。对此,关注镇域经济多年的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有着深刻体会。

    在他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山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虽源自专业镇的活力,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专业镇普遍存在的产业低端、创新不足、品牌杂乱、竞争过度等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根治,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从发展模式上看,中山的“一镇一品”或者“多镇一品”虽然仍有较强生命力,但仍局限于产业、经济概念,追求的只是某一产业的集群发展。这种单纯追求产业效应的模式,在当下驱动力正在不断减弱。

    从城镇建设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波浪式朝前推进,大量人口往城市聚集,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演变为一种“城市化”,重在如何让城市更城市、让镇更像城市,而忽略了镇本身的特色优势。在千城一面或千镇一面的城市化运动里,要重焕乡镇风采,纾解大城市病,专业镇必须要有新的担当。

    许多镇区掌舵者也有相似的体会——

    三角镇党委书记黄泽科表示,三角镇当前的产业发展水平与东北组团中心镇不相称,未来将主攻迪茵湖小镇和市级产业平台三角园,并通过京珠高速三角出入口互相连接。这两个平台一个代表了三角镇发展的进行时,一个则是未来时。其中,三角镇将重点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原有产业进行优化。

    古镇镇党委书记刘建辉认为,当前灯饰产业正从“工业化制造”进入“艺术化创造”时代,文化已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是灯饰经济的独特资源。“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古镇灯饰产业通往“艺术化创造”的“金钥匙”。

    通过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中山正在积蓄更强大的“镇能量”。

    18小镇当先锋

    念好“融字诀”讲好“世界语”

    着眼当下,特色小镇建设是中山打破发展桎梏的需求使然;放眼未来,它更是中山践行大开放战略的必由之路——

    从粤港澳合作到大湾区建设,从点状合作走向片区共生发展,珠江口区域发展找到了新支点、新平台,有抓手,有样板,有标杆,将带来更多产业互补、发展共融。新的历史机遇,呼唤更加优质的发展平台。重在塑造产业城市、生态人文、创新资源等相得益彰的新城镇发展生态,特色小镇这一建设追求,恰恰是吸引创业创新生产要素汇聚的关键。

    诸多洞察先机的城市已经在快马加鞭布局——

    在佛山,上个月刚刚高规格召开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争取到2020年建成30个以上市级特色小镇、8个以上省级特色小镇、5个以上国家级特色小镇。据统计,佛山首批15个市级特色小镇总投资超过1000个亿。

    在惠州,早于去年年底便提出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先行,建设广东“特色小镇创新特区”。今年以来,包括横沥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潼湖科技小镇等项目在内,惠州多个投资超百亿的特色小镇已经纷纷动工兴建。

    镇域经济的新战场已经开启。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挑战,以18个特色小镇做先锋,中山如何打好这场突围战?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助理研究员李震认为,在新阶段,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要求更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其中,功能融合是基础,是关键。所谓功能融合,即实现产业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与生态、产业与城镇的功能融合。

    李震建议,中山的重塑“镇能量”之路,应该往三个“功能融合”去思考。一是产业与文化的功能融合。通过对产业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以创意工厂、时尚文化空间等载体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二是产业与旅游的功能融合。通过产业旅游的形式,解决小镇旅游功能与产业功能相互独立的问题,从产业中衍生出科普教育、会展、观光休闲等功能;三是产业与生态的功能融合。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转变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观念。

    ■记者观察

    以“文化+旅游”带动产城升级

    特色小镇建设,大涌镇已先行一步

    虽然来自有着中国红木产业集聚地之称的江门,但在参加完 “观察十年·百名记者看中山”第三场直播后,我还是被大涌的红木产业“惊艳”到。

    走进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迎面扑来一阵木头的清香。从古戏台走到民国风情街,再到宋庭,仿佛是在时空隧道中漫步,一不留神就穿越了古今。这里既有各式红木家具、摆件可供挑选,还珍藏了诸多艺术品,其中价值9.5亿的镇馆之宝“至尊宝座”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大涌镇拥有非常深厚的红木产业基础,这是大涌发展红木文化旅游小镇的优势。目前,大涌整体街貌给我的感觉还是一个红木家具生产专业镇,但据了解,未来大涌将整合隆都美食、舞龙醒狮以及武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发挥红博城4A级景区及文商旅综合体等旅游资源,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引入琴棋书画、文房四宝、香文化、饮食等各领域的知名企业,丰富现有业态,加强大涌文化旅游的趣味性。其中,以红木为主题打造的特色酒店更是勾起了笔者的兴致。

    同是打造文化旅游小镇,大涌和开平赤坎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赤坎的“宝贝”是华侨留下的600多座洋楼以及近百年的华侨历史文化资源。大涌红木家具制造业发展至今仅近40年,虽然没有比较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依靠,但此类特色小镇发展空间更为巨大。在笔者看来,大涌可以积极融入中山“全域旅游”规划大格局,加强与孙中山故里、古镇星光联盟等景区的联动,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扩大大涌的知名度。

    与大涌镇一样,江门亦是我国五大红木产业聚集地之一,二者选择的发展方向却不全然相同。江门台山大江镇致力于加强传统家具产业集聚,令产品走向高端精品化,成为集传统家具精品设计生产中心、展销鉴赏中心、原材料集散中心和人才培训中心的红木传统家具名镇。大涌镇则另辟蹊径,从全国红木家具专业镇“转型”为中国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推进红木制造向商贸会展与研发设计两端延伸。

    哪条路比较好,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而近日,大江镇提出以伍炳亮黄花梨艺博馆及台山国际文旅展贸城为中心,打造红木特色小镇,有意深挖当地文化底蕴,加强文旅资源的发展,以推动传统家具产业优化。在此方面,中山大涌镇已是先行一步,并且已初显成效。期待中山大涌镇继续走在前方,探索出一条以文旅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特色小镇发展道路,为其它小镇建设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郑琦 作者系南方日报江门新闻部记者)

    现场直击

    走进大涌镇红博城

    看木头“演绎”的文旅大戏

    估价9.5亿元的乌木家具、由近3000年树龄的黄香樟古树雕刻而成的弥勒大佛……9月1日上午,“观察十年·百名记者看中山”第三场直播走进中山(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以下简称“红博城”),看新晋中国特色小镇大涌镇所“导演”的文旅大戏。

    红博城是大涌镇建设红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思路的集中体现。项目位于大涌镇2.5平方公里红木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地段,投资48亿元,规划用地达300亩,建设面积共80万平方米,城内设交易、会展、鉴赏、主题旅游、餐饮娱乐等功能分区。红博城是大涌镇谋求打破红木生产专业镇这一产业单一维度的“主战场”,如何将文化旅游与红木生产制造进行创新结合,成了红博城最大看点。

    如,位于红博城南边一楼大堂的古戏台,是国内唯一一座由名贵木材红豆杉建造的戏台。这是红博城专门从杭州收购回来的珍贵藏品,舞台高约5米,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戏台建筑风格。每逢周六日,红博城邀请戏曲表演团队到此演出,这里也成为了吸引游客驻足的热点之一。

    城内建筑风格跨越了唐、宋、明、清、民国等多个时期,红木产品店家穿插布局于这些别具风格的建筑群中,商贸和旅游由此得到融合。城内二楼的岭南文化街尤为特别。文化街呈东西走向,全长200米,街道上有仿真天幕、仿真大榕树、民国时期海报、骑楼建筑等元素,形成一道独具岭南特色的骑楼街景。

    而红博城红木博物馆群落则是红博城的“精髓”所在。馆内分为“崖柏馆”“黄花梨馆”“乌木馆”“延艺堂”等展馆,是全国首座大范围运用声光电科技的博物馆群。在黄花梨馆,游客可以看到在超过6米长的黄花梨木材上雕刻的清明上河图,也可以通过半球天幕投影和3D眼镜,感受黄花梨生长的环境。最大的看点在乌木馆,这里藏有一套号称价值9.5亿元的乌木家具藏品。据估测,这仅是该套家具的材料费,如算上艺术价值、科研考古价值等因素,则价值更甚。

    红博城的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并不限于具体的旅游看点打造,大涌镇还将商贸会展元素融入红博城的发展当中。红博城副总经理林志洪介绍,2016年中国(中山)红博会在红博城举行,红博城也借此契机启动了“会展+文化旅游”的合作,展会13天内共吸引了60万人次游客。而今年红博会更是创造了5天吸引50万商客、旅客的纪录。

    在加快文化旅游发展步伐的同时,大涌镇正以红博城为载体,加快推动红木人才队伍建设。直播团队在红博城内看到,离红木主题酒店不远处,同样位于红博城内的红木家居学院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建筑内部装修工作也进入到收尾阶段。

    “最关键的还是人才,现在大涌红木产业发展的瓶颈也在于人才。”大涌镇党委委员欧阳凯介绍,从去年开始,大涌镇就大力推动红木家具学院规划建设,并与中南林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和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达成了协议,打造红木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未来这里将聚集红木雕刻、家居设计和销售等领域的近千名专业人才,成为大涌红木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深圳罗湖区劳务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