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从城中心跨江通南岸,南岸人兴奋若狂……”

  记者 邹宇 实习生 傅黎黎

  “1980年重庆长江大桥建成,从城中心跨江通南岸,南岸人兴奋若狂……”

  ——重庆女作家虹影在她的小说《饥饿的女儿》中记录了重庆长江大桥的通车盛况。

  重庆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不胜枚举,而其中的一个缩影,就是桥。

  1980年7月1日,重庆长江大桥提前半年完工。从城中心跨江通向南岸,它,牵动着全重庆人。

  而老人们,则更是自豪满满:因为他们的老一辈人基本都参与了大桥的修建。今年95岁的张婆婆,每天都会在山城步道上散步,走累了就扶着步道旁护栏,俯瞰远处的重庆长江大桥。“这座桥,我的儿子、孙子都出了大力气的。”

  “以前坐船过河,几分钱一趟”

  山城步道依山而建,这里,洽好能眺望到远处的长江大桥。今年95岁的张婆婆,打从几十年前就住在步道附近的马蹄街。

  张婆婆向记者比划着说,“河对面的南岸,以前是荒芜的一片山,那边(即左边)有个木材加工厂,是我以前上班的地方。”

  南岸的渡口为“黄葛渡”,就是如今的长江大桥南桥头下游附近,旧时候人们渡河只能靠那艘扁舟。黄葛晚渡,对于旧重庆来说,曾是引以为傲的巴渝十二景,亦是长江大桥建成以前,重庆人出行的记忆。

  “以前我在对面的厂里上班,每天坐船过河,几分钱一趟。”张婆婆回忆道,年轻时,她每天不到七点就得出门,步行半小时到码头乘船渡河。她犹记得,过往的船只不多,人也不多。“坐船基本不排队。”

  张婆婆说,遇到雾天,船夫不敢行船,只得等到日出雾散才敢行船;每到夏天,江水猛涨,波涛汹涌,如九死一生般让乘客渡河时心生恐惧。

  万人齐碎鹅卵石,提前半年完工

  重庆长江大桥(又名石板坡长江大桥)于1977年11月动工兴建,位于重庆渝中区石板坡和南岸区黄葛渡立交之间。数万老百姓争先恐后地参与到重庆长江大桥的修建中。

  张婆婆的儿子和当时十来岁的小孙子,也曾到珊瑚坝上劳作。

  “上世纪70年代,缺乏重型器械,碎石工作主要靠人力完成。”石板坡长江大桥管理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人们用小铁锤,将一颗颗鹅卵石敲碎成约拇指大小的石头。“除了工人、军人外,还有学生和妇女,只要能献出一份力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来了。”

  “那时,我儿子也在南坪上班,只要有空,他就会去珊瑚坝出一份力,就是桥下那块地。”张婆婆指了指重庆长江大桥下的那一块空地,“每次我儿子劳作回家后,天已近漆黑,背上都湿透了,手上也时常磨起泡,甚至还会出血,可是他从没抱怨。”

  “天气好的时候,珊瑚坝上还出现过‘万人齐碎鹅卵石’的壮观场面。”那时还在南纪门念中学的谢先生回忆,每到体育课时,学校会组织学生到珊瑚坝劳动。他和同学们热情高涨地收集鹅卵石,一颗颗敲碎,再抬到指定的地方堆在一起。周末时,谢先生也会和父亲一同去珊瑚坝劳动。“大桥两端许多市民都曾参与到这项汗流浃背的劳作中。”

  手上的水泡、磨出的老茧、湿透的衣衫,对重庆人民而言,是光荣的象征。

  “通车当日,我们全家人去踩桥”

  从1977年11月动工兴建,到1980年7月1日建成通车,不到三年的时间,重庆主城区在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架起来了。

  1980年7月1日,是重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重庆长江大桥竣工通车,结束了南岸千百年来只能靠轮船摆渡到市中心的历史,南岸成了重庆真正的南大门。

  重庆女作家虹影在她的小说《饥饿的女儿》中也记录了当时的盛况:“1980年重庆长江大桥建成,从城中心跨江通南岸,南岸人兴奋若狂……”

  “通车当日,我们全家人还去踩桥,大家都兴奋得不得了。”***岁的郑先生曾经是土生土长的黄葛渡人,他告诉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以前去城中心,只能在渡口乘船到渝中区的南纪门。“大桥通车后,我们都是走路过桥,十多分钟就到对面的渝中区。”

  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黄葛渡口渐渐失去了作用,最终停渡。再到后来,长江大桥南桥头的山梁被推平,如今,黄葛渡一带已被幢幢现代化高楼所替代。这座城的崛起与桥之间,有着不可名状的联系。

  车流量超负荷,再建复线桥

  随着城市的发展,南岸已成为重庆又一大商圈,重庆长江大桥上渐渐“人满为患”,双向四车道已难以满足需求。作为重庆主城区城市干道组成,交通流量非常大,实际流量已远远超过设计流量。

  2003年12月在原重庆长江大桥的基础上,新建了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2006年09月复线桥正式建成通车,为单向四车道,与重庆长江大桥同样是连接渝中半岛和南岸区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极大缓解了渝中半岛和南岸区的交通压力。长约330米的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主跨,是当时同类桥梁的“世界第一跨”。

  由于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与重庆长江大桥相距“亲密”,构成了双桥过江的奇特景色,两座桥梁也被亲切地称为“姊妹桥”。

  不知不觉,重庆长江大桥已陪伴重庆38载。那些见证它建设和通车的人,已经成为了老重庆的见证者,是一代人抹不去的回忆……

  解密大桥

  桥头“春夏秋冬”雕塑背后的故事

  路过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矗立的四座历经30多年风雨洗礼的人物雕塑——春、夏、秋、冬依旧引人注目。这四座雕塑建成的背后,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春夏秋冬》由4个人物雕塑组成,“春”是一个拿花少女,象征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夏”是一个水中搏击的青年,象征着朝气蓬勃、勇搏激流;“秋”是一个扛着麦穗的妇女,象征着勤奋劳作、喜获丰收;“冬”是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象征着志在千里、永不停息。

  1984年9月,这组雕塑在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正式落成。据了解,《春夏秋冬》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型,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铝合金人物雕塑,每座雕塑高达8米。

  这四座雕塑当年曾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城市雕塑作品,如今,也依旧是重庆建筑雕塑的标志之一。“春”、“夏”、“秋”、“冬”静静地伫立在桥头,看着车来车往,也看着两岸越来越繁华的灯火……

  (文中涉及有关资料来自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和重庆城投路桥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梅沙临时工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