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腰痛、腹胀、贫血……老年人“小病”老不好可要警惕“血疑”悄悄来了

  第五期

  名医专栏·松山医话

  刘松山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 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四川省拔尖中医师

  都说病人最怕的是跟医生“相见恨晚”,耽误了病情。但在我的从医经验里,血液科医生却常对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经常感冒发烧、容易疲乏、腹痛、头晕……许多血液病的早期症状若出现在儿童和青壮年身上容易引起警惕,但如果是老年人,则往往被视为“人老了”的表现,最终导致很多患者到血液科就诊时,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漏诊、迟诊。

  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白血病更易侵袭“一老一小”这样体虚之人,60岁以上老年人更是如此。对白血病这样的血液肿瘤,一方面,老年人要“知己知彼”并提高警惕,能否早发现对以后的治疗很关键;另一方面,一旦确诊白血病的老年人也无需“绝望”,采用科学的治疗思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较长期生存。

  小症状预示着大问题 但他们都忽略了

  我有一位62岁的患者陈先生,最初的症状看似非常普通——腰痛,是一次干活扭伤了腰,各种药酒、膏药外敷,康复理疗,还当作骨质增生治疗过,还是越来越加重。进一步验血发现有中度贫血、肾功能异常,而且胸椎、腰椎CT发现多处骨折,辗转几家医院的科室,才在血液科确诊患了称作“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液肿瘤,这时距离他最初腰痛发病已有大半年。

  还有一位67岁的患者,刚开始是急性左上腹胀痛、恶心呕吐,检查是“急性肠梗阻”,紧急外科手术切除一段小肠,病理检查才发现根本问题是称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血液肿瘤。

  腰痛、腹痛这些问题其实在老年人中本身很常见,但背后却隐藏着血液病、血液肿瘤的可能,血液病离老年人并不遥远。

  老年血液病的根源:

  衰老

  为什么血液病爱“青睐”老年人?《黄帝内经》提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是指:不知养身之人,年到四十,肾中阴精已经衰减一半了,表现为“肝脾肾不足、气血阴阳虚”。从生理病理特点看,随着人的衰老,骨髓中造血生血的红骨髓逐步减少,造血功能不足引起血细胞减少,贫血是第一个表现的信号。第二个信号是出血,如皮肤淤青淤点、牙龈出血等。第三个信号是体表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的无痛性的、逐步长大的淋巴结,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多数血液病可以反映在血常规有异常: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量急剧变化。老年人有了什么症状,到了医院不妨都做个血常规检查,是排查血液病风险的简单手段。

  治疗普通血液病:

  中医理念有优势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样的常见血液病,常规的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有可能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而负面影响却不小,有肝肾毒性、骨质疏松等,费用还不低。这时加入中医配合,可以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中医对血液病有独到的治疗思路,如“肾主骨生髓”理论,意思是通过补肾填精能够刺激和恢复造血。又如“血热妄行易耗血动血而出血”,以清热凉血治疗有助于改善出血、降低出血风险。从中医个体化辨证,施以清热凉血、疏肝行气、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等治疗,常能够取得超出常规的疗效。

  治疗老年疑难血液肿瘤:

  “攻守平衡”

  对于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这样的血液肿瘤,该换一种思路治疗,别一来就想着用化疗等激进的方法去“全歼”,“攻守平衡”与“带瘤生存”是更符合中老年人体质的治疗理念。把疑难血液肿瘤看作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以控制病情、调节免疫、减少复发为目标,才是老年患者最好的选择。

  以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例,骨髓功能差、免疫差难以承受连续化疗的破坏,一味追求“治愈”并不现实。联合中医中药调节机体功能与免疫、改善骨髓,在综合防治中或许起到意料之外的疗效。

  注:春节后,“松山医话”专栏将继续更新。

深圳坂田人力资源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