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湾城一体推动滨海蓝色跨越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北纬36度线,堪称世界湾区经济最富含金量的一条线。这条线的周围,分布着全球最著名的三大湾区城市:美国旧金山湾区和旧金山、纽约湾区和纽约、日本东京湾区和东京。

    在我国,同样有一个湾区和城市坐落在这条黄金线上,那就是胶州湾和青岛。2007年,青岛被世界最美海湾组织评为中国唯一一个“世界最美海湾”城市。如今,在全球湾区经济逐鹿的版图上,青岛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正加快构筑蓝色梦想,剑指世界级湾区都市。

    1800公里之外,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之角的惠州惠东,同样正在湾区经济中寻路未来。摊开地图可以发现,惠东背靠珠三角经济圈,南部深入南海,左依大亚湾,沿岸形成巽寮湾、平海湾、双月湾等一连串知名滨海旅游目的地。

    青岛背靠环渤海经济圈,东南部深入黄海,左依胶州湾,沿岸已形成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浮山湾串起的海洋经济带及国际旅游长廊。

    从惠东滨海出发,问策青岛。这座100年前由小渔村发展起来的滨海城市,缘何成为“世界最美海湾”之城?青岛海岸带的保护与开发又有哪些经验值得惠东借鉴?

    11月底,南方报业“拥抱大湾区 惠东滨海问策全球”调研团队抵达青岛,解码这座滨海名城的“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

    策划:陶然 罗锐

    统筹:罗锐 张峰 卢慧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徐乐乐 张峰 发自山东青岛

    编法网

    国内率先地方立法严格保护海岸带

    冬末的胶州湾,港阔水深,风平浪静。这个近喇叭状的湾区是青岛引以为傲的母亲湾,这里海水终年不冻,是天然的优良港湾,如今已成为集生态、休闲文化、城市功能为一体的美丽湾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半封闭海湾国家级海洋公园。

    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带骑行,干净整洁的滨海大道,柔软细腻的沙滩,风格迥异的欧式建筑,奥帆中心等各类串珠成线的休闲滨海设施,让无数游客惊叹这里的滨海生活之美。

    然而,胶州湾的面貌并非自古如此。作为一座只有百年历史的滨海新城,青岛在处理海与城市的关系上,也经历过多数滨海城市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胶州湾海域面积不断缩小,海洋污染防治压力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

    数据显示,由于填海造地、工程建设、泥沙淤积等多种原因,胶州湾总水域面积已从1928年的560平方公里下降到2012年的343.5平方公里,面积缩小约39%。尤其受岸排污、过度开发等影响,近海水质、湿地等生态单元遭到破坏。

    实际上,青岛滨海如今的格局是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代价、反思,以及不断与生态破坏作斗争中而演进的。在面临现实挑战以及谋划海洋布局的背景下,青岛逐步意识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上世纪末拉开了通过制度设计来编牢海洋保护网的序幕。

    1995年,青岛市在国内沿海城市中率先制定出台海岸带保护地方性法规《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1999年,制定出台《青岛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这些法规的颁布实施为青岛的海岸带保护利用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没有刚性的立法,一切的保护都将是空谈。”青岛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尤其在2014年青岛市出台《青岛市胶州湾保护条例》和《青岛市风貌保护条例》,更是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对胶州湾实施最严格的永久性保护,而在以城市风貌(含海岸带)作为保护内容进行立法在全国也是首创。

    青岛通过立法将胶州湾保护范围扩展到胶州湾河流及其两侧控制区域,包括胶州湾海域和沿岸陆域,详细划定保护控制线,明确海岸带范围内禁止新建高层建筑、围海填海,湿地保护范围内禁止房地产开发等有效规定,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不仅如此,针对当前普遍的“九龙治海”的管理弊端,青岛立法明晰规划、管理、保护等职责单位,从市级层面专门设立海岸带规划管理委员会及海管办,设立胶州湾保护委员会统筹负责胶州湾保护工作,同时明确各有关部门具体管理及综合执法工作。

    铁腕护海让青岛换来海洋的回馈。过去五年,胶州湾优良水质面积比例由52.9%提高到72.1%,成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句曾经描绘青岛的的专有词再次回归。

    连空间

    湾城一体构建滨海优质生活圈

    在青岛海岸线调研,我们从游客口中听到最多的评价便是“青岛是一座镶着金边的城市”。

    沿滨海步行道一路骑行,栈桥公园、海军博物馆、小青岛公园、鲁迅公园、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风景区、***广场、石老人海水浴场等主要旅游景点串联一线,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海滨风景画廊。

    据介绍,作为2008年奥运工程,青岛市政府将海岸线规划建设列为2002年的12件大事之一,分段建设滨海步行道。这条道路西起团岛环路,东至石老人公园沿海步行道,全长约36.9公里,如今已成为市民游客享受滨海优质生活的黄金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总规划师兼青岛分部副主任潘丽珍说,由于历史的原因,青岛滨海城区风貌具有浓郁多元文化特征,城市建城之始就编制总体规划,这使青岛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这样的城市风貌延续至今,并在新城建设的进程中得到保护与重新打造。

    对于青岛滨海城市的形态,知名地理研究者耿华军评价:它的海湾曲线极为优美,大湾小湾依次出现、连绵不绝,城市建筑群与大海交融穿插,滨海建筑布局从低到高,层次分明,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观。而在陆地上,密集的高楼建筑群会被突兀的山峰打破,使得青岛在钢筋水泥之中依然保持些许山野气息。

    尽管有自然和历史的先天条件,但近年来青岛在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和法规的过程中一直保持亲海性、亲民性的城市建设思路。《环胶州湾保护控制线划定与岸线整理规划方案》就规定,沿岸形成贯通且宽度原则上不小于30米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沿岸线规划建设滨海绿道(慢行系统),与海上交通轨道交通、常规路面交通一起构成立体、多维的环湾交通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启全国第一个通过区人代会审议形成决议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将利用3年时间对129公里的海岸线进行整治。这一行动按照“城市即景区”的思路,要打造线形优美、环境一流的公众亲水岸线。

    不仅是点与线、海与城、海与人的联动,今年,青岛再次提出构筑“中心湾区、西部湾区、东部湾区”海湾型城市新格局。其中,中心湾区以胶州湾群为依托打造中心城区,优化城市功能,集聚高端要素,延续历史文脉,进一步彰显“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城市生活风貌。东、西湾区均明确定位特点,对标全球,与中心湾区全域统筹,形成三城联动的格局,以构筑滨海更加优质生活圈、经济圈。

    强产业

    海洋经济已占全市GDP的1/4

    11月底的青岛,最低气温已降至冰点附近,西海岸新区的码头边、堆场上、车间里,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许多船舶企业明后两年的生产档期已经排满。作为***批复成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正把未来瞄准海洋经济。今年,海洋经济增加值有望突破千亿元关口,地区生产总值占比超过30%。

    因海而生,向海发展,蓝色已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主基调。数据显示,2016年,青岛海洋经济总量突破2500亿元大关,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4,所占比重远高于全省、全国,产业强度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并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最终目的是经略海洋。梳理近年的经济数据可以发现,青岛经济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很大的“功臣”在于发力海洋经济。在保护的同时,以更高的视野、更强的先机意识布局海洋经济,也是公认的滨海城市未来核心发展之道。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被定位为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这几年,青岛先后出台《青岛市“十三五”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青岛市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规划措施,全力打造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重要支点,在全市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如今,青岛海洋经济形成远洋捕捞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产业、海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共同跨越的格局。

    与惠东等滨海城市的海洋产业形态不一样的是,青岛近年来以“海洋+”为战略大力布局发展海洋新兴业态。青岛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青岛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材料、海洋科研教育、海洋金融服务业等为主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6年,青岛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达到22.6%,高于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速6.6个百分点,占海洋经济比重达12%。

    记者调研发现,青岛海洋新兴产业大发展的秘密之一在于以科技为引领。通过打造“蓝色硅谷”等重大平台,青岛的科研机构、人才队伍、产业发展等方面总体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海洋科技在蓝色经济升级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市集聚全国30%的海洋科研机构、50%的海洋高层次人才、70%的涉海两院院士。如今,这些强势科研新力量的崛起,正在助推青岛向“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目标迈进,让这座从一个渔村发展起来的滨海城市走向深蓝。

    ■数据

    海洋资源▶▶

    青岛市海域面积12200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曲折,大陆岸线长度约814.3公里,共有海岛120个,49处海湾。海岸带区域内已划定海洋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海洋特别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海岸带区域建设用地面积347.5平方公里,占陆域总用地面积的34.04%。

    海洋经济▶▶

    2016年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增加值105亿元 比增5.2%

    第二产业增加值1287亿元 比增13.7%

    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亿元 比增17.5%

    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

    2011年(16.8%) 2012年(18.2%)

    2013年(19.3%) 2014年(20.2%)

    2015年(22.5%) 2016年(25.1%)

    青岛纪行

    寻找青岛滨海

    内外兼修之美

    11月底,南方日报调研团队从惠州出发北上青岛。这座被誉为“东方瑞士”的欧韵之都,与广东惠州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她们均是滨海之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出发之前,我们对青岛的认知只限于:副省级城市,GDP已突破万亿元,人口是惠州的2倍,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诸多知名大企业。但通过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这座城市的滨海有着内外兼修的美学。

    著名学者梁实秋曾说,“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青岛的海与人是紧密的。最繁华的市区建筑都是沿海而建,从CBD商业区步行到海边,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大有“人在海中住”的味道。下班后,提着钓竿,去海边钓几尾银鱼,再约上几位朋友在附近下个馆子,就着清香爽口的青岛啤酒,再惬意不过了。

    青岛的海是开放的。滨海的街道都是以各个城市命名,如江西路、南京路、香港中路等,冷不丁在青岛走上惠东路、韶关路、中山路时,我们这些来自广东的游客感到分外亲切。

    青岛的海是惬意的。整个海湾慢行道连成一线,骑着共享单车,沐浴着冬季的海风,从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到滨海第一浴场、第二浴场,再到八大关景区,感受夕阳西下,海天一色。

    青岛的海是富饶的。超过1220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岸线绵延曲折,大陆岸线814.3公里,海岛120个,49处海湾。利用优越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高歌猛进,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大的支撑。

    青岛的海是多元的。坐落滨海的200多栋外国建筑,有着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那是城市建筑美学的典型。漫步其间,公园与庭院相融,曲径通幽,树木葱郁,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青岛滨海内外兼修的美学是如何炼成的?越往深看,越向深究,越能体会到这座城市在于重法治、强规划、着远见。正如参与过青岛滨海规划设计的德国FTA建筑设计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托马斯·福利智所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到底想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把握了全局之后再考虑怎么做,同时要兼顾城市发展的未来目标,在开展规划的同时,在“毁灭”和“建设”之间需要寻找一个平衡,不要“迷失”在高楼大厦的建设中。

粤海人力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