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你的“双城记”说与良夜听


巴黎铁塔(视觉中国)

荔湾花市(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摄

  “浴罢晚风吹末利,沿街都是卖花声”,这是明朝名士俞士琮笔下的广州。如今,带着婉转粤韵的“卖花声”要在时尚之都——法国巴黎响起啦。2月14日,广州首次开启的海外花市将走进巴黎,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举办一场名为“当广州遇见巴黎——‘花城’魅力之夜”的海外花市新春灯光音乐秀,推介广州的花市和美食,讲述广州的春节文化故事,展示广州充满时尚活力的城市形象。

  贝聿铭设计扩建的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停泊在塞纳河上的“广州女士号”、模仿巴黎圣克洛蒂尔德大教堂设计的广州圣心大教堂、法国人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广州新体育馆……广州和巴黎,这两座同样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在悠久的交往史上,相互留下了太多值得铭记的城市印迹和太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名字。

  为了增进两个城市的对话交流,发掘两个城市之间的友好故事,从今日起,广州日报开始向广州市民和在广州生活的法国人征集“双城故事”。

  只要是关于广州和巴黎的故事,我们都将耐心倾听,并有福利回赠。

  来吧,广州和巴黎之间,就差你一个“双城”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申卉 通讯员穗外宣

  请说出你的

  “双城故事”

  关于广州和巴黎,你有属于你的“双城故事”吗?从今日起,广州日报特向读者征集“双城故事”——可以是你自己跟巴黎的故事,也可以是你家人甚至是先辈跟巴黎之间的故事;可以是一段荡气回肠的经历,也可以是一段柔肠百转的缘分;可以是一帧有故事的照片,也可以是一张充满传奇的明信片……总之,要跟巴黎有关。

  1.征集对象:广州人、在广州的法国人

  2.征集方式:

  可将故事内容和相关图片、视频发送至balihuashi@126.com,标题统一标注“双城故事”,并请留下您的联系电话。

  3.截止时间:2月11日

  4.入选福利:

  1)记者将进一步采访,在《广州日报》报道详细故事;

  2)将受邀参加2月14日广州和巴黎的城市连线;

  3)将获赠广州城市旅游卡(72小时)一张。在首次启用后,可在72小时内多次乘坐广州市内地铁(含广州地铁、广佛地铁、有轨电车、APM线)、公交车(含BRT,不含跨城线路)和水上巴士(轮渡);

  4)将获赠“听见花开”明信片一套。

  回溯:巴黎广州曾分列世界十大著名城市的第三第四

  广州以种花为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的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每天早晨,花农们都会到花田里采下新鲜的素馨花,在五仙门渡口过江上岸,到老城出售,老城也因此“沿街都是卖花声”。据记载,南汉王刘鋹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村的种花女。

  无独有偶,巴黎自古就以“花城”“花都”而闻名于世。100年前,法国学院派画家维克托·加布里埃尔·吉尔伯特被誉为“花痴”,他用画笔画尽了巴黎这个城市的繁花似锦。

  据史料记载,早在1850年,巴黎和广州就被列为世界十大著名城市,巴黎第三,广州第四。当时的第一名是伦敦、第二名是北京。

  作为两个世界地位相当的城市,广州和巴黎,都是海上丝路上的重要节点。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还曾掀起过“中国热”。1698年,以希腊海洋女神命名的“安菲特利特号”曾满载货物和传教士,远航中国,来到广州。

  两个城市之间的海上往来一直在延续。近300年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华南地区出口的第一艘船——一艘由广州造船厂制造的仿古木帆船“广州女士号”,在用了10年时间环球航行欧洲、亚洲、美洲、非洲44个国家后,泊在了巴黎的塞纳河边。如今,“广州女士号”已被改造成一个酒吧, 成为塞纳河上的一个“中国符号”。

  牵手:

  花城灯火来到

  “光明之都”

  正是因为两个城市之间有着如此频繁的友好交往和如此接近的城市气质,广州决定把首次开启的海外花市选在巴黎。

  这是两个城市的浪漫邂逅。当地时间2018年2月14日19:30至24:00,广州将在巴黎市著名的共和国广场举办以“当广州遇见巴黎——‘花城’魅力之夜”为主题的海外花市新春灯光音乐秀活动,两座花城将用一场灯光音乐秀共同点亮巴黎这座“光明之都”。

  届时,将在广场搭建10座高达5米的灯光投射器、3座15平方米的LED大屏幕和一座音乐DJ台、6座美食帐篷,用幻彩多变的光影形式展示广州的城市标识性视频和图片,展现广州的历史人文、科技创新城市形象。同时,现场还将提供广式美食、鲜花,让同样热爱美食和鲜花的法国人在充满浪漫的光影音乐中,领略美食广州、花城广州和文化广州。

  此外,在当天的活动现场,还将在报名参加花城人家的名单中甄选出一组花城人家家庭,并邀请他们明年春节免费到广州来过年,零距离体验广州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温度。

  链接: 你知道这些“双城故事”吗?

  发生在广州和巴黎之间的“双城故事”,很多主人公的名字,我们都耳熟能详。

  上世纪30年代,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以及岭南画派画家苏卧农、赵少昂、黎雄才的画作,曾在巴黎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奖。

  著名雕塑家、广东梅县人李金发曾到巴黎国立艺术学院专攻雕塑,1922年,他的一件人像雕塑入选巴黎沙龙,这是中国人的雕塑首次出现在巴黎沙龙展览会上。

  而到了当代,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创作的系列大型雕塑《肥女人》,更是“走”进了巴黎卢浮宫。

  生于1905年、祖籍番禺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到巴黎学习音乐。他创作的三重奏《风》,很快就在巴黎电台播出,成为第一个在巴黎电台播出作品的中国人。“广州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小提琴家马思聪,12岁就到巴黎学小提琴,并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

  曾在广州追随孙中山先生,并被任命为“南方议和团”秘书的广东饶平人张竞生,是民国第一批留洋博士,民国“三大博士”之一,也曾在巴黎大学攻读文学学士学位,后在里昂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在建筑方面的“双城故事”更为很多广州人熟知。

  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生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为巴黎卢浮宫博物馆的扩建设计了地下展厅和著名的玻璃金字塔形的入口;而广州新体育馆的工程设计,则是世界著名的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担纲设计。

深圳福保劳力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