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陕北民俗融入红色旅游 迎来发展新机遇

如今,在位于延安枣园1938广场的街区里,在壶口瀑布景区上演的实景《黄河大合唱》舞台上,甚至在延安的一些人流量较大的闹市区,一度面临“失传”的陕北说书频繁地出现在公众场合,出现在广大来延游客的视野当中,广受称赞与好评。搭上延安发展全域旅游的“顺风车”,也让陕北民俗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民歌、说书、剪纸融入文创
   陕北说书的发展,是陕北众多民俗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土高原不仅养育了豪爽粗犷的陕北后生,也孕育出了独特的陕北民俗。在这片土地上,吼一曲信天游,打一段安塞腰鼓,扭一支陕北大秧歌,剪一贴窗花……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彰显出陕北人热情好客的地域性格。
   1月21日下午,在延安1938广场商业街,来往的游客三三两两。在这里,既有独具特色的陕北美味小吃,也有陕北特色手工艺品,尤其是正在弹唱的陕北说书,更是吸引了游客的驻足观看。“整个街区装饰的很有陕北味道,在这里,既能品尝美味,也可以集中了解陕北的风俗文化,还买了些剪纸打算回去送给朋友们。”来自江苏的游客何女士说到。
   近年来,延安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精心策划了一批常态化的文艺演出节目,如《延安延安》、《延安保育院》、《延安保卫战》、《阿良的长征》、《延安记忆》等演出成为来延游客感悟延安红色文化,增添旅游体验的重要载体。而在这些文艺创作中,民歌、说书、剪纸等等地域民俗被广泛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素材与灵感,向内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向外展示了陕北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
  民俗文化是旅游发展的内核
   在延安市民俗学会会长付鹏飞看来,陕北地处游牧民族与汉民族的交汇地带,在这里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陕北民俗具有丰富性、原始性与延续性,民俗文化悠远浑厚、巡礼丰富。”从关系上来讲,民俗文化是旅游发展的内核和灵魂,是发展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据延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消息,2017年,延安全市共接待旅游者505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8%和31%,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预计达5.8%。延安旅游业的迅速崛起,也让沉寂的陕北民俗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2018年1月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首站到达陕西,当天上午,由135人组成的安塞腰鼓方阵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打响“天下第一鼓”,以浓郁的陕西特色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安塞腰鼓是独具陕北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同时也是安塞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1996年,安塞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和腰鼓齐名的民俗艺术,还有农民画、曲艺、民歌、剪纸。如今,手工艺品的腰鼓、剪纸、绘画等,也成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动力和内核,而民俗文化因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广受青睐。近年来,陕北民俗搭上旅游“顺风车”,呈现出空前的发展活力和势头。这对于一度沉寂的陕北来说,既是一种保护与传承,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华商报记者 贺秋平  

劳务派遣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