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聚焦新时代托起创作梦2017年重庆市舞台艺术创作回顾

    华龙网2月8日10时24分讯(记者 蒋倬涵 通讯员 毛迪)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中国文艺事业发展欣欣向荣,文艺气象焕然一新,文艺事业在新时代的高起点上再次出发。

    对此,重庆市文化系统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促进了重庆市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涌现了一批思想意识强、艺术质量高的原创作品,较好满足了全市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彰显了重庆市文艺创作强大的自生能力。

    艺术创作稳健推进 现实题材创作抓出成果

    原创作品不断涌现,作品二度呈现较为理想。全年共收录梁山灯戏《好人邓平寿》、跨界融合舞台剧《大禹治水》、话剧《其香居茶馆》、杂技剧《大禹》、音乐会《山水重庆》、曲剧《刘姥姥进大观园》、话剧《民族脊梁》、话剧《十八梯》、音乐剧《重庆1937》、话剧《道林格雷负16号》、川剧《红梅阁》、话剧《安得广厦千万间》、话剧《山城兄弟》、话剧《妈妈的书屋》、话剧《薪火》、京剧《巴蔓子》、话剧《大侠》、京剧《梦魂》、戏曲《泉乡仙女》等原创大型舞台剧本(文本)20余部。

    除了川剧《婚变案》、跨界融合舞台剧《小面》、大型民族管弦乐《山水重庆》、芭蕾舞剧《死水微澜》、曲艺剧《啼笑因缘》等5台市级重点作品成功首演,另有老中青剧作者通过其他途径使自己的作品立上了舞台,包括话剧《薪火》、《安得广厦千万间》、《山城兄弟》、《热忱》、《重庆家书》、《煤·人》、《怀清台》,以及川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等接近10部大型作品;三是重点作品继续深入打磨。对舞剧《杜甫》、话剧《朝天门》、歌剧《辛夷公主》、京剧《大梦长歌》等原创剧目进行了深入修改打磨,多次参加全国重要展演活动,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现实题材创作抓出成果 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成果丰硕

    2017年,市艺术创作中心经过征集、讨论和筛选,确定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选题简表,对外发布选题20个。同时,还组织专家对“十三五”期间重庆市舞台艺术创作选题简表进行了删减、增补、修订,最终确定了69个创作题材(选题)对外发布。

    相对于往年,2017年全市的现实题材作品创作态势较好。在立上舞台的作品当中,梁山灯戏《好人邓平寿》刻画了扎根基层、淡泊名利、一心为民的乡镇干部楷模、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跨界融合舞台剧《小面》是立足重庆美食,结合旅游打造的文旅产品;话剧《山城兄弟》描写了城市青年人生存状态;话剧《薪火》直面脱贫攻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描写棚户区改造的原创方言话剧《安得广厦千万间》完全是自筹自演,立上舞台后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关注。

    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成果丰硕 青年人才强势崛起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2017年,重庆市文化部门坚持人才为本、创作先行的工作思路,多筹并举,营造新的环境,激发创作活力,努力培育好一支坚定有力的艺术创作人才队伍。    

   去年,重庆市共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5个,共获得资助金额1854万元。仅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而言,2017年就获得创作资助项目5个,共获扶持资金979万元,相比2016年四个项目获得资助的850万元,其项目数和资金总额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其中重庆市川剧院川剧《江姐》获得资助250万元,重庆市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话剧《其香居茶馆》获得资助212万元,重庆杂技艺术团有限责任公司杂技剧《禹爱》获得资助297万元,重庆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民族管弦乐《山水重庆》获得资助120万元,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跨界融合舞台剧《啼笑因缘》获得资助100万元。除此之外,重庆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群舞《丽人行》还获得了小型舞台剧(节)目和作品资助。

    去年也是重庆市青年戏剧人厚积薄发的一年,有多个青年人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在自己的努力和多方的支持下成功立上舞台。一是市艺术创作中心青年导演陈国亮获得2016年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的话剧《山城兄弟》,于2017年5月由其自导自演在市文联艺术剧场成功首演,同时陈国亮还被应邀到新疆石河子剧院执导自己创作的话剧《煤·人》;二是市曲协副主席杨东创作的方言话剧《安得广厦千万间》成功演出,被列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三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青年教师赵虎创作的话剧《热忱》在重大美视小剧场成功首演;四是重庆市话剧院青年编剧王宏亮创作的话剧《重庆家书》在重庆大学学术活动中心成功演出并被列入“重庆青年优秀原创剧目展演”;五是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周津菁创作的川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入选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并演出;六是彭水文化馆李德胜的话剧《怀清台》由北京曲剧团排练并在京渝两地演出。

    戏剧沃土不断丰厚 艺术民主持续彰显

    戏剧创作绝非易事,创作人才的培养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17年,市级各文化部门通过多种途径,不断丰厚着戏剧人才成长的沃土。一是创作培训继续开展。2017年4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委、市文联联合主办,市剧协承办的“第二期重庆中青年戏剧编导研修班”顺利举行。研修班邀请大师讲座、开展作品研讨、推动创作交流,有效促进了创作人才的成长。研修班学员的多部作品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扶持项目和中国文联青年人才作品扶持项目资助。二是创作活动丰富多彩。

    2017年仅市艺术创作中心就举办了青年戏剧艺术沙龙3期和戏剧剧本改稿会3期,不仅对话剧《薪火》、话剧《安得广厦千万间》、京剧《巴蔓子》、戏曲《泉乡仙女》、话剧《道林格雷负16号》、话剧《嘉陵江上初升的太阳》、歌剧《钓鱼城之战》、话剧《神奇钓鱼城》等多个剧本进行了深入讨论,还以北京的话剧《走来走去》是否可落地重庆为话题,探索了京渝两地小剧场戏剧市场的融合与差异。三是作品资助提振士气。2017年,重庆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共同面向全市广泛开展文艺创作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旨在通过广泛的资助和扶持,激发出各个文艺单位和个人的创作欲望,以达到扶持更多作品立上舞台的目的。经过专家的评审,2017年全市共有23个大小不一的舞台艺术创作项目得到资助,资助总金额为1850万元,相比2016年的1630万元,资助资金有了不小增加。

    在这23个项目当中,分别有专业文艺院团申报项目18个,社会团体申报项目5个。这些资助剧目涵盖了芭蕾舞剧、杂技剧、曲艺剧、话剧、交响乐、舞剧、川剧、京剧、儿童剧、歌剧、民乐、跨界融合舞台剧等众多舞台艺术门类。除此之外,市文联还对5部大型舞台剧本进行了创作扶持。四是展演活动助推成长。青年是舞台艺术事业持续发展的生力军,青年的敏锐视角和独立思考的个性给重庆舞台艺术创作注入新鲜活力。为鼓舞青年创作激情,营造良好创作氛围,市剧协在2017年5月启动了“重庆青年优秀原创剧目展演”活动,从8家单位11个演出团体的18个剧目中甄选的三部优秀作品在11月下旬登上了重庆大剧院的舞台。

    《重庆家书》是以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米店老板任绍曾一家人的生活视角,再现了战时首都重庆的特殊记忆,在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罪恶的同时,也唤起人们对和平的期盼;《再等戈多》是对贝克特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的重新解读;《大侠》则讲述了大学毕业生在虚名与真相面前的挣扎、选择。市剧协副主席黄波认为,入选的三部作品无论从思想内容和舞台呈现来看都具备一定水准,能够代表重庆青年戏剧人在不懈探索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重庆市舞台艺术创作专家委员会作为全市舞台艺术创作重要的学术咨询机构,始终坚持政治导向和艺术民主,坚守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评审评议的职责。2017年专委会按照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杜绝了各种“关系、人情”对业务工作的影响,扎实有效地推动了重庆市舞台艺术的创作发展。全年专委会共开展各类工作27次。

    一是组织专家对跨界融合舞台剧《大禹治水》、话剧《其香居茶馆》、杂技剧《大禹》、音乐会《山水重庆》、曲剧《刘姥姥进大观园》、话剧《民族脊梁》、话剧《十八梯》、音乐舞台剧《重庆1937》等8个各类舞台剧剧本进行了研讨。二是组织专家对跨界融合舞台剧《小面》、儿童剧《森林守护者》、川渝曲剧《刘姥姥进大观园》、川剧《婚变案》、音乐会《山水重庆》、京剧《大梦长歌》、实景剧《苗祖·蚩尤》、梁山灯戏《好人邓平寿》、曲艺剧《啼笑因缘》、芭蕾舞剧《死水微澜》、话剧《热忱》、音乐剧《小美人鱼》、话剧《重庆家书》、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等14个剧目进行了审看验收。三是组织专家观摩了话剧《阳台》《宝岛一村》,音乐剧《音乐之声》《保镖》。四是组织专家参加中国戏曲现代戏重点剧目建设研讨会、2017年度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项目(舞台艺术)初评工作会两个专题会议。

    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有待强化        

    从面上看,2017年全市舞台艺术创作成果较为可观,但是从十九大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要求来看,还要认识到艺术创作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风险,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汲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积极谋划2018年及今后舞台艺术创作工作的新思路。为此,提出两个方面的看法与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通过对重庆市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进行调研发现,重庆广大剧作者人员始终心系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现实题材作品的年度艺术生产中占了不算小的比例,但是分析来看,不少作品还显得比较“表象化”,作品的“宣传性”大于“艺术性”,没能深刻的反映现实社会发展在人的精神层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究其根源,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真正深入生活困难较大。没有完善的机制保障,一些单位组织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往往还停留在“应付差事”阶段。尽管基层单位在活动中的配合也很好,但由于诸多现实难题,真正“扎进去、沉下来、创作出”却很难。二是主题挖掘的深度不够,从工作中接触到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中经常能发现这种现象。有时候作者选择的题材很好,也下功夫掌握了大量素材,但是由于主题思想挖掘不深,没有挖掘出题材的核心价值,致使此类作品往往成了素材堆积品,距离艺术品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三是作品转化渠道较少。目前,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的主要资金来源依旧是政府,有的是被纳入了政府的重大创作项目,有的是政府被作为人才培养加以扶持,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的二度呈现和转化,总是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而充斥在狭义市场里的作品,为了其自身的生存,大都是都市生活和爱情题材,鲜有涉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的作品呈现。

    从近年来重庆方言话剧受欢迎的程度来看,今后还应该加大该方面的创作力度,将重庆方言与戏剧做更加完美的融合。五是进一步做好演出市场引导。进一步捋顺文艺创作与演出市场的关系,通过市场做好主流意识的引导。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现实题材戏剧的创作要站在人民的立场,要避免赤裸裸地为金钱服务,成为市场的奴隶。建议政府在相关艺术节展演期间,通过对演出市场的引导来促进现实题材剧目的创作。

    青年人才的创作扶持有待深化

    十九大提出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具体来看,重庆市老剧作家年龄都在70以上,而处于中坚力量的中年剧作家人数稀少,对重庆而言最为现实的是应该着力培养一大批有独立创作能力的青年剧作者。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庆青年创作队伍并不弱,其成长速度也不慢,但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的情况来看,2017年重庆青年剧作者大多是在经历了一番不同寻常的力争或者说是痛苦的挣扎后,才实现了自己作品的实质性飞越。

    从中看到了重庆青年剧作者们艺术创作的坚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相互提携的互助精神,正因为如此,2017年重庆青年戏剧人才实现了群体性崛起。为了让青年剧作者尽快成为重庆舞台艺术创作的生力军、主力军,因此建议文化主管部门在创作能力培养、创作采风活动开展、作品题材挖掘、艺术水准提升等多个方面关系他们的成长。编剧本身是个苦差事,是舞台艺术创作中的幕后英雄。

    因此对青年剧作者的培养要稳中求进,切忌拔苗助长和一棍子打死,更不能众星捧月般让少数优秀人才飘飘然而迷失自我。二是在舞台呈现上给予适度的倾斜。一个剧作者的最终心愿是让自己的剧本能够立上舞台,从工作接触来看,剧作者不论写作水平高低,都不满足于剧本研讨、作品发表这两项帮扶。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在关注专业院团重大项目的同时,多拿出一些经费资助青年人的作品立上舞台。只有积极地把展演平台培育好,才能持续有效地吸引更多有志的青年人投身到舞台艺术的创作中。

深圳龙岗劳务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