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十九大现场】当三位“大国工匠”遇上总工会主席

 

今天这个时代,怎么让更多年轻人愿意长期扎根在技能岗位上,用年复一年的劳作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罗开峰代表印象尤深。

 

作为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核岛主系统安装分公司焊接班长,罗开峰手里的焊***一握就是27年,还没有松手的意思。从学徒工到“先锋焊匠”,从被戏称为“工人院士”到当选十九大代表,罗开峰就靠这份手艺走遍天下。

 

而读过十九大报告的他,既感激动,亦感到关切:今天这个时代,怎么让更多年轻人愿意长期扎根在技能岗位上,用年复一年的劳作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罗开峰的关切,也是多位一线职工代表的关切。昨天下午的会议间隙,罗开峰与李斌代表、张彦代表聊到了一起——他们都是一线技工,亦都希望培养更多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莫负春代表也加入了这场“闲聊”——作为市总工会主席,他们的期盼与他不谋而合。

 

“留得住人,要让他觉得干这行有前途,有发展空间。”莫负春说,“这需要给工人不断成长的机会。”

 

罗开峰提起,包括他所在的单位在内,不少地方都尝试推出技工专业职务序列,并评定“首席技术专家”“首席技能专家”等,将之与收入挂钩。这类改革,让产业工人们不用通过管理岗位也能获得晋升,提供了一种“安心做事”的利好。

 

李斌也提供了相似的例子。他所在的上海电气定期举办对外开放的职工技能大赛,其中名列前茅者,可以获得晋升高级技师的机会。罗开峰听了颇感兴趣。他对莫负春提议,“奥运会四年一次,我们工会是不是也能几年组织一次‘比武’,让大家在切磋中提升技艺?”

 

这一倡议得到了积极呼应。同时,三位工匠和一位总工会主席都觉得,今天对“大国工匠”的期待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在技术不断更新的当下,“工匠”靠手艺吃饭,却不只有手艺。张彦代表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需要“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大军,可谓切中关键。

 

“工人要有技能,也要有知识、有思想,不然光会动手讲不出道理,带徒弟也有问题。”李斌代表说。这位数控工艺师在41岁那年啃下了本科学位,如今依然处在“工作、学习、再工作、再学习”的循环中。

 

在莫负春看来,这种循环应当成为新时代工匠的常态。“产业工人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个人发展也是,越有知识,越有前途。”

 

罗开峰和张彦均表示,许多产业工人渴望学习深造机会,这更容易让他们对手中的技能产生深层认同与追求,而不是仅仅当一个饭碗。

 

不过,一线工人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有时仍显不足;一些行业特殊的工作节奏、工作压力,也可能影响学习动力。破解这些问题,或许需要更多办法。

 

“政府、企业、社会机构都在想办法,工会也要推更多学习计划。国外‘职后教育’很发达,我们也要跟上。”莫负春说。

 

他关照三位 “工友”,冲着产业工人学习深造这件事,回上海了可以多找他,“这方面,工会应该好好出力!”

题图来源:张驰 摄栏目主编:张骏图片编辑:朱珉迕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深圳坪山区劳务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