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惠州治水攻坚进行时

    惠州四级河长制还原水清岸绿。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编者按

    绿色,代表着一种新发展理念,代表着对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更代表着一种担当。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时代主题,贯穿国家发展的全过程。

    多年来,惠州一直坚定绿色发展的理念,守住了青山绿水,也保持着城市的高颜值。为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南方日报·惠州观察》决定开设绿色版,结合惠州正在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实际,以绿色、现代、山水为关键词,推出更多体现惠州山水之美、绿色产业发展、公众绿色意识的新闻报道,为惠州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经济社会全方位的绿色化发展加油鼓劲。

    2018年元旦刚过,第一场寒潮南下。历经寒潮的洗礼后,好山好水好空气的惠州,更加天清气朗。北风吹过,望江沥水面泛起了一阵阵涟漪。两岸的绿植、花草迎风拂动。

    “望江沥水环境整治工程主体已经完工,接下来一些配套项目完成之后即可竣工验收。”站在岸边刚刚建好的休憩台上,惠州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陈奇告诉记者。眼前宽阔的水面上,一名工人撑着一只小船慢慢地划过。

    整治工程将告功成的望江沥,是惠州实施河涌全面整治的一个缩影。几公里外,是绵延数百公里、千百年来养育着两岸文明的母亲河——东江。保护包括东江水在内的全市水系生态,是惠州一直坚守的城市使命。

    早在2014年,惠州就入选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这几年来,该市全力抓好“三个100亿工程”(投入100亿元整治市区河涌和城市黑臭水体,投入100亿元整治淡水河、潼湖流域污染,投入100亿元整治县、镇、村河涌污染),全市水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

    惠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全力攻坚治水工程。具体而言,是要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巩固淡水河、潼湖等重点流域整治成果,完成城市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推进79条镇级河涌全面整治。

    2018年惠州市两会开幕的第一天,保护水生态就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关键词。

    ●南方日报记者 叶石界 王彪 刘光明宝 张昕 林文通 余嘉敏

    “一河一长”

    1514名河长保护全市水系

    秀水蜿蜒的东江,是东江流域人民的母亲河,是粤港4000万人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东江水,过去一年惠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稳定优良,6个主要江河段面、14个主要湖库水质达到功能目标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海水质量居全省前列。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离不开该市强有力的保护机制。

    在惠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环节中,代表民建惠州市委会发言的市政协委员曾建勇表示,2017年初,市政协将《关于加强东江流域(惠州段)水质保护的建议》列为重点提案。

    随后,一项项铁腕治水措施相继落地:制定实施《水十条》工作方案,将重点治污工作列入党政责任考核;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前置审核,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东江沿岸、淡水河、潼湖流域实行水污染型项目限批,对6条水质下降的东江支流实施流域限批。

    2017年8月10日,惠州市召开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会议。

    当前,惠州形成了完善的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全市290条河流、493个湖库设立河长共1514名(其中市级河长9名、县级河长83名、镇级河长461名、村级河长961名),实现了“一河一长”。龙门县还将市、县、镇、村四级河长体系进一步延伸到村小组,设置了村小组负责人,进一步强化河道管理保护工作。

    去年8月10日,惠州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会议召开。当年8月28日,东江水环境整治推进会召开,并催生了《惠州市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通过强化东江江面沿岸污染整治,开展非法禽畜养殖业清理整治,强化工业污染防治等整治措施,深入推进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过去半年来,惠州东江河长多次巡河,以保护好东江水质。

    日前,该市出台了《惠州市水环境考核断面水质量化问责工作方案》,以压实治水责任,传导治水压力,确保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落实“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要求。

    问责的对象,就是因水污染防治工作未落实到位而导致该市水环境考核断面水质下降和达不到考核要求的有关县(区)党政领导干部。

    五个注重

    加快治理市区15条河涌

    曾几何时,望江沥是一条臭水沟。这两年来,随着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启动,关掉养猪场、铺设截污管、引进活水,这条臭水沟,成功实现了美丽的嬗变。

    今天的望江沥两岸,种了不少柳树、榕树、美人蕉、薰衣草等绿植,水底下种植了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绿道、亲水楼台、架起的拱桥,让望江沥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了附近居民的好去处。

    “这两年,望江沥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了这个片区的形象窗口。我希望接下来其他正在治理的河涌也能尽快实现巨变。”惠州市人大代表、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联总监何玉兰说。

    2017年12月27日,惠州在惠城区小金口举行了6条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现场推进会,标志着此前确立的15条市中心河涌整治全面动工。

    如今,这15条河涌中,金山河和青年河已完工,望江沥已基本完工,新开河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扫尾建设。而大湖溪沥和洛塘渠2017年度完成投资任务2.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

    作为最早完工的金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在2012年历经10个月时间的治理,把原来的臭水沟打造成为一条河畅、水清、岸绿、路通、人悦、景美的“水生态长廊”,还获“中国人居范例奖”。

    在金山河附近工作多年的惠州市人大代表、惠州市规划勘测研究院院长吴俊河说:“金山河的整治不仅治理了污水,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也让更多市民自己加入治理环境的行动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惠州积累了怎样的经验?“注重多规融合、注重特色引领、注重源头治理、注重惠民利民、注重城乡统筹,强调河涌的系统性。”惠州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

    比如在惠民利民方面,惠州将生态公园、休闲健身设施建设和修建道路、桥梁、绿道等融入和结合到整治工程中,真正实现“水清、岸绿、景美、惠民生”的目标,让民众真正得到实惠。

    再比如在高标准整治市区河涌的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各县(区)依照“美丽乡村·清水治污”行动方案,全面启动了辖区内河涌的污染整治工作,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河涌整治的建设热潮。

    在惠州市水务局负责人看来,通过河涌整治工程,河涌实现了“河畅、路通、水清、岸绿、人悦、景美”六大成效。

    “一河一策”

    开展污水管网建设攻坚行动

    河涌之外,惠州在新的一年将治水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建成区27条黑臭水体和79条镇级河涌的整治上。

    从27条黑臭水体的分布来看,12条在惠城区、2条在惠阳区、2条在大亚湾区、11条在仲恺区,属于轻度黑臭水体的有19条,重度黑臭水体的有8条。

    当前,27条黑臭水体已全面开工整治,其中2017年度投资约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80%。通过排污口截污、违法违规排放查处以及非法养殖场清除等工作,目前妈庙河、沙墩头沥、梅湖沥、大湖溪沥、梧村河、河桥水、陈江河干流、甲子河(惠河高速桥下—甲子桥)、西坑河、马过渡河10条黑臭水体水质已经达到“无黑臭”。

    要在今年打赢黑臭水体攻坚战,怎么办?黑臭水体的治理,关键在于截污。“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是一个关键步骤。管网配套跟不上,污水无法集纳,就谈不上治理。”惠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强调。

    惠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冯国达介绍,该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2017年,全市加快推进金山二期、惠阳淡水等5座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建成污水管网174.8公里,完成惠阳城区一厂和陈江一、二期等7个提标升级项目。2015年以来,累计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84座、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00多座,截污管网约2200公里,基本实现“一镇一厂”和“一村一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40%以上。

    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在惠州市的工作部署中,未来的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将更大。

    “要明确具体河段、河流的改善目标,拿出铁的手腕,每年按比例整治重污染企业,限期取缔违规违法项目;开展污水管网建设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切实提高处理效率。”惠州市委负责人强调。

    惠州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因为城市功能区不同,黑臭水体的污染因素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一河一策”的思路做好整治工作。按照要求,各县区要将河道流域内的非法养殖场、规范合法养殖场排污管控和农业面源污染作为主攻方向。“接下来,要对河道周边的工业企业排污要加强管理,对违规偷排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有侧重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态水质改善技术,在黑臭水体流域内要做好村庄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建设。”他说。

    ▶声音

    提高河涌整治标准

    防止出现再次污染

    随着市中心河涌、镇级河涌和黑臭水体全面整治的进行,一场关乎惠州城市形象的战役已经完全打响。而要彻底打赢这场战役,显然不是完成眼前的指标就能一劳永逸。实际上,无论是东江水质保护,还是河涌整治抑或是农村污水治理,依然不能放松,更不能画上休止符。

    目前已进入2018年惠州市“两会”时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进行了调研并拿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建议。

    惠州市政协委员曾建勇表示,面对截污管网不够配套、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不够高、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重等问题,建议继续推进“河长制”落地生根;加快完善污水处理体系,尽快实现自然村全覆盖;提高河涌整治标准,继续按照“一河一策”深化河涌整治;强化畜禽养殖业的监管整治,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制定实施东江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强化水质监测预警。

    让委员代表们特别关注的,是河涌的继续整治。

    “从目前望江沥等经过整治的河涌面貌看,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善。接下来要巩固整治效果,让水环境越来越好,我认为关键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比如要确保某个部门一定人员来维护,并形成河涌整治的长效机制。”惠州市人大代表、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外联总监何玉兰建议说。

    河涌水质在变好,但随着人口进一步集聚,依然要防止再次出现污染、特别是反转恶化的可能。

    对此,惠州市人大代表、惠州市规划勘测研究院院长吴俊河进一步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检查监管,鼓励广大市民对污染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加大污水管网的建设力度,提高污水收集率;有计划改造提升污水处理厂、加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有计划改造老城区雨污合流的管网,避免污水直排河涌等。

    在吴俊河看来,金山河截污、清淤、构建水生态等有效的手段和设计元素值得借鉴,但也不能照搬照套,而是要因河施策,根据所在区域自然地貌来制定治理方案。

    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市政协委员、市保家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新毅表示,针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突出短板,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低成本治理农村污水的经验做法,在工程项目建设上,改变层层加码、随意扩大招投标范围的做法,彻底破除各项政策瓶颈,增强各方面治污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深圳市人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