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再添120余件新证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悼念活动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胜利广场举行。图为学生代表献花

  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参与全国联动公祭,同步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告慰逝者,惕厉生者。

  上午10时整,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悼念仪式准时开始。升国旗、下半旗、念祭文,部队指战员在无名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全场默哀,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抗战先烈、死难同胞。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遭到上海军民的顽强抵抗。随后,日军在罗泾小川沙、金山卫一带登陆,屠杀手无寸铁的当地百姓。据史料记载,罗泾地区被日军残杀的百姓达2244人,约占当时罗泾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今年81岁的罗泾大屠杀幸存者沈同宝在公祭仪式上回忆,“被日军大烧杀后的罗泾已是一片焦土,血流成河、尸骨遍地。”后来,侵华日军继续向西进攻,到12月杀到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听了老人悲愤的控诉,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战士黄梁健心情沉重,“铭记历史是为了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新时代的军人,我们一定会继承先烈遗志,为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作出贡献。”

  据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赠120余件文物史料,包括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使用过的印章、南京审判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的官印等。捐赠者来自日本、德国、美国、中国等。

  其中,南京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在南京审判日本战犯死刑判决书底稿上使用的印章最为珍贵,可以说是南京大屠杀的铁证。2004年其子石南阳曾向纪念馆捐赠石美瑜自存的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判决书底稿、部分日本战犯的审判笔录等文物。“多年后,让判决书和印章重新合到一起,意义重大。”石南阳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郭必强介绍,由日本友人大东仁捐赠的日本攻占南京、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出版的一些史料,以及美籍华人鲁照宁父子共同捐赠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第三方编著的书籍、报纸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福保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