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海上的工作争分夺秒


翦知湣(右二)和科学家们在海上小憩。

大洋网讯 今年6月11日,由中国科学家设计并主导的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圆满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当天,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停靠上海南港码头——这是国际大洋钻探船首次停靠中国大陆港口。历时4个月,钻探、获取岩芯、初步研究,最终科学家们首次获悉南海明显不同于北大西洋模式的边缘海张裂机制,这一发现被誉为“可能会重写教科书的重大发现”。日前,记者特意专访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第368航次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聊聊他在钻探船上的生活以及他自己的故事。

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人

临近暑假的周末下午,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空空荡荡,安静得很。翦知湣的办公室在学院三楼走廊的右侧,门虚掩着。但凡不出差,每天早上9时许至凌晨1时,翦知湣都会窝在办公室里,这几乎也是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老师们的一种办公习惯——把办公室当作自己第二个家。

翦知湣向来很忙,担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数职的他,负责着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同济大学学院自身的规划。当然,翦知湣最近被大众更广为熟知的还是他作为“决心号”南海IODP第368航次的首席科学家的身份。

记者第一次见到翦知湣时,就是在由IODP中国办公室联合同济大学在上海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他作为当天的主要发言人,向媒体详细讲解了南海新一轮大洋钻探的科考情况及多项重要科学发现。

翦知湣亦坦言目前的研究发现只完成了整个项目的40%,科学家们还需要花费至少两年的时间才能大致完成项目研究。换而言之,有关此次南海钻探的科研还在进行中。

第一次挺了过去再出航竟也不晕船了

南海是翦知湣多年来的主要研究“战场”,在我国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立项之初,翦知湣就被推荐为368航次的首席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如同一个小组的组长,他需要在任务开始之前搭建自己的队伍,选取最适合此次科研工作的科学家们。”其后一年半,翦知湣开始了陆续的准备工作,除了科研准备,翦知湣还需要不定时与另几位首席科学家进行远洋视频会议,“为了配合对方的时间,我们常常是半夜开会,半夜讨论,不过还好,我是一枚夜猫子。”翦知湣笑道。

2月8日,“决心号”钻探船从中国香港起航,驶向南海。由IODP第367和第368两个航次组成的南海第三次大洋钻探科考工作包括了来自中、美、英、德、法、意等14个国家的***名科学家。这当然不是翦知湣第一次出航,截至目前,他已随德国、法国、美国的科考船出航10次,但他记得最深的还是1994年,随汪品先院士登上以“追踪季风”为主题的中德合作“太阳号”科考船第95航次,这是南海首次古海洋学的专题调查。

彼时翦知湣不过28岁,没有出航经验,也不曾做些准备,怀抱着满腔热情就上了船。他哪里知道自己晕船竟晕得这般厉害——每4个小时轮班,睡不好、吃不惯更加剧了这种在船上工作的不适应感。海上的工作争分夺秒,不会因为个人的不适应而暂停,所有人都一样。“后来,吐着吐着,也就习惯了,第一次挺了过去,之后再出航渐渐竟也不怎么晕船了。现在和年轻人一起出航,偶尔看见他们晕船,我还会一本正经地笑话他们:‘这点风浪就受不了啦,你们看我年纪比你们大多了,也没这么弱不禁风嘛。’”

记者手记

待在办公室里的时间远多于在家

我们聊他的学生时代,他便说自己读书时曾有过一段痴迷于武侠小说的阶段。当时武侠小说只能花钱向书店借阅,为了能省钱多借几本书,翦知湣省下饭钱,每天让室友带几个白馒头,喝几口白开水就是一顿饭。工作以后,翦知湣极少有空余时间能随心所欲地翻看小说了,每日早出晚归,他待在办公室里的时间远多于在家。晚上回家吃饭是他用来陪伴家人的一种方式,而每天临睡前看一会电视则是他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品——但因为怕吵着枕边人,翦知湣的深夜电视时光都是无声的,只能看字幕。

从学生时代起,翦知湣就有很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几点起床,背多少单词、做多少数学题,他都会详细计划在本子上,这个习惯保持至今。在翦知湣办公桌上摆着一本日历,上面记录着每天他需要做的事。

后来,我们又聊他在“决心号”上的工作。翦知湣对工作中的辛苦几乎只字不提,他只是笑着回忆起科学家们闲暇时在船上相聚的时光。“虽然相处时间只有两个月,但大家关系都很融洽。”

(广报记者李晓璐)

笋岗临时工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