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与林散之等并称江苏书坛四老 学者弟子共忆书印大家孙龙父


    孙龙父先生


    孙龙父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现场。


    12月19日是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学者、原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孙龙父先生一百周年诞辰。昨天上午,纪念孙龙父百年诞辰座谈会在扬州瘦西湖洛春堂举行。孙龙父先生的门生故旧、生前友好、研究学者以及家人齐聚一堂,真情回忆,畅所欲言,共同缅怀一代大师。

    艺术上的多面手

    与林散之等并称书坛四老

    孙龙父(1917-1979),名珑,名字行,号赤城居士、弄斧等。扬州人。孙龙父先生是艺术上的多面手,诗书画印皆通。孙龙父书法尤以章草名闻海内外,与林散之、高二适、费新我合称“江苏书坛四老”。印学为扬州艺林津津乐道,誉之为“绝技”,与罗叔子、桑愉合称为“江苏印坛三宿”。已故的扬州美术评论家薛峰谓之“艺事全能书独圣”。已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卞孝萱曾说过:“专家可遇,通才难求。在我所接触的同乡名士中,唯有孙龙父教授是上继八怪优秀传统、兼擅诗书画印、为现代扬州艺坛大增光彩的、难能可贵的文化通才。”

    原扬州文广新局副局长、扬州收藏协会副会长卜纹宗认为,孙龙父先生的艺术影响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巨大的。孙龙父先生是扬州书法协会的首任会长,在他的带领倡导下,扬州的书法艺术十分繁荣,整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篆刻水平在全国独树一帜。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有为的书画青年,受他的熏陶,逐渐成为扬州书坛和印坛的骨干和中坚,绵延至今。

    “龙父先生艺术才华全面,诗书画印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在扬州影响极大。”孙龙父研究者李志杰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扬州社会上流和知识分子家庭无不以拥有龙父先生的字画为荣,一时有“家家孙龙父,户户林散之”的风气。诗书画印中,龙父先生的书法影响尤为深广,真、草、行、隶、简、篆诸体皆能,而其草书、汉简、篆书更被誉为“龙父三绝”。龙父先生早年于山水、人物、走兽、花鸟无不涉猎,中晚年喜作梅、荷、松、菊,亦作兰竹,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其中以画梅最享盛名,尤其是“全梅”的画法,前无古人,是龙父先生的创新。

    扬州学者朱福烓说,孙龙父先生对书法的评价是开放和宽容的,有人认为赵孟頫的字有点秀而媚,先生说,不要瞧不起赵字,赵字写得好的好得很,能学到就不错,你们写行楷的人可以参考参考,不要人云亦云。

    毕生从事教育工作

    主笔整理王派《水浒》

    孙龙父一生从事教育,长期担任扬州师院中文系教学工作,留下的著作不少,如与他人合编《中国文学史》(1979年),在书画方面的论著有《汉字书法的体制分类》《书法的起源、体裁及临池》《中国书法印章简述》以及《扬州八怪略论》等。尤其是整理出版王少堂评话作品《宋江》《武松》,撰写了《试论王少堂的评话武松传》《扬州评话的艺术特色》《扬州评话的发展历史》等文章,影响甚广。

    “整理王少堂评话《水浒》中的‘武十回’,孙先生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反复斟酌,不厌其烦,真是每日孜孜不倦。”朱福烓说,当时讨论最多的是整理的原则标准问题,最终确定只做减法,不做加法,不改动原书文句,不增添任何文字,不越俎代庖,一律保存原书的口头原貌,所以它是“洁本”而非“节本”。评话《武松》的整理本出版后,社会上的反应很好。卞孝萱先生说:“王少堂的《武松》《宋江》两部评书,是龙父教授主笔整理而成的,两书共约二百万言,可称艺苑盛举。”

    扬大文学院教授石明辉曾参与《宋江》的整理工作,他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评话整理难,二是孙老师是中国文学“通才”。孙老师的教学课程门类多,教学内容跨度大,又涉足中国民间文学,这样贯通多学科的文学“通才”,在中文系教师中更是绝无仅有。

    为人谦虚生活朴素

    求字求画总是有求必应

    “初见孙龙父老师,觉得他的个头比一般人要高,体形胖瘦适中,脸型方正,面容和谐,戴一副黑色边框眼镜,谈吐温文尔雅有君子之风。”石明辉说,孙老师的授课风格是那种“谈话式”,他读了4年大学,后来又在中文系执教40年,其间从师生到同事,他与孙龙父老师相处22年。“孙老师的教学法让我终身获益,不仅帮助我在学生时代解决了学习上的难题,对我后来的教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孙龙父先生生活俭朴,做事有原则。”扬大文学院教授、原扬州市作协主席吴周文说,孙老师给他们***届上过现代文学课,当时每天老师都是步行半个多小时从萃园桥到教室,不像其他讲派头的老师,包一辆三轮车或黄包车,坐在车上晃晃悠悠地、毫不费力地进校。事实上,老师孩子多,师母做家务,当然也雇不起车,清贫让他劳顿自己的两腿。

    吴周文还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找到一幅孙老师赠给历史系张旭光老师的作品,想请老师把上款改成自己的名字,可老师把画交还给他看时,上款和老师自己的名字都用颜料盖掉了。“我顿时感到很愧疚,孙老师的意思,君子不强人所难,君子也不应该夺人所爱。一画不事二主。”

    书法家王性琰回忆,先生平时忙授课,忙写教材和文章,还要研习诗书画印,时间总是不够用,常常是忙到深夜,但是他脾气好,人缘好,常有人登门求字求画,他总是有求必应。           

    记者 车林  摄影 刘江瑞

深圳东门人力资源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