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100岁,他还在为传统文化复兴而奔走

  ◆“饶荷”  /央视新闻微博

    晨报记者 徐 颖

  与季羡林、钱锺书齐名称“南饶北季”、“南饶北钱”,被称为“国学领域最后一位集大成者”的国学大师饶宗颐,于昨日凌晨睡梦中在香港离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从事学术研究80余年,以博学精深见称,在甲骨学、古文字学、宗教史、历史学、古典文学、词学和目录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极重要的贡献,出版学术著作70多种、学术论文900多篇,是国际上影响深远的国学泰斗。

  学问涵盖国学各个方面

  饶宗颐出生于1917年8月9日,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广东潮州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他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其巨著《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全套共十四卷二十大册,学问遍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史学、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十三大门类。
  1982年,《选堂集林·史林》出版,被学界誉为继钱锺书《管锥编》后的又一学术巨著,被称誉为“南北学林双璧”,他造访钱锺书时,钱以自己批校过的《管锥编》手稿相赠。以后饶宗颐又先后推出《固庵文录》、《甲骨文通检》、《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悉昙学绪论》《词学秘笈之一李卫公望江南》《敦煌琵琶谱》《近东开辟史诗》《敦煌琵琶谱论文集》《〈老子想尔注〉 校证》《文辙文学史论集》等书。
  饶宗颐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并且精通梵文,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饶宗颐成为自2005年前任社长启功先生去世并时隔6年空缺后,西泠印社选举产生的第七任社长,2012年12月当选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3月23日,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饶宗颐绘画、书法造诣尤深。擅长山水画,写生域外山川,不拘一法,人物画取法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新路,曾得到张大千的赞赏。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行草书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自成一格。饶宗颐的荷花素有“饶荷”之称,其笔下的荷花,以自然的荷花姿影为其形,以古人的墨笔荷花为其韵,以心中的高洁为其神,乃成“饶荷”之貌。

  坚决拒绝“大师”称号

  饶宗颐被学术界公认是“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称他是“东方鸿儒”、“汉学泰斗”。对于各种光环,饶宗颐曾淡然一笑,“呵,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话里,‘大师’与‘大猪’谐音)。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其实大师原来是称呼和尚的,我可不敢当。”
  白发白眉,颜容清癯,却如老顽童般有趣。无论身处何种场合,说到动情处,他总是眉发伸张,笑声抒怀,意味深长,“我不带徒弟,我干吗要让人辛苦?我自己折磨自己就够了,不想让别人辛苦,做学问真的很辛苦。”
  季羡林曾倡导“天人合一”,饶宗颐则更进一步,提出一个新概念“天人互益”。“一切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是损人的原则出发和归宿。”他提出,“我们要从古人文化里学习智慧,不要‘天人互害’,而要制造‘天人互益’的环境,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才是人间正道。”关于人生哲学,饶宗颐曾提出“安顿说”。他认为,“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安顿好自己,这是十分要紧的。”
  即使百岁高龄,饶宗颐也没有忘记肩上的重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奔走呼吁。

南山临时工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