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大学生充当蓝领是大趋势

从“制造”到“智造”,东莞人才结构也悄然发生变化。近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出了一期题为《东莞“机器换人”大学生涌向工厂当技工》的节目,介绍了随着智能化改造、新兴生产工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市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和吸引了一批大学毕业生走进工厂当蓝领工人的故事。

就事实逻辑而言,在制造业向智能化进军的途中,至少在高度智能化的工业分支领域,传统的工业技艺将越来越失去优势,也因此,即使是传统工业技艺熟练的工人,也可能无法适应智能化的工业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受到训练的适应岗位智能化操作的大学生,将对传统工人产生替代效应。而在智能岗位就业的技师也可能因为高等教育转型不足的缘故,进入供给不足的困境,如此,大学生下到一线、充当蓝领,并享受资方给予的较高收入,也可能渐成一种常态。

十年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问题。他指出,在2005年的前后,珠三角的工业化生产,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凤毛麟角,而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几乎所有的生产岗位,初中毕业生都可以胜任,根本不需要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在欧美国家,没有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企业中,如制药、航空等产生技术垄断利润的行业,其生产岗位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专业化程度更高,企业后台维修工和保养工的岗位需求数量甚至超过了流水线操作工的岗位需求数量,也因此,大学生就业的几率更高。他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与其说是高等教育问题,不如说是制造业的低技术水平问题。

如今,生产岗位的需求变化正在发生。正如《新华视点》所披露的,近年来,伴随着“机器换人”的进行,东莞一些工厂中的智能化岗位正在增多,而随着这些智能化岗位的增加,无论是一线的流水线操作工,还是二线的后台维修保养工,既有的产业工人都无法满足智能化岗位的需求,为部分大学生留下了就业和上岗的空间。

如果从经济史的角度理解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伴随着新一轮智能化驱动的技术进步,制造业岗位结构正在发生变迁,而这种变迁,可能让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多地担当工人技师,并率先步向中高收入阶层。要知道,在欧美国家的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正是大学生进入工人技师行列的数量持续增加,进一步拉动了高职业教育的繁盛,进而拉动了消费主义社会的生成,改变了社会阶层流动的路径,进而形成了中产阶级社会。无疑,这一变迁在东莞才刚刚开始,不过,可以确信的是,东莞步向智能制造是不可逆的大趋势,也因此,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工厂、下到一线也将是大趋势。(高剑)

深圳龙城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