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南京投资3000万建设城墙监测预警平台


南京明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推动明城墙申遗和遗产本体保护,南京市将投资3000万元建设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国家文物局对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设计方案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南京方面据此进行建设。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卢斌 摄影报道

国家文物局提出多项修改意见

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设计方案(修订版)的意见》——这是对江苏省文物局请示的批复。国家文物局认为,开展南京城墙监测预警,有利于南京城墙的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国家文物局要求,太平门到台城(解放门)段、台城到玄武门段、仪凤门至定淮门段城墙存在多种较严重的病害,应作详细勘察和评估。应以本体保存现状评估为依据,确定重点监测内容,明确具体监测对象或者监测部位。根据南京城墙特点,补充有针对性的监测数据项,建议增加城墙天际线和景观视廊、游客影响、植被种类等监测项。

同时,国家文物局要求,进一步理清方案构架,补充深化文本内容,避免内容重复或前后矛盾。在渗水监测方面,用人工方法采用杯体进行渗水点的监测可行性较差。建议结合南京城墙内外高差,对城墙本体周边土体的含水量、盐分情况进行无线监测,以评估城墙的滑移风险、侧压力、盐分迁移等情况。

另外,要进一步明确采用无人机和三维扫描进行城墙数据采集的实际作用。明确利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的具体方法,包括基准点埋设、精度指标和技术方法等。应提出风化程度监测与预警的具体方法和依据,明确采用卫星遥感和航测并辅以全站仪进行山脉、水系和周边建设情况监测的具体方法等。

在修改意见的最后,国家文物局特别强调,应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开发,明确监测预警职责分工,细化相应的系统使用权限设计,可考虑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对接的可行性。

投资3000万建城墙监测预警平台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动明城墙申遗和遗产本体保护,南京市将投资3000万元建设城墙监测预警平台,运用软件工程、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明城墙的保护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将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监测的内容包括:大气、水文、地质变化,以及城墙本体的位移、膨胀开裂等情况。该平台建成后,将填补世界范围内对砖石结构建筑监测的空白。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要求,遗产所在地应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在“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现有的“8+6”联合申遗城市中,仅有南京和西安开展了有限的非实时性监测,且都未形成规模性或平台体系,其他12个地方均未开展监测活动。

作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申遗的牵头城市,南京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率先开展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2016年11月,南京市文广新局向南京市发改委提出的《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建立南京城墙遗产监测预警平台体系”也被正式写入《南京城墙保护和利用两年行动计划(2017—2018年)》。

另据悉,2010年,南京城墙部分地段曾布设过振弦式测缝仪、电子全站仪等高科技仪器,通过定期收集数据来评估城墙本体的健康状况。但这套监测系统不能无线传输数据,只能由工作人员定期到现场采集,因此无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评估。

平台“大脑”将设在城墙博物馆

据了解,城墙监测预警平台的“大脑”——监控中心,将设在建成后的南京城墙博物馆。届时,所有监测点采集的数据将通过无线传输汇集于此,自动完成数据填报、可视化评估、自动预警等大数据处理。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还将参照《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要求,根据砖石结构建筑的特点,建立符合明城墙“体质标准”的监测指标体系。从城墙本体实时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将依据这一“体检标准”进行可视化的评估分析,一旦城墙的开裂、鼓胀、沉降等病害数据的波动幅度接近警戒线,监测系统将自动触发预警并生成相关报告,再由文物部门制定方案及时介入展开保护措施。

该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不仅将填补世界范围内对砖石结构建筑监测的空白,还可以为中国明清城墙项目其他联合申遗城市的城墙本体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指导。

深圳莲花劳务外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