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用心用情用力 打好电力助推脱贫攻坚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月29日讯 “家里喂养的大猪已达到180多斤了,每天早晚喂两次土豆和玉米,白天放出去吃青草,猪肉肯定好吃。”1月24日,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的阿来五甲高兴的说。据了解,此前国网凉山供电公司为对口帮扶的贫困户发放优质育肥黑猪,按照协议开展生态养殖。目前,育肥黑猪已经长到出栏标准,预计每头猪将为农户增收1800-2000元。


阿来五甲与国网工作人员在养猪现场

  阿来五甲所在的阿吼村是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定点帮扶的“结对”村。随着该公司精准扶贫举措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像阿来五甲这样的贫困村民正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经过几年的对口帮扶,2017年11月阿吼村顺利通过凉山州脱贫验收检查,1月8日,阿吼村顺利通过省级脱贫验收及第三方评估。

  近年来,国网四川电力累计投资340亿元,完善贫困地区电网设施,国家电网供区内853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户户有生活用电”标准,36个深度贫困县户均配变容量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该公司在乐山马边县和凉山喜德县,探索出“产业+智力+爱心”的扶贫模式,受到各界高度肯定。

  先行:深入推进电网改造升级

  为全面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村、一户、一人”的要求,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2012年以来先后完成“新甘石”联网、川藏联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电网工程,彻底解决了10个县孤网运行的问题。十二五以来,公司共在36个深度贫困县投入农村电网资金100余亿元,补齐电力发展短板,确保无一户村民因供电问题影响脱贫。同时解决低电压户17万户,覆盖70个县、3473个贫困村,保障了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等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满足了农副产品加工、养殖产业发展需求,为贫困群众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精准:实施“产业、智力、爱心”扶贫

  国网四川电力结合贫困地区情况,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推广的“产业、智力、爱心”三位一体的造血式扶贫模式。

  产业扶贫就是通过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村群众增收,增强贫困群众的认同感。从2016年开始,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公司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两年多的帮扶,阿吼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1500元增长到2017年的5500多元;智力扶贫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增强贫困群众的成就感。公司坚持“授人以渔”的教育扶贫理念,先后培养了4***名具备大中专学历的电力专业藏区学生,帮助27名贫困青年参与电工技能培训,并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爱心扶贫是通过爱心扶助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国网四川电力实施以金秋助学、知识下乡、安全用电为主题的“六个一”扶贫日特色活动,推广“包片进村”,累计派出1200余个工作组走进贫困地区,架起电力“连心桥”。

  未来:多措并举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12月11日,在四川省深度扶贫地区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中,国网四川电力负责人表示,将全心全意、聚焦聚力,推动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发展,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该公司将以服务深度贫困县为重点,集中优势力量,持续巩固提升藏区、彝区电网发展水平,加大水电外送力度,进一步助推资源优势转化;加快灾后重建,投资改善九寨沟电网设施,确保灾区电网复建后超过震前水平。预计到2020年,累计增加当地群众收入5亿元。

  该公司还将坚持精准施策,继续用心、用力抓好定点结对帮扶。依托210所“川电留守学生之家”,深入开展电力志愿服务,让留守儿童受益;组织112名“第一书记”定点帮扶143个贫困村;针对未脱贫村,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提前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资金,确保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针对已脱贫村,开展“回头看”与“回头帮”,优化帮扶措施,确保稳定脱贫;强化扶智与扶志,落实专项资金,开展施工技能、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运用“互联网+电商”,推广“彝兴”“丽火”等绿色品牌,拓宽致富就业门路,助力全体贫困户集体脱贫奔小康。(刘畅)

龙华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