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麻辣财经:2017保险业“成绩单”,两位数增长靠啥?

近期,上市保险公司2017年年报陆续出炉。先来看看几家保险公司的“成绩单”:

中国人寿实现营业收入6531.95亿元,同比增长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2.53亿元,同比增长68.6%。

中国平安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908.82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90.88亿元,同比增长42.8%。

中国人保实现保费收入47***.47亿元,同比增长8.3%;归属股东净利润160.99亿元,同比增长13.0%。

新华保险实现营业收入1441.32 亿元,同比减少 1.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53.83 亿元,同比增长 8.9%。

从这几家上市公司看,交上的答卷还是不错的——虽然保费、资产增速有快有慢,但稳扎稳打的做法,加快业务转型、加紧科技布局、加压公司治理,为全行业追求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定好了基调。

从整个保险行业来看,业绩也堪称亮丽:2017年保险业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581.01亿元,同比增长18.16%;预计利润总额2567.19亿元,同比增长29.72%。

2017保险“成绩单”,两位数增长靠啥?麻辣财经的采访分析为您呈上。

保费“含金量”提升,转型夯实发展动能

2016年以来,“保险姓保”逐渐理性回归保险业,大型保险公司收缩短期高现价投资型险种与趸交险种战线,前者是监管要求,后者是自我加压。

瓜是苦后甜。主动转型的公司,已经初尝甜头。

2017年,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5119.66亿元,市场份额约为19.7%,稳居国内寿险行业首位。其营收、利润双双跑赢行业平均水平的同时,业务结构调整亦取得重大突破。

新单保费中,首年期交保费达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0.4%;趸交保费为636.71亿元,同比下降12.8%。首年期交保费占长险首年保费的比重、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比重、续期保费占总保费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7.71、3.66、4.35个百分点,首年期交和续期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公司业务的缴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取得骄人业绩,来自寿险一哥对“保险姓保”的坚持——“2008年3000亿元保费收入里有一半是银保趸交业务,这个比例在逐年下调,但在2017年5000多亿元保费里,仍有600多亿元银保趸交业务,2018年要再压缩100亿元。” 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表示,业务结构调整这场硬仗还在进行中。

2017年上市公司报中,保险营收和利润都排名“老末”的新华人寿,实际上也一直在努力:从2016年开始就大幅削减低价值的银保趸交业务,提升长期期交和保障型业务占比。董事长兼CEO万峰将2017年定为公司转型“决胜年”,公司在前两季保费收入、净利急速下滑的情况下,终于在三季度迎来业绩拐点,全年业绩形成向上势头。

年报显示,经过两年转型,新华保险保障型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健康险产品同比增长33%,健康险新单占首年保费的比例达到35%,较2015年底攀升20个百分点,回归保障的表现抢眼。从保费结构、年期结构看,当年压缩200亿趸交规模,彻底甩掉了趸交包袱,期交业务占首年保费比例由2015年底的32%提升至87%。10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占首年保费66%,初步形成了续期拉动的保费增长模式,为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储备了充足动能。

其他几家公司回归保障的努力也可圈可点。太保寿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长期保障型新业务首年年化保费达283.13亿元,同比增长34.5%,占比提升5.3个百分点,达到41.7%;平安寿险代理人渠道长期保障型业务新业务价值469.33亿元,在代理人渠道中占比达77.2%。

与此同时,财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也呈向好态势。

2017年人保财险重点提升续保率,推动车险承保数量同比上升,有效弥补车均保费下降的影响,实现车险业务平稳发展。承保利润为87.48亿元,同比提升24.53%。责任险和意外健康险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比增长均超过30%。进一步走出财产险多年靠车险吃饭的困局。

2017 年,太保产险持续推进品质管控举措,加快新型业务领域布局,实现非车险业务收入228.06 亿元,同比增长13.9%,近四年中首次实现承保盈利。

投资审慎收益向好  市场份额你追我赶

作为行业发展的另一个“轮子”,投资收益增长是业绩走强的主要动力,各公司险资情况颇受市场关注。

固定收益类资产仍是最主要的配置方向。去年,上述四家险企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投资资产比例大多在七成左右,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均提升了此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表示,去年公司抓住利率上行时机,加大了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主要是长久期国债和金融债,以及债权类金融产品,整体收益不错。”

从权益类资产配置来看,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的配置比例有所提升,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则略有下降。“去年公司把握权益市场机会,增配优质蓝筹龙头,同时加大了港股配置。”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说。

新华保险则表示,2017年公司重点投资符合收益率要求的利率债,适度增加高等级中长期信用债券配置。

对于2018年的险资配置,几家公司负责人不约而同提到了要按照资产负债匹配原则配置资产,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权益类资产为辅。“优质成长股以及调整到位的白马龙头股,都是未来配置的重点。”赵立军说,中国人寿将保持公开市场权益投资合理仓位,把握结构性机会。

201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8.6%、42.8%、13%、8.9%。从利润增长来看,中国平安不是最高的,前面还有中国人寿。但即便如此,中国平安还是“躺***”了,有人给出的理由非常“奇葩”:作为一家非国有的金融集团,竟然做到了近千亿净利润,所以中国平安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篇“100000+”的文章,在保险业和朋友圈影响不小,但逻辑确实站不住脚。中国平安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为广大股东创造更高的回报是它的职责,这些投资者来自各行各业,并不只是中国平安内部的人受益。麻辣姐想问:一家企业赚钱多是“利己”,那是不是亏损才是“利他”?如果是越亏越光荣,那还是市场经济吗!

其实,赚钱多少不是问题,关键是赚的钱是否合规。做大做强是每个企业的目标,如果一家企业不是靠垄断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得利,那它赚得钱越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越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对保险保障有更多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市场的新变化,保险业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13次提到“保险”关键词,涉及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以及服务对外开放领域等方面。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新需求、市场新趋势、消费新变化,保险业还应加快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步伐,不断优化产品策略,不断增强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保险产品性价比,改善消费体验。

在大力开拓保险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

就在昨天,中央财经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研究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会议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抓住主要矛盾。

要稳定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改革发展中解决问题。要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把握好出台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要分类施策,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市场金融风险情况,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办法。

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本身就是为他人提供风险保障的,自身更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同时,保险业还要发挥保险风险管理优势,提升社会信用水平,为金融系统稳健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2017年保险公司排名

中国平安:《财富》世界500強第39位

中国人寿:《财富》世界500強第51位

中国人保:《财富》世界500 强第114 位

太平洋保险:《财富》世界500 强第252 位

新华保险:《财富》世界500 强第497 位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曲哲涵 李丽辉)

责编:封阳阳、

 

沙头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