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代表建议立法规范生活垃圾管理

  厉明  宝山海江二村对居民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晨报记者 郁文艳

    晨报记者 林颖颖
  
  上海两会上,应勇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启动实施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能力大幅提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推动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开工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政府报告还指出,今后五年,上海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
  对于报告中的这一部分内容,正在参会的市人大代表、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主任厉明格外振奋,他从2010年开始关注垃圾管理问题,并在今年郑重提交了议案,“上海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建议市人大制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解决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联名提出该议案还有其他13名市人大代表。

  目前生活垃圾问题?

  马路两边垃圾桶标识不同

  厉明代表从2010年就开始关注生活垃圾的分类及管理问题,几个月前,他以专题调研、视察的方式,撰写这份议案。经过多年的调研观察,他发现,目前上海的生活垃圾问题不少。
  “比如,上海从1999年开始至今,垃圾分类先后采用了五次不同的标准。第一:分成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第二次: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第三次: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和其他垃圾;第四次:居住区、企事业单位两大类,居住区: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单位: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第五次: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所以,市民在不同时间设置的垃圾桶上会看到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即使有心想分类,也会觉得无所适从”,厉明说。
  记者近日在虹口区一个社区探访发现,厉明代表所说的垃圾桶分类标识不清的问题,普遍存在。在该社区的一条马路边,有一个街边垃圾桶呈长方形,约1米高,上面有四个桶口,分别标识“可回收物”、“其它垃圾”、“有害物”,还有一个灭烟口,其中的“可回收物”注明是:包括纸类等(报纸、杂志等)、塑料(袋、盒等)、金属(瓶、罐等)、布类(衣、被等),而“其它垃圾”上则注明是:除可回收物、废玻璃、有害垃圾以外的各种生活废弃物。
  与这个垃圾桶“隔路相望”的对面,也有一个类似模样的垃圾桶,同样有4个桶口,上面的标识却有所不同:除了灭烟处,其它的桶口分别注明:“可回收物”、“干垃圾”,以及用英文注明的“电池”。在“干垃圾”这一栏中注明是:“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一位路过的居民说,垃圾桶标识不一,很难做到分类。他又指向隔壁一条马路说:“那里的垃圾桶标识又不一样了。垃圾桶上只有两个图标,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
  记者发现,有不少路人扔垃圾根本不看图标和文件,就随手一扔。
  “每天我们从废物箱里清扫出来的垃圾,都混在一起,还要送到压缩站再分拣,我们站光是分拣湿垃圾的紫色垃圾桶,就有二十几个”,市人大代表、上海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海杰保洁分公司清道班组长沈美兰说。

  居民分类意识如何?

  建议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居民在日常生活的垃圾分类意识如何?又是否付诸行动?记者昨天走访部分社区发现,尽管社区收集生活垃圾的垃圾桶做了干、湿垃圾的区分,但很多居民拎出来的垃圾基本全放在一个垃圾袋里,并且随手扔进垃圾桶。在其中一个垃圾袋里,有瓜果皮、尿布、碎玻璃,还有一些黏糊糊的厨余垃圾。
  “都知道要垃圾分类,但是到现在也没搞清楚要怎么分,而且也不方便、不习惯,最后还是混在一起扔掉了,可能后面保洁工会分拣吧”,一位居民说。
  “垃圾分类是一条很长的链,源头就是居民和社区的各类单位。在垃圾分类观念上,绝大多数居民是完全认同的,但是改变生活习惯确实比较困难”,人大代表、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何劲松感叹,垃圾处理问题是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乱扔垃圾时有出现,比如,有人看到建筑垃圾的堆放点,贪图路近把生活垃圾也扔过来了,这就是不分类的表现。结果清运建筑垃圾的公司来了,却没法运,还得我们先把这些生活垃圾扒出来。”
  何劲松说,延吉街道是居住型的老旧城区,共有3万多户的体量,为了确保垃圾的及时清运,除了居民的正常收费之外,现在每年还要贴100多万。
  事实上,延吉街道从2014年开始,就开始广泛发动居民,在小区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目前基本实现全覆盖。“我们社区有垃圾分类减量分拣员,在居民倾倒垃圾最集中的时间点,会守在小区的垃圾箱旁,统一指导分类。我们还有社区巡逻员,对于垃圾没有扔到位的,专门进行分拣。”
  何劲松认为,目前垃圾分类、不乱扔,基本上是倡导、鼓励、自愿,却没有约束机制。何劲松建议,可以引入大数据征信系统,居民自愿签订垃圾分类承诺协议,一旦违反协议,则在征信系统上“记上一笔”,并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厉明也建议,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立法对违反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等造成恶劣环境污染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垃圾分类其实是一项技术活,是一种生活习惯”,厉明还提出,垃圾分类应该从娃娃抓起,从而促进家庭进行垃圾分类。

  如何从源头减量?

  干湿分离后先处理湿垃圾

  去年,厉明关注到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的一则研究结论:中国居民生活垃圾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厨余垃圾,超过60%,有的地区达到70%至80%。对比欧美国家,最主要的垃圾是纸张,厨余垃圾只占到25%。中国居民生活垃圾的最大特点就是湿,含水率高、易腐烂降解。
  厉明认为,基于这样的特点,如果能将生活垃圾首先进行干湿分离,然后对湿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中的60%就地解决无须外运,垃圾源头减量一半以上的话,那么,生活垃圾处置的效果将显著提高。
  据厉明了解,上海的普陀区和闵行区,经过探索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闵行区朗润园居民将分类后的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该小区建成伊始,就投入了两台有机垃圾处理机,经降解处理,厨余垃圾总量可减少95%。居民将分出的厨余垃圾送进这两台机器,放在混着菌群的木屑上,再经过发酵让垃圾转换成肥料。据介绍,两台机器的日处理能力有200公斤,为此,小区里专门开辟有机肥实验田,种植花草。
  何劲松介绍,延吉街道在2017年被评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健康社区,其中就有一个垃圾处理的方法成为亮点。在延吉七村,2014年专门引进了一套垃圾处理的机器,“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对于垃圾简单分类,再对干垃圾进行压缩,重新打包,后续专门有人运走,大大节约了运输空间。”
  “垃圾的有效管理离不开政府的投资、扶持、奖励政策,上海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厉明建议,建议上海立法设立政府基金,鼓励企业开发生活垃圾就地处置、集中处置和再生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于购买并正常使用垃圾就地处置设备的住宅小区,政府予以财政支持,并视垃圾减量成果,再给予后续支持。

  如何处理快递包装物?

  资源回收网点合理布局

  随着网购业务空前繁荣,快递业务呈现爆炸式增长,随之而来的生活新垃圾就是大量的快递包装物。“在日常快递中,网购小件物品,纸板箱内物品外包了塑料袋、发泡塑料,缠着胶带。保护网购物品免遭损坏的同时,带来的是大量废弃的包装物品”,厉明认为,这样的“过度包装”对资源的浪费令人惋惜,而后续包装物垃圾的处置更是加重了环境的负担。
  他建议,上海应当立法鼓励快递包装循环利用,推广容易降解的快递外包装。他建议,上海立法规定,有关部门应当编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设置并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并规定大型商场、超市、食品卖场、便利店应当设置统一的商品包装物分类回收设施。“应规定,每多少万人应当设置一家物资回收站,每个区应当至少设置一家,并根据居民区人口数量合理布局资源回收网点、站点。”
  令厉明感到高兴的是,在2018年的市政府事实项目中已明确:全市要建成2000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其中每个街镇建成1个具有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兑换、再生资源回收、环保宣传复合功能的社区服务点。同时,各区要统筹空间布局,在街镇建成再生资源分拣转运站,在区层面建成再生资源集散场,初步形成再生资源体系。

深圳黄贝人力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