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珠峰脚下,绿色产业成气候——山东省支援日喀则市发展高效农业纪实

  湛蓝的天空,哈达般的白云,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望不到边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闪亮。雅鲁藏布江北岸,人造绿洲郁郁葱葱,花香鸟鸣。

  7月中旬,西藏油菜花开的季节,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冯继康,是山东省第八批援藏干部总领队。他告诉记者,山东去年共投入援藏资金2.9亿元,实施援藏项目72个。我们一定发扬山东产业援藏的好传统,帮助群众发展绿色产业,打响珠峰品牌,增强造血功能,为兴藏富民做出新贡献。

  西藏蔬菜看白朗

  白朗县素称西藏粮仓,主要农产品是青稞、油菜。

  1995年,山东援藏干部来了。经过考察论证,这里适合发展大棚蔬菜生产。1998年,白朗县出现了山东援建的第一座蔬菜大棚。

  巴扎乡彭仓村党支部书记边巴顿珠,在自家大棚里给记者讲述往事。当年,山东济南的援藏干部动员了48对蔬菜技术员夫妇进藏,推广蔬菜大棚。

  来自山东章丘的农民技术员张际明,一开始就碰钉子。一位农民告诉他:“这里一万年以前就种青稞,你还想改?”

  “蔬菜就是草,人只能吃牛羊肉和糌粑,牲口才会吃草。”

  69岁的老支书边巴顿珠,学习山东屡试不爽的经验:他和几个党员豁出去作试验,跟着张际明边学边干。大棚西瓜成熟了,可他不认识秤,老张教他30元一个论个卖;他怕卖东西丢人,老张说,买卖双方有利的事,不丢人。

  后来,那个说“一万年以前就种青稞”的农民,也种起了大棚,还成了农民技术员,月工资最高时8000元。原来种青稞,一亩地年收入不过2000元。一个大棚不到一亩地,年纯收入七八千元。现在彭仓村48户,种了106个大棚。村民们盖新房,买汽车,成了高原上的明星村。

  山东对口支援日喀则的援藏干部,到去年是第八批。他们一茬一茬接力,推动白朗蔬菜产业扩规模、上高端。当地人常说:“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

  现在,白朗县已建成5428个大棚,成为西藏最大的高原大棚蔬菜基地,年产蔬菜3750万公斤,年销售额超亿元。以全县1.28%的可耕地,产出了占农牧业总量41%的效益。

  他们引进了寿光蔬菜产业集团、西藏珠峰农业科技公司等,集中打造万亩珠峰有机蔬菜白朗生产基地。再加上万亩有机青稞、万亩有机枸杞以及万亩饲草等基地,高原现代农牧业已经曙光初现。

  十年接力建绿洲

  护林瞭望塔上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树林,远衔群山。清爽的空气,婉转的鸟语,还有缓缓流过的河水,好一片高原绿洲。

  南木林县林业局长次仁顿珠,给记者讲起当年光秃秃的南木林和这片绿洲的故事。

  这里是雅鲁藏布江北岸,生态脆弱,是西藏主要风沙源之一。十年前,来自潍坊的山东援藏干部下定决心,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锁风沙。

  在省道203两侧,他们采用大坑、大苗、大水、深栽的策略种柳树。第二年,柳芽吐绿。于是全县铺开了道路林带建设。记者乘车走过,满目是浓浓的绿荫。

  十年来,造林接力棒在援藏干部中一棒一棒往下传。2014年,这里开展了雅江北岸综合生态示范区建设,当年造林8000亩。西藏自治区启动“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这是青藏铁路之后西藏规模最大的工程,启动地和示范点就选在了南木林。

  63岁的赤列,顶着烈日在林中巡查。他家9口人,三人是护林员。援藏工作组投资500万元新建的试验苗圃,租用的就是他们村的300亩地。援藏工作组还引进企业投入2100万元,建设千亩经济生态林。投资150万元完善林区基础设施,投资480万元用于森林管护。今年仅德庆、米如两处林业基地,就安排当地农民120人就业,增收50多万元。

  到去年底,该示范区造林投资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4亿元,山东援藏累计配套6000万元,完成造林面积3.6万多亩,栽植各种绿化苗木200万株,建设绿色走廊50公里,饲草基地近万亩。气象部门测定,示范区沙尘天气次数减少了1/3,核心区氧气含量提高5%,空气湿度增加10%。荒滩绿了,河水清了,南木林成了高原上的“小江南”。

  特色小镇富农家

  今年春天,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边雄乡农民种萝卜,看热闹的比干活的还多。人们直呼“开眼界”。边雄乡党委书记扎西次仁说:“这不是种萝卜,而是种思想。”

  西藏群众煮牛羊肉喜欢配萝卜。边雄乡过去也种萝卜,但都是分散种植,管理落后效益差。

  青岛莱西有个“萝卜小镇”,年蔬菜出口早就突破了2亿美元。来自青岛的山东援藏干部,就想把“萝卜小镇”复制过来。

  边雄乡出政策,与农户签合同。按“萝卜小镇”方式种萝卜给补贴,种植收益全归农户。青岛农委捐赠了全套机械装备,赠送了有机海藻肥,并派出专家上门培训农民。边雄54户农民,其中4户贫困户,在近300亩土地上,迈出了种植现代化的第一步。

  一粒粒种子,精准下地,光种子费用每亩节省600元,还不再需要间苗。全机械化,一个劳力一台机器一天能种20亩,效率提高10倍多,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全都配套落地。

  记者看到,地里的萝卜长得齐刷刷一片翠绿。农技人员拔出一个,已经一拃多长。他估计亩产能过6000斤,增产2倍以上,亩产值8000元。种管机械化,还可腾出100多名劳动力外出打工。当地农民感叹:“这样种地,地真是值钱了!”

  标准化生产,注册商标,申请国家农业部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并将以统一的品牌销售。沿海的“萝卜小镇”,在高原上生根发芽。

  离“萝卜小镇“不远,山东援藏干部引来企业,建起了“光伏小镇”,光伏发电与设施农业相结合。还有“土豆小镇”、“青稞小镇”、“苗木小镇”等,各具特色,让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中国经济网记者 单保江)

深圳市劳务小时工平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