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携果树返乡 带乡亲发展

    虽说今年的杨梅刚刚销售一空,但巫山县培石乡黄龙村支书谭家友却不敢懈怠——8月3日,记者来到村里时,他正带着几个村民在杨梅园里除草、剪枝,“我2006年回乡种杨梅,尽管有10年多了,但杨梅8-10年才进入丰产期,所以说,我们村的杨梅产业才刚刚上路呢……”他笑着告诉记者。

    放弃高薪返乡创业

    1976年,谭家友出生在渝鄂交界的巫山县培石乡黄龙村。18岁时,他四处借钱办了个页岩砖厂,可因不懂技术,赔了个血本无归。

    创业失败后,谭家友开始外出打工,在浙江省仙居县一家美术公司当学徒,一学就是3年。领导见他有钻研精神,便调他到样品车间搞工艺设计。就这样,谭家友走上了美术设计的道路,从设计师到副厂长,他的年薪不断攀升,至2006年已达20万元。

    那么,有大好前程不奔,谭家友怎么就回村种杨梅呢?

    原来,他在公司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泮莲香。泮莲香是浙江仙居人,谭家友在上门拜访其父母时,发现仙居县到处都是杨梅,仅此一项全县人平便增收1000多元。“我当时就想,我老家地处500至600米的低山地带,与仙居的土质、气候都很相近,却只种植‘三大坨’(指玉米、红苕、马铃薯),收入很低,许多人还很贫穷,却没人种植杨梅。”谭家友觉得回乡种杨梅应该是一个好选择。

    与泮莲香商量了多次,并征得岳父母一家同意后,2006年谭家友辞去了20万年薪的工作,带着妻子和50株杨梅,返乡创业。

    杨梅渐成“摇钱树”

    村里人见到谭家友返乡,甚是惊奇。谭家友却不受影响,把50株杨梅苗栽到自家地里,像宝贝一样地呵护。第二年,一株栽在房后的大杨梅结出了大珍珠似的红果,谭家友欢天喜地,又从浙江仙居县购回杨梅500株,栽植到自家20亩地里,继续试验。

    2009年,最早栽下的杨梅树挂果20余斤,又大又红又鲜又甜的杨梅让来品尝的亲朋好友和村民赞不绝口。当年,他便流转土地170亩,开始规模化、规范化栽植杨梅,渐渐地,又带动了很多村民一起种植。

    目前,黄龙村已发展杨梅1300余亩,其中进入丰产期的有500余亩,总产量达到20万斤。全村360余户有近200户种植了杨梅,包括48户贫困户。

    “我种了20亩杨梅,正在盛产的有八十棵树,可以收入5000多块钱,还有1000多棵树两三年之内就会挂果,到时候年收入怕是能上10万哦!”贫困户谭海吾开心地说。

    延长产业链持续增收

    带头发展杨梅产业让谭家友得到了群众的信任。2011年,村民一致选举他为黄龙村支书。

    当上了村支书后,谭家友干了三件事:一是成立了巫山县家友杨梅专业合作社,让杨梅产业发展更加规范;而是投资建设了冻库,为种植户提供方便;三是采用收益“二八分成”办法,原土地承包户得二成、种植户得八成,让更多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受益。

    2016年,黄龙村实现整村脱贫,全村48户贫困户有47户都先后脱贫,杨梅产业居功至伟。

    如今,谭家友已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培石乡”杨梅、“培石乡”杨梅酒、“培石乡”杨梅罐头等商标,“等我们的产量上来后,光靠鲜销肯定不行,必须发展深加工。”他告诉记者,村里将在两年内建起杨梅酿酒厂和罐头厂,做大品牌,把黄龙村建成杨梅产业村,让全村人持续增收。

劳务派遣公司可靠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