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创业扶持提高至5000万元 购房补贴最高800万元

    南海企业引进的人才将享受丰厚的政策红利。图为南海企业招聘海外人才。基石 摄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佛山市委在本月正式印发实施的《佛山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中提出,要以“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的胸襟和气度开展人才工作,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加大对人才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1月29日,南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已实施超过6年的人才政策体系全面优化升级。南海不仅将人才认定与人才扶持分离,放宽分类认定标准,还大幅提高了扶持力度。其中,对人才团队的扶持提高到最高5000万元,人才安居补贴从原先的最高10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

    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人才办主任郑作勋表示,下一阶段,南海将积极落实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加强政策执行的督导和保障,坚定不移推进人才立区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将更加注重长远规划和工作实效,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更加注重各类型多层次人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才整体环境的优化提升,全力构筑人才支撑体系。

    ●盛正挺 基石

    覆盖更广

    “异地人才”也能享受优惠政策

    优化升级后的南海人才政策体系分为基础部分和配套部分。基础部分为人才分类认定办法以及认定标准,配套部分为各职能部门制订的针对已经被认定的人才进行分类扶持的政策。

    根据能力、业绩及贡献等,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将南海现有的存量人才及新引进的增量人才分为八类。其中,一至四类为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分别相当于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级(市、区)领军人才,一类人才中把诺贝尔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作为特别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五至七类为基础人才,是支撑南海整体发展、数量庞大的基础性人才群体;第八类为特色人才,这也是南海首次将创客人才、民间艺术家、民间优才等难以用标准界定的“偏才”“专才”列入人才体系。

    凡是在南海区工作、创业或南海区用人单位柔性引进的人才都可以参与分类认定,不受身份、国籍、年龄等限制。

    此前,南海要求人才认定对象必须在该区参加社保达到一定时间;而此次放宽到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一定时间。也就是说,只在南海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在南海参加社保的“异地人才”,也可以参与分类认定。

    这一人性化的调整是根据南海部分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由于南海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如国内一线城市,部分企业(如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长天思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期六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在高端人才聚集的城市,采用设立研究机构(分支机构)或并购企业的办法招揽人才。按照南海此前的人才政策,这些南海企业的“异地人才”无法享受相关的人才优惠政策;而通过这次政策的优化升级,这类为南海经济服务的异地人才,有望通过“在南海区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这一条件,进入人才认定体系,获得相应的扶持与服务。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引进的金融行业人才多数来自深圳或广州,并已在当地安家落户,缴纳了多年社保。按照现行人才政策,这些人才也因没有在南海参加社会保险而无法享受相关的人才优惠政策。这次调整增设了“在南海区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这一条件,将更有利于引进高水平金融人才服务南海。

    “与现有政策相比,人才体系进入的门槛更低、覆盖的类型更广,本科毕业、高级工或年薪个税达到一定程度即可纳入分类认定体系,全职或柔性均可覆盖,这体现了我们从更加注重高端人才到普惠性地关注基础人才的转变。”南海区人才办副主任卢启良说。

    标准放宽

    符合188条标准中一条即可

    南海此次公布的人才认定标准共有188条,涵盖创新创业、科技创新、经营管理、专业技能、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综合类和社会贡献度九大领域,申报人只需符合其中一条即可认定为一至八类人才。

    认定标准打破以往简单以学历、职称、荣誉等常规性指标为标准的局限,将市场认可、行业认可、带动力和贡献率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引入年薪(个人所得税)、企业纳税额、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科技立项等以结果为导向的市场化指标。这既体现了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又丰富了人才认定的通道。

    佛山瀚兽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尧是美国回国创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政府扶持资金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带领公司取得了多项国际专利和数十项发明专利,但因没有国内相应职称,此前一直无法申请享受人才优惠政策。

    此次优化升级后,第四类人才认定标准中增加了“在南海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拥有5件及以上发明专利或通过PCT申请并获得2件及以上国际专利,且均为前二位的完成人”条款,为这类发明者,特别是海外人才开辟了通道。

    南海区人才办负责组织人才的认定工作。一至七类人才认定工作全年受理,每季度公布一次认定结果。“八类人才”(特色人才)认定工作每年组织一次。

    经认定的人才由南海区人才办进行统一纳入南海区人才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服务。人才在南海区工作服务期间,达到更高类别认定标准的,可按规定申报相应类别人才认定。

    南海区人才办每年对经认定的人才进行考核管理,并根据考核结果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对考核不及格、离开南海区工作或不再符合原来认定类别标准的人才作相应的调整处理。

    人才政策优化升级后,原已经政府认定评定的一级、二级、三级高层次人才分别自动认定为二类、三类、四类人才,如达到更高类别认定标准,可按新认定标准申报相应类别人才认定。

    南海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认定标准将根据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实行动态发布机制。

    红利升级

    安家补贴从最高100万元涨至800万元

    八类人才可以享受哪些扶持与服务?对此,南海出台了5份配套政策。总体来看,人才扶持和服务内容将实现“四扶持一服务”,分别是:人才团队扶持、安居扶持、创新创业扶持、政府特殊扶持和“人才卡”服务。每个类别中的扶持与服务相应有细化的扶持与服务项目。

    各项配套政策的扶持力度均有大幅度提升,在省内同级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针对高端人才的提升幅度尤为明显。如:人才团队扶持提高到最高5000万元;人才安家补贴从最高10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免租入住人才住房从最高150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租房补贴最高从每人每月3000元增加到10000元(其中本科学历、初级职称或高级工可享受每年6000元租房补贴或20平方米人才住房免租金优惠);创业配套奖励从最高2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科研创新奖励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生活津贴从最高每人每月2万元提高到3万元。

    佛山峰合精密喷射成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云峰,是中国首批自主培养的8名博士之一、芬兰国家工程中心首席科学家(相当于科学院院士级),也是南海在全省率先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其公司项目具有世界技术领先性和独创性,将对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零部件加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提升佛山市制造业的水平。杨云峰目前是南海区高层次一级人才,按现行政策,每月享受3000元政府津贴和3000元住房补贴。新的人才政策实施后,杨云峰可凭相当于外籍院士的条件认定为一类人才,享受最高800万元的安家补贴和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奖励。

    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从2018年起,区级财政资金每年将投入不少于7亿元作为人才专项资金,通过人才新政策实施,为南海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除了各种常态化的扶持措施,南海还新增了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补贴、优惠购买人才住房、创业风险社保补贴、特色项目资助、“博士进企业”项目资助、引才特别奖励、人才卡制度等多种创新举措。

    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南海还撬动社会优质资源,通过“人才卡”的形式为各类人才提供“政务+公共+金融+商业”四位一体服务功能,增强政策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

    ■数读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数量领跑全省同级地区

    ●2017年,南海区人才办坚持做好党管人才工作统筹,坚持人才链与产业链结合,大力建设人才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南海人才队伍的质量不断攀升。

    ●2017年,南海区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人,总量增至41人,继续领跑省内同级地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3人,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人,省“特支计划”人才4人,引进博士112人,总量增至631人。

    ●依托“博士服务站”深化柔性引才,南海今年新增11家挂牌企业,开展第六届“博士进企业”活动,对接清华等知名高校29名博士到18家企事业单位实践。

    ●南海区人才办推行“人才客户经理”制度,打造由南海区人才服务中心、镇街、园区组成的“1+7+N”的人才服务体系,实现引才、育才、留才服务全覆盖。已在区、镇、园区配备25名专业的人才客户经理,在14个重点园区设置了人才服务驿站,制度实施半年共完成服务个案达100个。

    ●南海区人才办完善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人才板管理制度,大力发展“蓝海创想家俱乐部”功能板块,进一步搭建人才、政府、企业、资金等资源对接的桥梁,发挥人才板对初创型科技企业的驱动作用。共有98个人才团队(企业)注册挂牌,帮助企业融资1.5亿元。“人才板”入选2017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奖。

    ●“蓝海人才计划”完成两批共引进35个创新创业团队。至2017年11月,落户南海区的省、市、区级创新创业团队总数分别为:1个,51个(2017年新增12个),108个。

    ■政策解读

    全区统一认定

    全面覆盖动态管理

    南海此次人才政策体系优化升级,在调整各项人才政策的同时,积极对接省、市的重要政策,协调区内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强化政策体系的协调性、互补性和系统性,将形成以分类认定为基础,各类扶持统筹实施的政策体系。政策优化升级的不少细节,都饱含着南海对人才的渴求。

    认定标准全区统一

    破解认定重复交叉等难题

    “此次政策体系优化升级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了原有的人才认定与人才扶持结合的形式,将人才认定与人才扶持分离,破解了过去人才政策标准不一、重复交叉、覆盖面窄、门槛高等难点问题。”南海区人才办副主任卢启良说。

    新政策体系中的“人才分类认定办法”将南海区符合“认定标准”的存量人才、新引进人才、高层次人才以及基础性人才全部纳入到人才管理体系中,统一全区人才评价标准,体现了南海区政府和社会对体制内外各类人才的认可和尊重,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为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分类依据的同时,也突出了南海的人才资源配置导向。

    配套部分则在人才分类认定的基础上,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南海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人才重点需求出台并实施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如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激励、人才安居、子女入学、人才医疗健康、人才服务等),既突出了政策导向,又提高了施政的精准性,同时避免了政出多门、重复交叉的问题,有效地推进了各级人才政策的落实。

    卢启良表示,人才认定与扶持政策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对应。政策制定部门在分类认定办法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动态调整相关的人才认定标准,出台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扶持政策。

    “通过人才政策升级,不断地满足各类人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从而深入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覆盖全面,分类扶持

    高才普才存量增量都有福利

    此次政策体系优化升级突出了基础性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并重、存量人才与增量人才并重的特点。

    配套政策针对高层次人才和基础人才分别给予不同类别的扶持,并且有针对性地区分扶持内容的重点,打破了以往重高端人才、轻基础人才的局面,为南海未来发展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

    分类认定的人才涵盖已经在南海落地生根的存量人才和新引进的增量人才,扶持政策既对增量人才的引进给予扶持,又考虑了对存量人才的覆盖和培育奖励。其中一至四类为高层次人才,所有扶持政策均覆盖存量和增量的人才对象,体现南海对高端人才的关心和重视;五至七类以及八类为基础和特色人才,主要从他们最关心的安居等问题入手,给予租房补贴和租房优惠,均覆盖存量和增量人才。

    另外,对于五六七类人才的分类认定,有倾向性地规定必须在企业工作且符合重点产业引才目录,有利于企业留住骨干人才,也体现了大力鼓励符合南海产业发展的人才流入的导向。

    卢启良表示,相比现有政策主要侧重新引进人才的扶持,新的政策覆盖面大大提升,受惠人数明显增加,这既显示了南海对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又体现对现有人才作出贡献的肯定以及为企业发展留住人才的决心。

    动态管理,权责对等

    在人才认定中发挥市场机制

    配套政策体系以人才认定政策为基础,根据每个季度认定的人才每年给予相应的扶持和服务,人才卡衔接的服务内容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扩充,同时扶持政策及认定标准也将根据实际效果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动态调整;分类认定办法及各项扶持政策均设定了追责、退出等机制,如安居暂行办法,要求享受安居费的人才必须在南海服务10年,未满足期限的在房产交易时追回补贴;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设定了确定认定资格及追责的相关条款,既展示吸引人才的决心,又体现权责对等的管理态度。

    新的人才分类认定标准除了以学历、职称、荣誉等传统的指标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以外,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把人才评价的标准部分交给市场和企业。

    例如,人才分类认定主要包括申请、初审、复审、核准、公示、公布共六个环节;在申请、初审环节由人才所在单位或行业协会进行,突出了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南海在人才评价中尊重市场、尊重企业、重视人才效能发挥的态度。

深圳沙头劳务外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