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让“失声”二胡复活的人


   西安西大街都城隍庙东侧的一条小巷里,“隐匿”着一位二胡匠人,他就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在列的刘红孝。
  结缘二胡半个世纪
   今年68岁的刘红孝与二胡结缘已半个世纪。50多年前,17岁的刘红孝在老家白水县雷牙乡拜师学习民乐器制作。刘红孝回忆道,学了几年杂艺之后到了该挑选行当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做二胡。
   上世纪70年代,刘红孝做二胡的名声逐渐从雷牙乡传到了外乡。2000年,刘红孝老家遭遇变故,他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孙子到西安谋营生。起初几年,他在一家乐器店打工,几年后乐器店关门,刘红孝索性自立门户。几经周折,最终落脚到了都城隍庙旁边。现在一家三口的生活开销都由乐器作坊的生意支撑,每月生意不好时有几百元,红火时也能赚个上千元。
   刘红孝说,一把制作精良的二胡售价虽在1万元左右,但光是木材成本就达到了7千多元,而从挑料、抛料到尺画、推刨的繁琐制作工艺,更需要花十天左右的时间,“机器上漆显得琴亮、好看,但是夏天人手一出汗再握在漆上,手感就不好,所以我都是手工把琴杆和琴筒抛得光光亮亮的。”
  蜗居“斗室”难收徒
   走进刘红孝家,第一感觉就是“小”,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既是卧室,也是厨房,还是乐器制作间。墙上,挂着2011年6月获得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金质牌匾,但这个耀眼的牌匾并没有给刘红孝的生活带来改善,反而让老人觉得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不能让这技艺断在咱这一代身上。
   说起这份手艺的传承,刘红孝叹了口气,“现在的年轻人没人学这,这是个慢活细活,又赚不了啥钱。”据刘红孝介绍,西安目前还坚持手工制作二胡的匠人估计最多有五六位,刘红孝是唯一一位名列陕西省非遗传统乐器手工制作技艺的匠人。
   因为二胡制作的周期长、成本高、收益小,虽然十几年中也陆续来过一些二胡爱好者愿拜刘红孝为师,但由于家中地方小,实在无法教学,他只能一一婉拒。十几年来,刘红孝手工制作的二胡有1000多把,还让几千把已经失声的二胡、大小提琴、三弦、大阮、中阮、扬琴、小号、园号等乐器恢复原调。西安各大剧团、秦腔茶楼、自乐班的乐器,好多都是经过他妙手回春的。刘红孝说为了这门手艺不失传,他一心想把手艺传给孙子,现在正在潜移默化。
   据了解,制作一件二胡、板胡需要经过选料、开料、加工、雕刻、蒙皮膜、作弓、调试等十多道工序;所用材料为木质坚硬的杂木,尤以小叶檀、紫檀、楠木、红木乌木最佳,其制作结合了造型、彩绘、镶嵌、雕刻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工具有锯、凿子、锤、砂纸、抛光器、上皮器、刨子、手工钻、木刻刀等,计九大类百余件。数百年来,传统乐器手工技艺支撑着广大乡村自乐班和专业戏曲团体的演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坪山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