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长春加速让“白雪变白银”

  如今,华北、西北等区域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势头强劲;东北及省内各城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同时,各类投资开始进入,泡沫化格局也开始形成……这些都对长春的冰雪产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避免同质竞争、寻找差异发展?如何在供给侧改革思维下创新冰雪旅游产品?

  在15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吉林国际冰雪旅游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以下简称“雪博会”)上,长春市展区给出了答案。

  关键词:“接地气”

  在本届“雪博会”上,不论是新意十足的特装展位,还是各地的特色美食,以及惊险刺激的冰雪运动,丰富的展览内容令人目不暇接。

  而作为省会城市,长春要在这场立足国际化的冰雪产业盛会上展现什么才能吸引来自国内外采购商、旅行商和游客的目光?

  “要‘接地气’,讲好长春故事!”

  在本届“雪博会”上,长春市展区的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展区10个区域分配给市旅游局、九台区、双阳区、农安县、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净月潭风景名胜区、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以及长春农业博览园进行特装。

  走进长春市展区,一串串大红灯笼映入眼帘,喜庆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长春冰雪旅游发展的火热势头。展区内,一个个浓缩的“长春元素”让人有种穿越时空之感,不用出展区就可尽赏长春特色美景。

  地质宫、太阳鸟雕塑、净月潭……这些具有地标性的景观、景点以图片等形式逐一展示在人们面前。长春是“汽车城”,汽车文化元素必不可少,展台上的红旗L5汽车模型等高大上的“特产”格外受游客欢迎,而“复兴号”高铁模型也受到了人们的热切关注。“长春真是了不起,生产的红旗轿车、高铁享誉国内外。看到展会上许多游客都争相拍照留念,作为吉林人,我也感到特有面子。”逛展的吉林市市民林先生称,长春市和吉林市距离非常近,坐高铁只需40多分钟,每次坐高铁时自豪感都油然而生,因为这是我们省的省会城市生产的。

  展区里,印有长春市各大知名景区的冰箱贴也深受欢迎,几百个冰箱贴很快就被游客领取一空。“这个太有纪念意义了,等回家之后我要把领取的冰箱贴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吉林市民徐女士说。

  “让国内外游客看到吉林元素,让省内游客看到发展变化的长春”,或许这是对“接地气”的最好解读。

  展会期间,不少外地游客认为长春既有“看点”又有“玩点”。“中国冰雪体验之都”不再只是概念,而是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有了体验感。不可否认,旅游业只有接了地气,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冰雪+”

  当前,产业融合的潮流已锐不可挡,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那么,该怎样解读并处理好旅游资源整合和个性化、差异性的保留?

  在市场上叫座,才能在产业发展中变热。

  长春冰雪旅游正以“冰雪+”为引擎,逐渐打破粗放、同质化竞争,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创新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和服务体验。

  在长春市展区内,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展示了长春市冬季的冰雪龙头产品——“净月雪世界”以及充满刺激与激情的冰雪项目,通过“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休闲”等产业融合,讲好长春的冰雪故事。

  长影世纪城、长影旧址博物馆主打“冰雪+电影”,重点突出电影的欢乐体验及长影的历史发展,不仅带来了很多关于长影的老照片,还带来了影片《董存瑞》使用过的真实道具铜军号、《冰山上的来客》使用过的扁口水壶、《铜雀台》使用过的青铜瓶道具,让游客大开眼界。

  农安县重点突出了海之恋广场、剑鹏马场等景区的冬季项目,其中海之恋广场集景点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互动、民俗文化等元素为一体的极地冰雪世界项目备受关注。而剑鹏马场将旅游与马术相融合,创新打造了旅游新业态。

  “隆冬时节,照样瓜果飘香。”这是长春农业博览园的优势与特色。在长春市展区内,长春农业博览园带来的各种新鲜水果蔬菜吸人眼球。与农博园的瓜果蔬菜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双阳区、九台区的各种东北土特产。双阳区还将梅花鹿带到了展馆,将鹿乡与冰雪两大特点有机结合。“冰雪+农业”,正让长春旅游产业焕发新活力。

  如今,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冰雪+”正成为冰雪经济的新符号。

  关键词:“白雪变白银”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在本届“雪博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年)》。《报告》指出,大众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的中国特色冰雪旅游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目前,中国冰雪旅游空间呈三足鼎立(京冀、吉林、黑龙江)、一代崛起(新疆与内蒙古为核心的新兴增长带)的多点开花态势。2016年至2017年,中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2700亿元人民币。

  该《报告》预计,在2021至2022年,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3.4亿人次,收入达6700亿元,冰雪旅游将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达2.88万亿元。“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也将在2022年超额完成。

  作为吉林省省会,长春紧紧抓住了冰雪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

  “白雪变白银”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挖特点、讲谋略、找抓手。对此,长春既有明确的方向:构建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3+X”冰雪产业链,打造东北亚旅游名城;又有明确的抓手:抓产业,抓产品,打造冰雪产品展新名片,带动冰雪旅游产业走向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多年来,以冰雪旅游活动为引擎,长春已经催生冰雪经贸、冰雪体育、冰雪艺术、冰雪文化等产业同步发展,带动住宿、餐饮、交通、商业、娱乐业、房地产业、冰雪装备业、文化、教育、环保、卫生、金融、保险等众多领域共同发展。冰雪产业的融合、寒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长春的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步伐。

  长春,正加快步伐,让“冷资源”更好地热起来、火起来,点燃白色产业链,让“白雪”加速变“白银”!

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力争突破1.1亿人次,年均递增14%,旅游总收入达2600亿元,年均递增19.4%,把我市打造成东北地区旅游度假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区域性旅游名城。 

  如今,华北、西北等区域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势头强劲;东北及省内各城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同时,各类投资开始进入,泡沫化格局也开始形成……这些都对长春的冰雪产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避免同质竞争、寻找差异发展?如何在供给侧改革思维下创新冰雪旅游产品?

  在15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吉林国际冰雪旅游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三届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以下简称“雪博会”)上,长春市展区给出了答案。

  关键词:“接地气”

  在本届“雪博会”上,不论是新意十足的特装展位,还是各地的特色美食,以及惊险刺激的冰雪运动,丰富的展览内容令人目不暇接。

  而作为省会城市,长春要在这场立足国际化的冰雪产业盛会上展现什么才能吸引来自国内外采购商、旅行商和游客的目光?

  “要‘接地气’,讲好长春故事!”

  在本届“雪博会”上,长春市展区的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展区10个区域分配给市旅游局、九台区、双阳区、农安县、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净月潭风景名胜区、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以及长春农业博览园进行特装。

  走进长春市展区,一串串大红灯笼映入眼帘,喜庆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长春冰雪旅游发展的火热势头。展区内,一个个浓缩的“长春元素”让人有种穿越时空之感,不用出展区就可尽赏长春特色美景。

  地质宫、太阳鸟雕塑、净月潭……这些具有地标性的景观、景点以图片等形式逐一展示在人们面前。长春是“汽车城”,汽车文化元素必不可少,展台上的红旗L5汽车模型等高大上的“特产”格外受游客欢迎,而“复兴号”高铁模型也受到了人们的热切关注。“长春真是了不起,生产的红旗轿车、高铁享誉国内外。看到展会上许多游客都争相拍照留念,作为吉林人,我也感到特有面子。”逛展的吉林市市民林先生称,长春市和吉林市距离非常近,坐高铁只需40多分钟,每次坐高铁时自豪感都油然而生,因为这是我们省的省会城市生产的。

  展区里,印有长春市各大知名景区的冰箱贴也深受欢迎,几百个冰箱贴很快就被游客领取一空。“这个太有纪念意义了,等回家之后我要把领取的冰箱贴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吉林市民徐女士说。

  “让国内外游客看到吉林元素,让省内游客看到发展变化的长春”,或许这是对“接地气”的最好解读。

  展会期间,不少外地游客认为长春既有“看点”又有“玩点”。“中国冰雪体验之都”不再只是概念,而是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有了体验感。不可否认,旅游业只有接了地气,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冰雪+”

  当前,产业融合的潮流已锐不可挡,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那么,该怎样解读并处理好旅游资源整合和个性化、差异性的保留?

  在市场上叫座,才能在产业发展中变热。

  长春冰雪旅游正以“冰雪+”为引擎,逐渐打破粗放、同质化竞争,以供给侧改革思维创新产品,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和服务体验。

  在长春市展区内,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展示了长春市冬季的冰雪龙头产品——“净月雪世界”以及充满刺激与激情的冰雪项目,通过“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休闲”等产业融合,讲好长春的冰雪故事。

  长影世纪城、长影旧址博物馆主打“冰雪+电影”,重点突出电影的欢乐体验及长影的历史发展,不仅带来了很多关于长影的老照片,还带来了影片《董存瑞》使用过的真实道具铜军号、《冰山上的来客》使用过的扁口水壶、《铜雀台》使用过的青铜瓶道具,让游客大开眼界。

  农安县重点突出了海之恋广场、剑鹏马场等景区的冬季项目,其中海之恋广场集景点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互动、民俗文化等元素为一体的极地冰雪世界项目备受关注。而剑鹏马场将旅游与马术相融合,创新打造了旅游新业态。

  “隆冬时节,照样瓜果飘香。”这是长春农业博览园的优势与特色。在长春市展区内,长春农业博览园带来的各种新鲜水果蔬菜吸人眼球。与农博园的瓜果蔬菜同样受欢迎的还有双阳区、九台区的各种东北土特产。双阳区还将梅花鹿带到了展馆,将鹿乡与冰雪两大特点有机结合。“冰雪+农业”,正让长春旅游产业焕发新活力。

  如今,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冰雪+”正成为冰雪经济的新符号。

  关键词:“白雪变白银”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在本届“雪博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7年)》。《报告》指出,大众观光和休闲度假并重的中国特色冰雪旅游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目前,中国冰雪旅游空间呈三足鼎立(京冀、吉林、黑龙江)、一代崛起(新疆与内蒙古为核心的新兴增长带)的多点开花态势。2016年至2017年,中国冰雪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2700亿元人民币。

  该《报告》预计,在2021至2022年,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3.4亿人次,收入达6700亿元,冰雪旅游将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产值达2.88万亿元。“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也将在2022年超额完成。

  作为吉林省省会,长春紧紧抓住了冰雪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

  “白雪变白银”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挖特点、讲谋略、找抓手。对此,长春既有明确的方向:构建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3+X”冰雪产业链,打造东北亚旅游名城;又有明确的抓手:抓产业,抓产品,打造冰雪产品展新名片,带动冰雪旅游产业走向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多年来,以冰雪旅游活动为引擎,长春已经催生冰雪经贸、冰雪体育、冰雪艺术、冰雪文化等产业同步发展,带动住宿、餐饮、交通、商业、娱乐业、房地产业、冰雪装备业、文化、教育、环保、卫生、金融、保险等众多领域共同发展。冰雪产业的融合、寒地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长春的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步伐。

  长春,正加快步伐,让“冷资源”更好地热起来、火起来,点燃白色产业链,让“白雪”加速变“白银”!

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力争突破1.1亿人次,年均递增14%,旅游总收入达2600亿元,年均递增19.4%,把我市打造成东北地区旅游度假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区域性旅游名城。 

深圳粤海人力资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