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从会试第305名一跃高中传胪 殿试卷揭开吴筠孙逆袭之谜


    吴筠孙殿试卷模考卷


    吴筠孙


    扬州市档案馆馆藏的1400多件“吴氏家族”档案中,有一件吴氏家族保存了120多年的传家宝——“吴筠孙殿试卷模考手书”,原件现藏扬州市博物馆。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殿试前,吴筠孙所做的模拟考卷,其形式、书法和内容皆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折射出中国千年科举制度的严谨规制、漫长历程和深刻影响。正是此次殿试,吴筠孙从会试第305名一跃中了二甲第一名传胪。

    手书字迹清秀优美

    对策言之有物贯古通今

    馆阁体,是清代朝廷公文的标准楷书书体,强调书写字形、大小、粗细的统一,字体乌黑、方正、光洁。清朝历代皇帝一向注重楷书。吴筠孙殿试卷长约3.1米,宽约0.5米。正文竖写,共136行,每行22字左右,共约3000字。所有的字均为1厘米见方的馆阁体小楷,用毛笔书写的字迹清秀优美、整齐划一,中规中矩,没有一点笔误和多余墨痕,堪比字帖,充分显示出吴筠孙不凡的“临池”功力。

    按照殿试卷的规格和体例,第一开前半页写履历三代,吴筠孙殿试卷卷首有“第贰甲第壹名”的字样,内侧有“应殿试举人臣吴筠孙,年叁拾叁岁,江苏扬州府仪徵县人,由附贡生应”,有“光绪拾肆年乡试中式”和“光绪贰拾年会试中式”的年份,后附有吴筠孙曾祖父、祖父、父亲姓名。

    殿试专试对策,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光绪皇帝在保和殿内主持殿试。首先策问的是水利河渠历史要旨,要求考生围绕水利与农事,评价从后汉张堪到明代的汪应蛟、申用懋等历朝历代治河的方法和利弊。吴筠孙在应答中强调要将治水与农田灌溉相结合,充分发动农民的力量,治河才有效果,点评了历代治水的可取之处,进一步强调治水的重点在于因势利导、在于疏引。关于盐政的问题上,吴筠孙回顾了古今盐铁之兴革,辨证地认为盐铁官营、民营各有利弊,提出可用税收调整盐政,既保留盐铁官营、民营的有利之处,又解决了其弊端。

    殿试逆转中传胪

    当年状元是常熟张謇

    吴筠孙自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吴引孙自述年谱》有载,“母命弟随詹希伯太史(嗣贤)来京,随从受教,旋承宗述韩丈(潮)延弟课字。甫到馆,托故辞。家局用功”。光绪六年(1880)年后,吴筠孙先后就书启馆于黄村陶司马署、宣化郑太守署中、天津道季士周观察(邦桢)署内;光绪十一年(1885),报考同文馆学生,获得第一名,学习法国语言文字。

    再来看吴筠孙的科举之路,光绪十四年(1888),吴筠孙在北闱(顺天)乡试中69名,复试二等,成为举人。随后于光绪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1889、1990、1892)三次应会试未中。光绪十六年(1890),吴筠孙考取***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奉旨记名。光绪二十年(1894),吴筠孙应会试中305名。因为中会试名列百名以外,吴筠孙准备放弃殿试,想请朝廷授当知县。朋友知道他学识渊博,竭力劝他参加殿试。此时,距殿试时间还有100天左右,吴筠孙下定决心,废寝忘食,勤奋苦学。经过努力,终于在甲午恩科殿试中获得二甲第一名传胪。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着光绪二十年(1894)殿试“大金榜”,这张榜单用黄纸墨书书写,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长达19.26米、高0.825米,是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314名进士的成绩单,同科状元为江苏常熟人张謇,榜眼为湖南茶陵人尹铭绶,探花为湖南长沙人郑沅,吴筠孙位列二甲第一。

    勤慎为官竭尽所能

    辞官时百姓泣涕相送

    殿试得传胪后,吴筠孙授职翰林院编修,历任国史馆协修、方略馆纂修、***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熟悉中外商约。光绪二十八年(1902),吴筠孙随尚约大臣尚书吕海寰(字镜宇)、京卿伍廷芳(号秩庸)修商约,因为有功,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选授河南府,特予简调山东登州府,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战争爆发,吴筠孙调任泰安知府,在办理教案时,不偏向洋人,维护民众的利益。光绪三十三(1907),升任永定河道,亲临筑堤现场。光绪三十四年(1908),调授天津道,因母亲去世,未莅任。宣统二年(1910),简湖南岳常澧道,不久任湖北荆宜道。1911年,武昌起义后,宜昌和荆州局势动荡,吴筠孙为保护中外商民的身家性命,竭尽所能,独自维持地方治安3个多月。辞去任职的时候,荆州的百姓泣涕相送,哭声和江潮相乱。

    1913年,吴筠孙受邀任江西民政长官汪撷荀秘书,不久任赣北观察使,后改任浔阳道尹。吴筠孙在处理政务方面勤政公正,全力维护地方安稳。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后,吴筠孙尽心尽力处理德国在华人员,安稳地方民众。患病期间,仍然力疾从公,日行事外间,每晚必与城镇守使、关监督、县知事、警厅等开会办公。一天晚上,议罢归寝,突然患头痛,随即痰涌不语,第二天不幸病逝。丧礼之时,同城同僚都前往吊唁,镇守使吴荫卿痛哭流涕,日本、英国领事以西礼致哀。      通讯员  徐国磊   

    记  者  姜  涛

深圳龙城临时工外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