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带着感情援藏在哪儿工作哪儿就是故乡”

    中山援藏干部正在帮牧民“打牧草”。 刘岩 摄


    进入夏季,工布江达县政府后面的公寓热闹了起来。

    放暑假了,进藏整整一年之后,援藏干部的家属第一次来到工布江达县。除了看望家人,不少家属还有另外一个行程——到援藏干部结对的“藏亲”家里探亲。这是中山援藏工作组“结藏亲、交藏友、助藏学”工作的一部分,通过与当地家庭结亲,读懂这片土地、了解本地民俗、促进两地感情。

    对口帮扶工布江达县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民生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社会援藏、感情援藏”五位一体的思路,其中“感情援藏”就是强调要以感情援藏为纽带,促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罗丽娟 发自工布江达

    “去帮牧民打牧草吧!”

    把时间拨回到2016年8月17日,刚刚进入工布江达县工作不到一个月的工作组成员正前往娘蒲乡尼木纳村进行调研。

    娘蒲乡位于工布江达县西北方向,北部与那曲的嘉黎县接壤,距县城51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6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此行的目的地尼木纳村海拔大概4000米。

    车辆一路北上,海拔渐行渐高,氧气也越来越稀薄。还没有很好地适应高原反应,工作组的成员出现明显不适症状,途经一片牧草种植场时,全体队员下车休息。

    “看,有人在打牧草!”

    高原上的秋天来得早,牧民们正忙着收割牧草为马牛羊储备过冬的口粮,即“打牧草”。8名援藏干部自告奋勇加入了牧民的行列,现学现做帮牧民搭把手打起了牧草。

    援藏干部队伍中大部分成员来自农村,有割过麦子、挖过玉米以及种过水稻的经历,但是大家谁也没有割过牧草,更不知道如何打牧草。但是在牧民指导下,颇有“天分”的援藏干部们很快掌握了技巧,跟牧民打成一片。

    离家3600公里,在平均海拔3600米的高原工作,中山援藏干部把工布江达县当成了第二个故乡,把对家人的思念转为工作的动力。

    工作组的努力,也获得了当地人民的认可和尊敬。每逢藏族的重大节日,他们必定被邀请参加,共同感受节日喜庆。比如去年在仲莎乡举办的念朗民俗文化节,工作组全体成员都到乡里参加,与藏族同胞一起同喜同乐。

    “带着感情援藏,在哪儿工作哪儿是故乡。”带着天然的亲近感,援藏干部很快融入了本地的工作和生活。在他们口中,经常可以听到“我们县”这样的用词,足见他们对工布江达县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跟农牧民交朋友结亲戚

    妻子和女儿刚到工布江达县不久,中山援藏工作组组长、工布江达县常务副书记王超刚带他们去了一趟金达镇的旺堆罗布家中“走亲戚”。

    这是王超刚在工布江达县结对的一个“藏亲”家庭,妻子去世后,旺堆罗布自己抚养两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家庭状况非常贫困。王超刚经常鼓励旺堆振作精神,同时想办法让这个家庭摆脱贫困。这次家人到来,他们自己备了些礼物,和旺堆罗布及其两个小孩进行交流;江达乡朗村索朗轮珠一家,是王超刚的另一个结对“藏亲”家庭。第一次探访时,得知索朗轮珠的女儿在广东省阳江市某高校读书时,他让索朗轮珠给女儿打了个电话,在电话里跟这位大学生聊了起来,鼓励她用心读书。

    为贯彻落实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感情援藏”,中山市援藏工作组开展了“结藏亲、交藏友、助藏学”专项扶贫助困活动。其对象为各乡镇家里有学生的贫困户,活动期间援藏工作组8名队员与当地10户贫困家庭结成对子,范围覆盖了全县9个乡镇,工作组的成员通过个人出资的方式,帮助结对子的藏亲子女完成学业,同时想办法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这个月初,中山援藏工作组副组长、工布江达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何立的妻子和女儿来工布江达县探亲,他们也一同去了位于工布江达镇的拉龙村洛桑平措一家“走亲戚”。这是他结对的两个“藏亲”家庭之一,今年暑假第一次来,他就让女儿来见见几位大姐姐。小姑娘用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了些礼物,送给洛桑平措的两个女儿旦增拉姆和拉桑卓玛。洛桑的妻子患有腿疾,家里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大女儿旦增拉姆去年考上了拉萨师范学院,生活负担较重。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何立在县城帮洛桑联系了一份工作,缓解家里的压力。

    其余6名援藏干部,在当地都结了“亲戚”:工布江达镇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张涛的结对藏亲家庭,是朗嘎村的珠扎一家;工布江达县发改委副主任李锋,其结对对象是仲莎乡强纳村的尼玛多吉一家;工布江达县住建局副局长刘小忠,则与错高乡的木巴村尼吉一家结了“亲戚”;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岩的结对对象,跟娘蒲乡拉如村的丹增拉珍一家;工布江达县农牧局副局长冯鹏,与朱拉乡扎热村德吉仓决一家结对脱贫;县卫生服务中心莫介成,与巴河镇甲热村益西次仁一家结了藏亲。

    不仅要结藏亲、交藏友、助藏学,还要学藏文、唱藏歌、跳藏舞,从助学扶贫到风土人情,中山援藏工作组以感情援藏为纽带,带动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带着感情援藏才能做好工作”

    对口帮扶工布江达县一年多以来,由中山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力量组成的力量打开了中山援藏工作的新局面:

    教育领域,工布江达县今年在小升初、初升高的考试中,考取内地班的数量均取得翻番增长,教研课题也填补了市级课题、自治区课题的空白;医疗领域,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入驻,极大地提升了工布江达县的医疗水平,停了一年多的手术重新开展起来,三个月的手术量超过去年总和;产业援藏方面,推进巴松措上市工作有序推进,全域旅游工作已经铺开,并引入了5家中山企业,投资总规模达5.26亿元,其中广东明阳集团瑞德兴阳光伏发电项目是广东省第八批援藏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社会援藏积极踊跃,企业捐资赠物、送医送教等公益行动连续不断……

    而这些工作之所以得以顺利开展,“感情援藏”是其中的基础和纽带。可以看到,在中山援藏工作计划中,有不少带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如教育援藏领域,除了在教研和教育水平提出了有力举措外,工作组特别留意到了当地师生洗衣难的问题:由于条件所限,这里的学生一年四季都要下河洗衣,即使在冬日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天气,他们依然要破冰冒寒下河,极为艰辛痛苦和危险。针对这个情况,中山教育援藏项目确定了在全县10所中小学各建一座洗衣房解决中小学生河边洗衣困苦的计划,彻底消除下河洗衣的痛楚和安全隐患。

    “带着感情援藏,才能做好援藏工作;反过来,当你读懂了这片土地,你也会爱上这片土地。”王超刚说,“无论是教育援藏、医疗援藏、产业援藏还是社会援藏,都是站在‘本地所需,中山所有’的基础上去推进,站在当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群众谋福祉。”

翠竹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