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火星-15发射,揭开了朝鲜洲际导弹什么谜底

 

火星-15首次试射成功后,朝鲜宣称“实现了完成国家核战力的历史大业和导弹强国的伟业”,这一型导弹到底有什么奥秘?

在火星-15首次试射成功后,朝鲜宣称“实现了完成国家核战力的历史大业和导弹强国的伟业”,有关朝鲜洲际导弹的一些谜底就此揭晓。


设计路线源自乌克兰

今年9月,朝鲜宣布进行了当量高达10至30万吨的“氢弹试验”。仅用6次核试验就完成这么轻小的氢弹弹头,着实有些不可思议。若平壤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小型化程度,重型氢弹就需要运载能力更大的火箭。此前发射的火星-14是在火星-12中程导弹基础上添加一个重约3吨的二子级而来。它虽然运载效率不低,但作为洲际导弹,攻击美国西岸地区时实际的投掷质量也就在400至500千克左右。运载能力更强的银河-3与火星-13则都有明显的缺陷:银河-3较大较重,生存力低;火星-13技术过于复杂,在2016年进行的至少8次试射中7次以爆炸告终,至今还停留在绘图板上没有正式投产。

在上述情况下,火星-15机动式重型液体洲际导弹应运而生。或者说,火星-15根本就是和火星-12/14并行的项目。火星-14先解决把小当量核弹头投掷到美国本土的问题,并为前者验证技术。一旦氢弹试验成功,火星-15则搭载更重的氢弹弹头。从朝鲜方面披露的图像上,我们可以比较确定,火星-15一级火箭动力并联了两个火星-12的主推力室。火星-15在夜间实现首发成功,也体现了火星-12/14/15系列设计上的简单可靠和技术上高度的通用性。

冷战时代,位于乌克兰的南方设计局为苏联火箭设计了一系列单泵双(多)燃烧室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双燃烧室的设计制造比单个大燃烧室简单,还能降低发动机整体高度,抵消燃烧室在工作中产生的震动。此外,这类发动机还有较好的向上与向下延展性,有利于降低整个火箭谱系的研发成本。由两个火星-12主推力室组成的火星-15起飞推力在80吨,这样的推力能支持总重最高达60吨左右的火箭。这符合苏联/乌克兰RD系列一泵双室发动机的特征。如此,火星-15在洲际射程下的投掷重量可跃升至800千克甚至1吨左右。这样的投掷重量显然更匹配朝鲜可能的“氢弹”水平。在推进剂选择上,笔者倾向认为火星-12/14/15采用了红烟硝酸-偏二甲肼组合。这种组合是在没有温控条件下户外作业的液体导弹的理想选择,比如苏联的R-14/16/26,中国的DF-3/4/14/22等。

 



“史上最成功核项目”

火星-15的任务是搭载更大更重的核弹头。但是朝鲜是否真的完成了“氢弹”的小型化,火星-15是否能够搭载今年9月引爆的10至30万吨的核装置,还是未知数。

氢弹小型化的难点在于初级的小型化。根据公开信息,朝鲜希望迅速掌握实战化原子弹,在第一次核试验中就采用了轻量化的核装置,仅取得部分成功。但在之后,其核试验较为顺利,且前4次试验的间隔较长,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进行研究与优化。前人的经验,大量公开资料与今非昔比的计算条件,也为朝鲜核项目提供了便利。在经历前5次核试验后,有理由相信平壤的原子弹装置可以达到几百千克甚至更低。这确实为氢弹小型化提供了好基础。

如果第六次核试验中的“氢弹”装置真的可以用火星-15搭载,且当量在10至30万吨,那么说朝鲜创造了“史上最为成功的核项目”也毫不为过。如果朝鲜所宣布的消息为真,即第六次核试验中的弹头可以被火星-14搭载,那火星-15搭载的“超重型核弹头”将至少有几十至上百万吨当量,这个推论的前景就更令人惊诧。当然,外界仍有猜测,朝鲜第六次核试验的对象,仍是加强原子弹,这种可能性但也不能被彻底排除。

此外,弹头是否经得住实际再入的考验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目前已知朝鲜的技术条件下,平壤要么今后通过卫星接收再入弹头信号,或以类似轨道轰炸系统的方式使弹头以真实姿态再入本国境内,要么搞一次洲际导弹的两弹结合试验。考虑到朝鲜的国情和一贯低的准入门槛,通过高抛弹道积累足够信心后,平壤或可认定弹头能经受正常再入环境。

 


注满燃料仍可机动发射

目前,火星-14/15是世界上唯一陆基机动式的液体推进剂洲际导弹。这个名号的得来颇具偶然成分:在各核大国中,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很早就确立了液体洲际大量井基部署/潜艇部署的原则;美国则走大量部署井基固体推进剂洲际导弹的路线,并逐渐将重点放在潜射导弹上。

液体机动式导弹的勤务性不如固体式导弹,这不言而喻。但是火星-14的生存力到底如何呢?在这个问题上,最大的悬念就是火星-14可不可以在加注完成的情况下做短距离运输。

通常,液体中远程导弹的发射程序都是竖起—加注—发射。为减轻死重,远程液体导弹采用轻质合金弹体,注满推进剂后的运输可能破坏导弹的结构。不过,俄罗斯的UR-100型洲际导弹,R-27型中程潜射导弹,R-29型洲际潜射导弹都是在工厂先行加注、封装后在铁路或良好路况的情况下被运输到作战单位的。如果火星-14/15弹体强度能够允许类似操作,它就可以在注满情况下,至少在在较好路况上进行短途行军。

2017年初,朝鲜进行了增程型飞毛腿的发射训练。朝鲜的这种飞毛腿已经改为轻质合金弹体,按常规来说需要在竖起后加注。但在卫星图像和现场照片上,发射场地的农田上只留下了发射车的轮胎痕迹,暗示着注满状态行军的可能。

此外,在火星-12/14的发射准备过程中,就有穿着加注服装的人员在平躺的导弹上进行某种作业,不过这些人员并未佩戴防毒面具,也不能简单推断就是在进行加注作业。现在不能排除火星-14/15可以在加注满推进剂的情况下,至少在良好路面做短途行军的可能。话说回来,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导弹的露天发射准备时间将高达1小时至数小时,那么如朝鲜披露的发射画面中,那种高性能越野卡车底盘也就基本丧失意义了。

(作者为新浪知名军事博主,文内插图由作者提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栏目主编:陈煜骅图片编辑:项建英

责任编辑:时鑫

坑梓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