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我们有不同文化,却有共同梦想”

  捷克布尔诺国家歌剧院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的彩排图片 /晨报记者何雯亚

    晨报记者 殷 茵

  昨晚,在上海大剧院,捷克布尔诺国家歌剧院以一台捷克民族歌剧代表作《马克若普洛斯档案》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下帷幕。
  在10月20日至11月19日历时31天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外的45台剧目轮番上演,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超过9成,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德国男高音歌唱家考夫曼等世界古典乐团的顶尖名家名团更在一周时间里竞相献声;NDT荷兰舞蹈剧场与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等带来的现代芭蕾也再度刷新舞迷们对现代舞的认知。一场场艺术的狂欢,滋养了申城观众的耳朵与眼睛。

  选好闭幕大戏

  捷克歌剧刷新观众体验

  作为本届艺术节的闭幕大戏,《马克若普洛斯档案》是捷克作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创作的歌剧,基于卡雷尔·查佩克同名作品改编、创作而成,讲述的是关于长生不老的愿望,探讨了一个关于永恒生命的哲学问题。
  在雅氏歌剧甚至整个20世纪歌剧中,《马克若普洛斯档案》都可以说是一部奇特乃至另类的作品:它的取材和情节,以及受此影响的音乐处理,均与19世纪以来的传统歌剧迥然相异。它通过荒诞剧情向观众展示了人物的真实心理,音乐上则采用吟诵调的写作手法,使其有一种厌世的辛辣感,极具表现力和“现代感”。
  “整部歌剧无论是从音乐上还是视觉呈现上来说,对上海观众来说,都是一次新奇的视觉与听觉的体验。”在演出前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李明表这样解释选择这部作品为艺术节收官的原因。
  捷克布尔诺国家剧院总监马丁·格拉泽则补充表示,雅纳切克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探讨作为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有不同的文化,但却有共同的梦想。作曲家在这部歌剧中探究的并非长生不老,而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希望我们的演出能为中国观众打开一扇通往雅纳切克音乐语言的大门。”

  做好艺术普及

  草坪、校园……处处皆文艺

  除了45台展演剧目,今年艺术节“艺术天空”系列演出共献演46台94场精彩节目,覆盖全市16个区的30个户外和室内场地。
  深秋时分的“艺术天空”,时常遭遇天气变化,11月13日,英国老地方先锋派舞蹈团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上演《雾都孤儿·费金》时遭遇大雨,工作人员边向观众发放雨衣,边与演员清理舞台积水,以保障演出照常进行。11月5日晚,赫尔辛基男声合唱团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演出时,一位并不会中文的团员还用音标在稿纸上逐字标注,为现场观众做了演出导赏。
  演前导赏、演出串联中,作曲家讲述着作品背后的故事、团长介绍着演出花絮、评论家们深入浅出教导如何欣赏……有了这些陪伴,观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艺术不仅仅在剧场里、草坪上,今年的艺术教育板块还深入学校、社区、商圈和城市新空间,共举办54项111场系列活动,“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了上海市49个校园带去了46台精彩的节目。今年艺术教育推出了首届学生观剧团,共有260多名大、中学生全程参与,以当代年轻人的视角探讨艺术作品,向艺术节提供评价、反馈和建议,为年轻观众开启了广阔的艺术之门。

  讲好中国故事

  跨界融合配传承创新

  今年的艺术节开幕,恰逢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围绕党在上海诞生、从上海出发这一红色题材,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广局整体策划、整体推进、整体实施,推出了三项上海重点文艺创作作品,用音乐、美术和朗诵三种艺术形式,讲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6年光辉征途。
  艺术节开幕演出大型交响合唱《启航》以90后青年作曲家的视角,与百年前青年展开了一场“隔空对话”,将当年激越的情怀带到当代,鼓舞并呼吁现在的年轻人拥有超越自我的担当和责任感。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则以石库门为起点,用96幅作品象征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6年卓越历程。以此展览为灵感衍生而来的“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诗歌朗诵会集结了宋怀强、丁建华、尚长荣、杨在葆、佟瑞欣、刘家祯、印海蓉、唐嫣等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他们为了同一个主题激越放声,把革命先辈和文艺工作者们在漫长岁月里创作诗作记录时代风云、挥洒笔墨抒发壮志豪情的恢弘历程再一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红色经典,还有更多艺术家将中华民族浩瀚的传统文化作为取之不竭的艺术灵感宝库,而其中不少优秀作品,深受国外艺术机构的欢迎。在本届艺术节的演出交易会上,舞蹈家杨丽萍的新作《春之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又具有独创性的改编,收获了50多个海外演出机构与艺术节的合作意向。灵感源于屈原《九歌》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谭盾新作《九歌·合唱协奏曲》 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将于明年首演,更同时被德国贝多芬周年协会、英国皇家爱乐协会相中。
  有人用西方的艺术形态来讲述东方故事,也有人引入西方艺术家,融入到东方古老的民乐中,讲了一段奇妙的“外滩故事”。由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国际艺术节共同委约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创作的民族音乐会《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 就是这样的一次尝鲜之举。这是上海民族乐团历史上第一次由外国作曲家进行一整台的音乐会创作,东西方音乐思维和语言在一个晚上强烈的碰撞,摩擦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跨界融合还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如今国内的艺术家最值得自豪与骄傲的自信与底气之源。

南头临时工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