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涪陵南沱镇:四季水果富农家

  记者 邹宇 实习生 傅黎黎

  说到涪陵,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榨菜”。而谈到涪陵南沱镇,水果便是它的一张名片,如今的南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之乡”。

  “来来来,又香又甜的龙眼,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9月7日,记者看到,睦和村公路两旁摆满了清早刚采摘的龙眼。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将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变为大力发展经济果林,南沱镇靠水果实现当地农民稳定增收致富。

  移民新村有了自己的致富经

  睦和村结合本村实际,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入手,将传统的农业种植转变为大力发展果林。

  睦和村是涪陵特色水果——优质龙眼之乡,具有悠久的龙眼种植历史。据南沱镇睦和村党委书记刘家奇介绍,睦和村于1998年开始着手做龙眼示范园,全村的传统农业逐渐转型为新型生态农业。该村通过构建村两委+专业合作社+果批协会+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使几者之间有机结合,有效地扩大了睦和村社会知名度。

  刘萍是睦和村人,她坐在路边,像其他村民一样正兜售新鲜的龙眼。

  十多年前,刘萍借着建设新农村的东风,种上了80棵左右龙眼树。

  “今年龙眼已经卖了4000多块了,每年光是龙眼能卖上万块钱,加上枇杷、柚子、柑橘这些,每年水果能挣四五万呢!”刘萍一脸满足地向记者介绍,她一个人在家守着果林,丈夫则在外面上班。“我在家可以一边管理果树,一边还可以带孩子,收入还不低哩!”

  目前,全村果园面积2200亩,四季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形成了春有枇杷、夏有荔枝、秋有龙眼、冬有脐橙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在睦和村,村民们不光种植果树,有的还办起了农家乐。该村一农家乐负责人介绍,采摘旺季时,仅农家乐每月的收益都会有两三万。据统计,该村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量6万余人次,收入120余万元。

  据刘家奇介绍,村支两委班子紧扣“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的“五子致富经”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引进人才技术,水果价格翻倍涨

  南沱镇是水果种植大镇,而柑橘品种主要以渝津橙为主,由于个头小,品质不高,造成销售价格低、农户收益少。

  如何让柑橘产业突破瓶颈期,这一直是南沱镇的难题。南沱镇党委、政府最终决定组织干部去奉节县学习柑橘种植技术。

  郑运平是奉节人,在当地是有名的奉节脐橙种植大户,他是第一批创办奉节脐橙公司的人。他来到南沱镇睦和村,先后流转土地500亩发展柑橘产业,对这里的渝津橙进行高换。

  “渝津橙品质低,一斤只能卖到几毛钱。现在的高换嫁接纽荷尔一斤能卖到五六块,还供不应求呢!”郑运平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将当地渝津橙经过高换嫁接,改良后的纽荷尔脐橙品质高,根本不愁销路。

  郑运平介绍,如果农户管理得当,每亩地产量可达5000斤,产值不低于2万元。目前,南沱镇、百胜镇、义和镇部分农户已经对老品种柑橘进行高换嫁接。

  据了解,睦和村高换嫁接纽荷尔等优质脐橙1250亩,年产量可达1850吨,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

  土地经营权入股,三赢唱响致富经

  涪陵区通过退耕还林和经济林建设,在长江沿岸种植两万多亩麻竹,防止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在保持水土、绿化三峡库区的同时,也让当地农户有了新的致富方式。

  李承洪是重庆三峡笋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也是土生土长的南沱人。他回到老家南沱,和这成片的竹林打起了交道。

  李承洪最先创办的是洪丽食品公司,大批量生产方便榨菜。在一次市场调研中,他发现人们对于健康诉求越来越大,榨菜具有一定局限性,而竹笋就很有前景。2013年,公司研发了一款名为“红油春笋”的产品,即在榨菜中加入竹笋。这款产品在市场上反响很好,赢得消费者普遍认可。

  “红油春笋”相比普遍榨菜,每吨产值提升4000元左右,这让李承洪看到了新的商机。

  起初,竹笋原料都是从广东进货,运费、成本较高。后来,李承洪去广东调研,他发现基地栽种的竹子和老家南沱漫山遍野的竹子是一个品种。随后,李承洪成立了重庆三峡笋业有限责任公司,逐渐将“增绿不增收”的麻竹林转变为生态经济林。

  李承洪介绍,麻竹具有高经济效益,竹笋具有高使用价值,每亩产值达3000元;竹叶可以作为粽叶,每亩产值达1200元,目前主要销往我国台湾、日本,竹子还可以造纸。此外,三峡笋业公司利用林下空间,采取两种模式。一方面,林下种植竹荪,每亩产值达6000元;另一方面,林下养殖土鸡,单价约25元每斤。

  “现在把竹林利用起来了,每年我能挣三四万,比出去打工轻松多了!”一名采笋工人兴奋地说,每年5月底到10月底,是采笋季节。平均每个工人一天能采500斤竹笋,一天能挣130元左右。其余月份,则是对竹林的管护,同样需要大量工人。“采笋的时候我们6点钟去采,采到10点钟。下午我就在家闭目养神了!”

  目前,公司以“现金入股”和南沱镇治坪村二社竹笋基地123户农户以“土地经营入股”合作成立竹泰笋业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并在合作社务工,直接进行保底分红,不承担经营风险。据了解,农户收益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保底分红(200元/年/亩)、盈余二次分红、务工收入。李承洪称,每年约40名务工人员,每个人年收入20000-24000元。

  “三峡笋”打造成继“涪陵榨菜”之后的又一张“世界名片。” 

深圳罗湖劳务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