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医疗风险危害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资历10年以下的医务人员和资历30年以上的医务人员造成的医疗不良事件比例一样;中级职称以下医务人员和3年以上高级职称医务人员造成不良事件的比例也较高。究其原因部分可能是经验不足和经验主义造成的。”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叶全富介绍了全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大数据。

    近日,全国卫计部门、医院和医疗行业管理者、医疗保险机构和卫生法律工作者等150多人汇聚在浙江大学,围绕医疗风险管理与控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展开研讨。

    中国医师协会终身名誉会长殷大奎说,目前国内医疗设备、诊疗技术和国际上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一些专科已经赶上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国际上普遍有较大的差距,“重技轻人”“重病轻人”,认病不认人的情况普遍存在,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如果把风险分成十个等级的话,最高等级就是爬8000米以上的雪山,这个风险大到要死人的。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疗集团中心主任陈海啸说:“医疗风险一点都不比登8000米以上雪山的风险低”。

    据第三方统计数据,美国、英国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在10%左右,加拿大、丹麦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在7%~9%之间。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的统计表明,医疗风险对患者的危害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

    叶全富介绍,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对2016年全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案例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在正常工作日的占76%,周六、周日占20.40%;发生在工作时间段的为61.90%,非正常工作时间38%。这些发生在不同场景的医疗不良事件,与周六、周日医疗资源配置的情况相关。

    在患者就诊疾病中,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容易引发医疗不良事件。在医疗服务环节,住院患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最多,紧随其后的是输液、药品治疗等环节。导致住院病人医疗不良事件高风险的是导管操作、脊柱护理、药物信息传递等,与对病人的观察、判断等问题相关。

    叶全富在主旨报告中说,危害程度大的医疗不良事件中由于药品引起的风险比较高。主要是使用药物、药物剂量等出现问题,以及药品调剂、分发环节的技术不规范。此外,心脏的介入治疗等方面造成的医疗不良事件比例也比较高。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在接受医疗服务的时候不允许出现任何风险,因为出了风险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部长李鲁在发言中说,医疗服务要对医疗风险“零容忍”。

    不过,据叶全富介绍,目前国内部分医疗机构的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医疗质量的管理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控制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已经成为部分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的严重障碍。

    “医疗风险管控不好的话,就可能出现更多的医疗不良事件。”叶全富建议,医疗机构要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上升为“一把手”工程,通过制定、完善、管理、控制体系,做好医院内部的管控工作,同时以信息化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指导,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医疗质量管控。

    与会的杭州卫计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我国既要研究在医疗风险管控领域国际先进的机制和技术,如代表医院服务和管理水平的JCI认证和按病种付费的DRGs管理制度;又要结合中国实际创新研究,如医联体或共享医疗风险管控技术,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来管控医疗风险;还可以开发设计医师责任险,含全科医生责任险、患者门诊险、手术意外险和居民健康险等,在“医”“患”之间通过第三方调节的机制,减少医疗风险,改善医患关系。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说,发生医疗不良事件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也是医院管理问题。对医疗风险的控制不仅涉及医学、技术本身,而且与医疗服务、安全、质量密切相关,控制好医疗风险才能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深圳福永劳务中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