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到底多少名贫困学生获得补助?“分贝筹”主办方请解释清楚

摘要:如若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每一次活动都会在广泛响应下出现漏洞和反转,无疑会让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受挫,进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参与度。

12月25日晚,深圳市民政局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宣布:“深圳市民政局调查组约谈了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责令其立即停止‘同一天生日’网络募捐活动,并要求向我局提交募捐活动情况报告、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协议及所有公开发布的文件资料。相关调查将继续进行。”
   

前几天,“分贝筹”“一元助TA改变命运”爱心活动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筹款活动很有创意:用户可寻找和自己生日相同的贫困学生,为其捐赠一元钱。但事情很快出现了反转,不少网友贴出的照片显示,同一张受助学生照片的名字和出生日期不同,甚至有贫困生出生在2009年2月29日。

 

针对来自公众的质疑,主办方发布回应称,“分贝筹”是由北京零分贝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联合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应用产品。活动在测试阶段被工作人员发到朋友圈后传播开来,出现了信息错误和界面不稳定的情况,就此向公众道歉。

 

今年8月笔者曾密切关注过另一场火爆的公益活动“一元购画”,令人惊讶的是,两次活动的发起方都有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的身影。稍做比较不难发现,“一元购画”和“分贝筹”这两个独立的公益项目,在活动的创意、效果甚至后续出现的瑕疵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今年8月,一元的低门槛参与,加上符合互联网推广的公益创意,使得“一元购画”活动在极短时间内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展示的36幅画总共募集到1502万元,捐款人数达到580万人。但很快就有质疑者提出,这些画作的作者并非主办方声称的“均为自闭症患者、脑瘫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智力障碍患者”,加上主办方支取了127万元的行政管理费用,使活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

 

当时笔者曾给爱佑未来算过一笔账,所谓的127万元,其实就是“爱佑未来”按照《慈善法》规定的上限,即“慈善组织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的标准,对善款1270万元(在使用说明公布时,主办方已经花掉了1500万元中的233万元)做了倒推,进行提取。

 

在这一次的“分贝筹”活动中,互联网的助力同样显现出高效的一面。截至12月24日中午“分贝筹”关闭捐款通道,已筹集善款2555898元,主办方宣布善款“将全部用于云南省镇雄县2130名贫困学生一年的生活补助”。

 

但恰恰是这2130名贫困生又令人生疑。按照活动发起方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辞,此次接受捐款的孩子都来自云南省镇雄县,总人数将近400人,而实际登上活动页面的共有366名孩子。

 

也就是说,按照中小学一学年的学费1200元计算,此次募集所需的资金为439200元。但截至23日下午1时半,该活动收到44万元的捐款金额时,主办方并没有停止捐款活动。直到24日中午,捐款金额达到2555898元时,主办方才在舆论质疑下将页面关闭,并声明所有资金将用于云南镇雄县的2130名贫困学生。2130这个数字,恰恰是善款总额除以1200之后的数字,作为一项公益活动,募资岂能如此随性?

 

无论是“一元购画”还是“分贝筹”,如果用募捐的速度和结果来衡量,无疑都是成功的。但在关乎活动本身的设置上,又都存在着硬伤。我们不禁要问,公益活动是否已经步入了“用创意吸引参与者、在公众关注中必然反转”的怪圈?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助力会不断提升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和便捷度,但如若在公众的参与过程中,每一次活动都会在广泛响应下出现漏洞和反转,无疑会让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受挫,进而影响到下一次的参与度。所以,想让公益保持持续的活力,活动本身必须令参与者感到满意,这是公益行业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栏目主编:封寿炎文字编辑:封寿炎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

盐田临时工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