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开馆至今迎客82万人次 外国朋友来得特别勤

  “我跟朋友说,上海这些年变化实在太大,可又没什么依据,现在我可找到地方了。”来自澳大利亚的白马克近日惊喜地发现,位于中山公园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正像一个时间隧道,其间展示的老照片和老物件,一下子带他穿越回十几年前、几年前的上海。“下次我要带朋友来这里看看,他们就能体会我说的这个巨大的变化了。”

  创建于2013年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展出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实物和100余件艺术品等相关展览品,介绍了从华阳路街道起步的“凝聚力工程”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当下在全市的探索创新,见证了上海以及长宁区这20多年来的巨大发展,每天都会有众多的团队和市民前来参观。“原本以为,我们的观众主要是感同身受的本地居民,没想到外国朋友也特别感兴趣。”长宁区外事办发现,访客中的老外也占一定比例,而且这些“洋面孔”还来得特别勤,有人带着家人和朋友多次来参观,了解申城市民生活的今昔变化。

  在《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前,来自哥伦比亚的约翰凝视良久。油画前摆着一口锈迹斑斑的大铁锅,还保留着配套的“钢精锅子”、汤勺和漏勺。这是当年居民们下寿面的大铁锅。“每次我和孩子讲,上海以前是什么样的,他们听了很茫然。”约翰来上海已有10多年,他对上海的变化感触特别深,“现在我就带他们到博物馆里来,用这些活生生的照片和实物告诉他们,原来上海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的。”他笑言,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已经成了他们了解近几年上海人民生活变迁历史的一个窗口。

  在博物馆的“应运而生”这一部分,不少老照片、视频及实物惟妙惟肖地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上海“百万职工大转岗”“百万居民大动迁”等场景。“有的场景我看见过,有些没看到过,觉得很过瘾。”新加坡籍的王煊熔来沪17年,亲身经历了上海这些年的变化。让她高兴的是,她在博物馆里不仅看到了环境的变迁,还读到了很多长宁居民的感人故事。“长宁这些年的变化,也有志愿者的奉献和功劳。我也是一名志愿者,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有的我都耳闻目睹过。我想自己还会再来几次。”

  从虹储小区复制来的“感恩石”,白马克站在边上兴奋地拍照留念。“博物馆里不仅有怀旧实物,更透着浓浓的人情味。”白马克说,他在上海搬了三次家,都是在长宁,“之前在哈密路,现在江苏路。我忘不了居委会,忘不了帮助我的叶老师。”他在博物馆还读到了一篇《解放日报》关于国际社区的报道,里面提到了他。“那还是5年前的事,往事历历在目。”

  白马克说,他在上海的生活得到了很多居委干部和居民的关心和帮助。他记得,程家桥街道的社区工作者会在每个节假日都做足功夫。中秋佳节,请他们尝月饼,一起遥想嫦娥奔月;端午节,请他们来包粽子、尝粽子;万圣节,让他们做南瓜灯过瘾;除夕夜更是难忘今宵,让他们和本地居民对春联、猜灯谜、包饺子……

  不仅有来自社区的温馨,还有服务窗口带给他的贴心。有一次他去窗口办签证,材料没带全,工作人员耐心地为他一遍遍核对,“哪些已经准备好了,哪些还需要补足,他拿着小纸条给我一个个做记录。虽然这是很小的事情,但让我从内心里感到很温暖,有一种被接纳感。”

  开馆至今,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累计接待境内外参观团队1800批次,参观总人次达到82万人次。“外国友人透过博物馆来了解长宁,了解上海,增进认同感,这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据介绍,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不仅是上海基层党建的展示窗口,还成了民间外交的阵地。一些国外社会团体在参观博物馆后,认为凝聚力工程是中国基层组织治理社会的极好样本。今后,该馆将不断升级各项服务,增加互动环节,让本地居民和外国友人更好地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

深圳桃源劳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