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好消息!吴昌硕纪念馆“居有定所”了

  坐落于浦东陆家嘴的吴昌硕纪念馆 /晨报记者 竺钢

    晨报记者 李芹

  最近一段时间,市政协常委、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张国恩的心情十分愉悦,因为今年年初市“两会”期间,他和百余名委员的联名提案得到了提案办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位于陆家嘴东路15号的吴昌硕纪念馆将继续落户陆家嘴不用再“搬家”了。
  说起来,也是因缘际会的一段佳话。吴昌硕与陈桂春是老友,90多年前,吴昌硕为支持陈桂春创办医院,多次在此处创作义卖筹款资助。没想到,纪念馆最终能安定于此。
  这两天,一场名为“海上吴门邀师友——吴昌硕师友书画艺术展”正在纪念馆内展出,张国恩在那里忙着与各路师友相聚,见证着大师风范的传承。

  百余委员情牵纪念馆去留

  今年1月18日,晨报就曾对此率先作过报道。当时正值市“两会”期间,张国恩除了参加各种会议安排外,还利用空闲时间穿梭在各个会议室外,征集委员们的签名,希望能为大师吴昌硕在上海安个“家”出点力。最终,有100多名市政协委员郑重在提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原来,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成立于1994年,当时馆址在浦东新区川沙镇。2010年遇上动迁,在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的关心下,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临时租借入驻陆家嘴东路15号陈桂春老宅,但租借合同于2016年12月31日到期。
  由于场地所有方对老宅另有安排,于是希望吴昌硕纪念馆能迁至他处。关心纪念馆去留的一批人都在四处寻觅,最终,浦东金桥伸出援手,愿意在红枫路一带给纪念馆提供场地。但张国恩认为,受制于一些客观条件,这处纪念馆可能无法满足展览和日常参观的各类需求。
  张国恩表示,吴昌硕是海派艺术文化的巨匠,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用自己的一生阐述了金、石、书、画、印的一体之理,并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成为海派开宗立派的巨擘。随着吴昌硕艺术在上海的崛起,海派书画也孕育而生。可是这些年来,其纪念馆却无法固定下来,场地一直都是东借西借。

  唯独吴昌硕“居无定所”

  事实上,早在去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文化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上海站主任陈海波就作为第一提案人,提交过建议尽快恢复上海吴昌硕故居的提案。
  吴昌硕名号“缶翁”,在上海,曾经有过“家家缶翁,户户昌硕”的画坛奇景。山西北路457弄12号是吴昌硕在上海的唯一居所。在这里,吴昌硕培养出齐白石、梅兰芳、沙孟海、潘天寿、刘海粟、王一亭等二十多位优秀的学生。因此,这处故居被艺术家敬称为艺术界的“黄埔军校”。
  虽然故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挂上了“上海市重点文护单位”牌子,但跟进性的修缮与保护还不到位,最终,在多名委员的呼吁之下,这一问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委员们认为,上海还没有一个与吴昌硕声望相匹配的纪念馆场所。其他晚辈的艺术名人馆,不但环境幽雅,且都是永久性固定场所,如刘海粟、陆俨少、韩天衡、程十发等,唯独吴昌硕老人“居无定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仍维持原租赁方式不变

  作为提案承办单位,上海市文物局和浦东新区政府对此都高度重视。张国恩告诉记者,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曾多次通过电话或者上门走访的形式向其了解相关情况。
  浦东新区表示,自搬迁到陆家嘴地区,吴昌硕纪念馆一直积极弘扬吴昌硕艺术及海派文化艺术,已成为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窗口,为浦东的文化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租期已过多时,场地所有方曾多次表示要收回老宅、改做他用。经反复沟通,目前商定,仍维持原租赁方式不变。
  下一步,将继续把陈桂春老宅用于吴昌硕纪念馆的建设,通过开门办馆,盘活资源,进一步提升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文化的影响力。

  吴昌硕师友书画艺术展
  市民可免费近距离欣赏

  “海上吴门邀师友——吴昌硕师友书画艺术展”已在浦东新区吴昌硕纪念馆开展,直至9月10日,市民可免费参观。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吴越告诉记者,本次展览除向公众展出20幅吴昌硕的手迹墨宝外,还有40余幅吴昌硕师友的书画真迹。
  吴越特别介绍了118cm 长的画作《缶翁肖像图轴》,任伯年作竹,王一亭作吴昌硕像,吴昌硕题跋,由三人共同创作完成,集三位海派大师的精湛笔墨于一庐,堪称难得一见的绝品。

梅沙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