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当铆工35年,我为一线工人‘代言’”——代表刘加军的“匠心”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记者姜琳、丁小溪)西装革履、儒雅谦和。见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能建北京设备公司磨机事业部金属结构厂铆工二班班长刘加军,第一眼很难将他和在车间摸爬滚打、手握铁锤和焊***的一线工人联系在一起。

  从一名普通“蓝领”到一位“工匠”级技师,刘加军干铆工已整整35个年头。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他一双敏锐的眼睛。轻轻一瞄,就能看出尺寸毫厘的差池。

  “我来自一线,为工人‘代言’。”刘加军深感责任重大。

  被誉为“铁裁缝”的铆工,要按照设计在钢材上画线、切割、组装,把钢板、钢管“缝”成电力建设用的设备产品。其精度要求非常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废件。因此铆工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专心和耐心。

  刘加军说,自己总要求每一道工序高质量完成,追求产品尺寸零误差。可能正是这种工作态度,让他练就了高超技艺,赢得了尊重。

  2014年,刘加军的团队接到美国一家公司旋转分离器的生产任务。由于外壳形状“天圆地方”,找了许多国家都表示造不出来、没有生产过。

  “这种复杂的‘异性构件’,机器是肯定做不出来的。我只能设计了胎具,用手工进行24道线的压制。”刘加军告诉记者,反复试验后,最终拿出了成品。对方监造非常吃惊,连连称赞“中国工人技术真高真好”。

  “我当时内心真的倍感自豪。”刘加军说,“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希望广大青年人树立‘当工人光荣’和‘做蓝领骄傲’的观念。”

  近年来,刘加军所在的中国能建深入实施“岗位成才在一线”行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集团组建时比,高级技师人数增长了42%。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令我印象最深。” 刘加军说,精准的尺寸控制是制造出高质量产品的先决条件。小到几米甚至几厘米的零部件,也是铆工技术含量最高、最能体现工匠精神的地方。

  “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保障收入的同时,出台更多政策提高蓝领工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刘加军坦言,跟他一同从技校毕业的同学有40多人,坚持到现在从事铆工的只有四位。应该想办法留住更多技术人才。

深圳坪山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