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中纪委机关刊:调研需警惕趁机揩油嘚瑟摆谱等问题

  来源:梁小丽 田贵安/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重视、善于调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科学决策、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各地调查研究的氛围日益浓厚,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应付了事——走秀式调研。身到心不到,把调研当戏码,热衷于形式,无问于结果。有的地方刻意打造精品路线,“专业演员”“酱油观众”各就各位,什么地方说什么话,早已排练妥当、驾轻就熟;有的搞验证式调研,先预设结论,哪儿符合取向就去哪儿找实例验证,面对真实情况,合结论的就高调认同,不合结论的就选择性失明;有的调研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只看“前庭花”不管“后院渣”,专注摆“pose”、注重抓镜头,甚至搞出悬浮照,表明“到此一游”。

  趁机揩油——功利性调研。对待调查研究十分积极、主动,但动机不纯,想的不是了解真实情况,而是琢磨着如何能够“为我所用”。有的热衷邀请式调研,请专家、媒体好吃好喝走一趟,说几句好话,再请“***手”炮制重磅力作,鼓吹这是“xx实践”,哗众取宠造效应,捞取政治资本;有的热衷“站台”式调研,专程到某地为朋友吆喝,或为争取更多政策倾斜,或是彰显亲密关系,维护“朋友圈”;有的则惦记着旅游式调研,哪里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就去哪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工作反倒成了陪衬,如山东省东平县政协原副主席赵永恕带队赴安徽、江西考察精准扶贫工作,却多数时间到景点参观旅游,对扶贫工作仅在就餐期间与接待方进行简单交流。

  嘚瑟摆谱——居高临下式调研。高高在上,动辄发号施令,嘚瑟显摆,忘了自己是讨教者、问计人。有的下车伊始就秀观点、谈措施,夸夸其谈,显示自己是“专家型领导”;有的官腔重、派头足,前呼后拥,层层陪同,搞“彗星式”调研;有的挑三拣四,只去亮点多、曝光度高的点,不去发展差、矛盾多的地方,据报道,中部某县有个“被调研明星乡”一年接待500多批次,而问题成堆、群众意见大的地方鲜有问津;还有的就算到地方也沉不到一线,只在冬暖夏凉的会议室听听记记,不愿坐坐百姓家的小板凳,听听群众的心里话。

  不懂不会——稀里糊涂式调研。头脑不清晰,盲目无序,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有的问题不清,不知道为什么去、去了干什么,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阵糊弄;有的缺乏“深知深觉”敏感性,不能从寻常中看出不寻常、发现别人未发现问题,逛了一圈,看了一路,却一无所获;有的片面理解调研就是乘着飞机飞、坐着火车去,而对电话了解、调阅材料、读书学习等渠道不屑一顾,手段单一,效果不彰;有的探索创新不够,习惯于座谈、蹲点走访,习惯作定性分析,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分析不感冒,调研欠缺科学性;还有的不善于梳理归纳,笔记写几十页,但报告只堆砌素材,没有分析归纳,看得人云里雾里、不明就里。

  有始无终——烂尾式调研。有调查无研究、有研究无措施、有措施无实施、有实施无效果。有的问题不梳理、经验不推广、对策不论证、成果不转化,不写报告、不入讲话、不进制度,没有“后半篇”;有的缺乏思考,既提炼不出问题,也提不出针对性的措施,最后“万能对策”交差,调研了等于没调研;有的回避矛盾绕道走,看到问题却不深挖原因,不研究措施,仅在材料上画个圈、批个“已阅”,便杳无音信,如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就曾“深入嘉峪关、张掖两市,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进行明察暗访”,调研是做了,污染却是照旧;有的风风火火转一圈就拍脑袋做决策、推工作,政策措施的药不对“症”,甚至引发重大争议,如万庆良主政广州时就在山顶开挖大湖、山地建百米大道,任性铺摊子上项目,留下许多后遗症。

  调研中的这些问题,表面看来,原因在于对调查研究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调研方法掌握不够,但归根到底是党性不强、宗旨观念淡漠所致。有的党员干部自以为是,认为权力就是能力、资历就是水平,觉得自己闭着眼睛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不需要调查研究;有的内心看不起群众,不屑于向群众请教,不愿意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有的群众感情冷漠,不愿意了解群众所盼所思所求,没有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群众身边问题的热情与动力。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不重视调查研究,理论脱节实践,工作就难以正确推进;党群干群融合不畅,丢掉联系和依靠群众的“衣钵”,就会失掉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调查研究的传家宝切记不能丢!

 

责任编辑:张迪

劳务外包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