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闽台各有一个大岞村,如今都是他的“原乡”




1988年,张细山回乡探亲时,与亲人合影。(张细山 供图)

离家:回不去的故乡

“爹、娘,儿子回家了,又回来看你们来了!”惠安县崇武镇大岞村,张细山跪在父母的牌位前,泪如雨下。此情此景,一如30年前初次返乡时那样……

今年83岁的台湾老兵张细山,是地地道道的惠安大岞村人,全家靠打渔贩鱼为生。1951年春,年仅17岁的张细山像往常一样出海打渔,同船的还有本村其他16名渔民,不料刚要撒网捕鱼,却在海上碰到了国民党部队,整船人全都被抓壮丁去了台湾。

到台湾后,张细山被强征入伍,当了11年兵,扛过***、打过仗、流过血,他说这些都不可怕,他最担心的是“再也回不了家”。退伍后,张细山和同乡定居在基隆市三沙湾一带,从事捕鱼、补网、行船等行业,为了纪念祖籍地,让后代永远铭记住自己的根,他们商议仍用家乡大岞村来称呼这个新聚落。

在基隆中船路112巷,走过长长的阶梯和弯曲的道路,有一栋两层的红色宫庙。张细山回忆道,当年刚到台湾时,同村的村民一起出海捕鱼,隔三岔五小聚,乡情乡谊不断延续。秉持着家乡的传统观念,他们还立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家每个月省出一笔钱,存进公共账户以备公用。1980年,村民用这笔钱买下了一所房子,立为宫庙,将一尊从祖地带来的妈祖神像迎进来奉祀。1993年,村民又集资重修宫庙,取名大岞东宫,其中一楼供讨渔回来的乡亲叙情谊、短暂休息,二楼供奉妈祖。宫庙落成后,每年农历三月廿三举行仪式祭拜妈祖,第二日则为同乡聚餐日。“我们把家乡祖庙的香火带过来,开庙分炉,取名大岞东宫。因为想家,这里便成了大岞移民的精神信仰,想家了就会来庙里拜拜。”

1987年,台湾一群大陆籍老兵凭着决绝的信念,成立了推动返乡探亲的组织。当年10月,台湾当局迫于压力宣布开放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两岸交流之门由此打开。离家数十载的游子终于可以回家了,张细山激动得哭了一整夜……


2015年6月16日第七届海峡论坛"大岞同名村,心连心"恳亲联谊活动期间,作为台湾基隆大岞村村长的张细山和大家一起到惠安女民俗风情园参观。

回家:团圆是最大的幸福

1988年3月12日,两岸开放没多久,张细山带着妻子苏碧英回到家乡祭祖。当时,父母早已不在人世,白发苍苍的张细山在母亲坟前嚎啕大哭,他拿出从台湾带回来的凤梨和香、纸,放在墓台上,再把一捧台湾泥土洒在坟上,扑通一声跪倒在墓碑前,许久才抬起头来。

 这一幕,张细山的弟弟张法山永远不会忘记,他把那一天的日子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张法山说,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家里人才知道张细山还活在人世,因为收到了一封不同寻常的信,这封信正是张细山从新加坡寄来。“我是张细山,我现在还活着,在台湾一切平安……”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张法山仍难言激动。他说,读到来信时,全家人哭成了一团。

从此以后,盼张细山回家,成了全家人的期盼,一年又一年。1983年4月,早在台当局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之前,由于思乡情切,张细山就偷偷带着10多名村民,以旅游的名义,从菲律宾绕道香港,再从香港坐船到厦门,千里迢迢回到了大岞村。

“还没进村,我在路上碰到了四弟张金山,我被抓那年他才8岁,没想到再见时他已是不惑之年,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来。相认后,我们俩就在路边抱头大哭起来,一直哭一直哭。”张细山回家的消息,让整个惠安城轰动了,十里八乡的人纷纷赶过来,托他打听在台湾的亲人。

回家祭祖,和亲人团圆,两岸开放探亲后,这件事就成了张细山每年雷打不动的首要大事,30年从未间断。 每次回到“原乡”,张细山都会去出生的旧房子看看,去以前常去的海边逛逛,去儿时的玩伴家串门聊天,离开时还会带上小时候最爱吃的地瓜粉、花生酥等家乡特产。“一回到台湾,就会想家,想家乡的味道。”

圆了回家梦的张细山,虽说比谁都开心,可心里始终还放着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带儿孙回来认祖归宗。去年春节,张细山带着18名家族成员回大岞村认祖、过年,这是家族全员第一次集体回乡寻根谒祖,其中还包括他的6个孙子孙女、2个外孙女。在大岞村,两岸亲人欢聚一堂,一起“围炉”吃年夜饭,一起体验年俗“跳火群”,一起拜妈祖庙,一起扫祠堂祭先祖,幸福团圆的过年氛围,让儿孙们开心不已,闹着要年年回来。

“两岸血脉亲情的联系要代代延续下去,这是寻根,也是传承。”张细山反复叮嘱孙辈说,团圆是这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人要懂得饮水思源,离家再远,都不能丢根忘本,要永远记住这里是自己的“根”。


福建大岞港内,惠安女在补渔网。

招渔工:土亲人更亲

  “欲与台湾通,大岞好舵工,舵牙把得正,不怕当头风。乡亲多情意,万事可通融,君汝须在意,生意日兴隆。”在台湾基隆,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则俗语,故事的主角是惠安大岞渔工。张细山说,整个闽台渔工劳务合作的故事,都要从“大岞渔工”说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城市和经济的蓬勃发展,台湾逐渐跻身“亚洲四小龙”,当年聚集在一起的大岞移民,也陆续转移到岛内各个城市打拼,凭着吃苦耐劳和踏实肯干,日子越来越红火。张细山也靠一手行船打渔的好手艺,闯出了一番名堂,成立了自己的渔业公司,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公司已经有10多条大型拖网渔船。

“上世纪80年代,惠安大岞村还十分贫穷、荒凉,急待改变落后面貌。那时候我每次回家既开心又痛心,看着家乡依然贫穷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开始萌生帮家乡人做些事的想法。”张细山下定决心要尽其所能带动家乡人一起富起来,改变大岞村闭塞落后的现状。

当时,台湾远洋渔业迅速发展,急需大量渔船捕捞作业工,而台湾本岛劳动力资源有限,这让张细山看到了机遇。1988年,他冒着被台当局处罚的风险,与惠安有关方面商洽开展惠台海上渔工劳务合作事项。当年底,张细山的渔船台轮“鸿临33号”停靠崇武港,从大岞村接走了福建省第一批渔业劳务30人,这是两岸开放后大陆首次向台湾输出渔工。

“大岞渔民长期靠海为生,被雇佣的渔工诚实勤劳、技术高超、经验丰富,且双方语言相通,因此很受台湾渔轮的欢迎。”张细山称,当时台湾渔船都把能雇用大岞渔民看成是最有彩头的事,有歌曾赞道“大岞好舵公,舵手一抱定,不怕石龙风”。

上世纪八十年代,惠安大岞村的经济结构还比较单一,年轻人就业困难,闽台渔工劳务合作为当地渔民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如今,大岞村对台劳务输出少了,但两地交流交往却愈加频繁,村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从落后的渔业村,建设成一个集海洋产业、旅游产业、石雕产业为一体的新渔村。这份成就的背后,不知融进了张细山的多少心血和汗水。 “鸡笼儿女唱渔歌,大岞山头击楫和。等是浮家沧浪水,共沾雨露同风波。”在台湾基隆(旧名“鸡笼”)一带,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当地老人几乎人人会哼唱,张细山也不例外。他说,歌谣唱的是同根情,表达的是乡思乡谊,几十年来,两岸之间虽然隔着一湾海峡,却始终无法阻挡乡亲们交流往来的步伐。

如今,张细山与爱人苏碧英相濡以沫半个世纪,共育有三子一女,且已三代同堂,一家人可谓其乐融融。在张细山的客厅里,有一个小木盒,里面存放的物件,夫妻俩视若珍宝。打开盒子,里面装着十几张会议证件。原来,由于念土恋乡,这些年张细山成了海峡论坛的“常客”,这些证件就是历届海峡论坛的嘉宾证。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今天的大岞村内,有一条看似平常的街道,名为“台湾街”,街上有约100户村民,家家都有台湾亲戚。走在“台湾街”上,张细山思绪万千,动情地说:“亲不亲,故乡土,土亲人更亲。大岞村给了我生命,这里有我的根,我能做的就是回家,报答这片土地对我的养育之恩。”(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日月谈)

责编:宗哲、

深圳桃源人力资源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