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近十年全国每年超百座城市受淹专家:韧性城市或可破解“城市看海”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许雯)每年雨季“城市看海”的画面总是反复出现,几成常态。在今日(12月22日)举行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韧性城市建设城市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据统计,2006年以来,全国每年受淹城市都在百座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暴雨内涝形成的。

  从地震、洪涝到空气污染、垃圾围城,城市化带来人口聚集的同时,面临的灾害风险日益加大,“城市看海”只是其中的缩影。“城市人员、财产等承灾体集中,城市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影响深度也会加大。”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郭小东在论坛发言中指出。

  “城市聚集了人口与资产,也聚集了风险。”上海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温家洪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现代城市作为自然过程、经济与社会活动密切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又是压力和灾害风险高度集中地,“2006年以来,全国每年受淹城市都在百座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暴雨内涝形成的。”

  此种情况下,提高城市韧性被与会专家视为解决之道。郭小东认为,与“授人以鱼”的传统防灾减灾有所不同,提高城市韧性是“授人以渔”的长期安全保障。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韧性,就是灾害发生后城市能够尽快恢复原来的功能。过去是要求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最低,现在还要求城市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原来的状态。

  在此前中国社科院、国家气象局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7)》中,韧性城市也一再被提及。报告评估了暴雨灾害下的“城市韧性”,其中,北京在中国直辖市、省会城市暴雨韧性指数排名中居第一位。

  “城市对未来的灾难有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灾难来临时城市有承受灾难打击的能力,灾难结束后可以很快、高效地恢复,整个过程中城市功能保持稳定。”在温家洪看来,韧性城市应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转型发展的能力,可以适应不利的条件,而且可以在不利的条件下尽快恢复和发展。

  更为重要的,郭小东认为,韧性城市强调政府、公众的共同参与,过去防灾、减灾由政府包办,而韧性城市强调公众、NGO以及保险组织的参与。郭小东告诉记者,以城市内涝为例,普通的社区居民对社区最熟悉,假如将来发生灾害,社区最危险的点在哪,居民最清楚,让他们有发言的话语权可以最快发现问题。而灾后重建中如果有公众参与,可以让城市更迅速地恢复原状,因为他们知道采取什么措施是最合理的。

编辑:吴娇颖 李丰 校对:陆爱英

深圳平湖人力资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