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街头织女孙秀华,编织一家人的未来

    天色渐暗,街灯渐起。太平南路,浦发银行与太平商场之间的巷子口,总有一个沧桑的身影,会从小板凳上站起来,拍拍身上,再弯下腰去收拾地上几个装满衣服的袋子。
  那便是已有13年工龄的街头织女,孙秀华。她肤色偏黑,眼角有深深的皱纹,头发中夹杂了少许银丝,眼神却显得格外明亮淳朴。
  “我在这儿做织补十几年了,老主顾们都习惯了我的存在,我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孙秀华笑着说。

  走出农村
  在南京街头做织女

  2003年春天,刚满36岁的孙秀华,和五妹一起来到南京。
  那时候五妹大学毕业,准备在南京找工作。看到姐姐家里穷困潦倒,心疼地说,“姐,跟我到南京去吧,咱给人打工,怎么也比呆在家里强!”
  就这样,两人来到了南京,相依为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秀华看到街头有人做织补,她受到启发——以前在老家,家里穷孩子多,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可是孙秀华最擅长的!
  孙秀华也想做织补,但担心手艺生疏,她开始在家里拿旧衣服练手,苦练了一个月后,又找回了原来的织补手艺。
  2004年冬天,在太平商场东门外,一个小板凳,一块写着“织补”的硬纸牌,一个布包,孙秀华开始了她的织补生涯……
  孙秀华告诉记者,自己第一天摆摊,直到傍晚才有个大爷来补大衣。“我用了整整一天来做第一单生意,也挣得了我平生第一笔织补收入——10元钱。”
  刚开始好多顾客尝试着拿旧衣物给她补,一次补好了,有了信任感,就介绍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就这样,生意慢慢好起来了,孙秀华每天都能接七八件活,有时候一天收入上百元。为了多接点活,孙秀华每天早出晚归,有时顾客要得急,晚上还得加班加点地做,经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
  孙秀华说,这种活虽然不耗费体力,但连续埋头几个小时后,一抬头什么都看不见了。
  记者了解到,附近织补的价格都一样,但是每个人的手艺不一样,所以收费多少也会有点差别。“我们也是靠技术吃饭的!”孙秀华有些骄傲地说。

  自食其力后
  把姊妹都带出农村

  孙秀华很开心,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
  一年后,她把儿子从老家接到了南京上学,并让丈夫也跟了过来,找了一份体力活。虽然辛苦,但一家三口总算在一起了,而且每个月都能存上一笔小钱,日子有了盼头,比起在农村的生活不知强了多少倍。
  “农村太穷了,兄弟姐妹中只要有一个人生活好了,全家人就有了指望,一个带一个出来,相互帮忙,就都好起来了。”孙秀华说。
  2007年,四妹妹也跟着她来到了南京,跟着她学做织补。她手把手地教,等妹妹学会了,姐妹俩一起来来去去,每天接了活以后,一人分一半,一边干活,一边说说笑笑。
  四妹安顿下来后,最小的弟弟,学了汽车修理的技术,也来到南京,开了自己的修理店。
  然后是大姐,也来投奔他们了。大姐做煎饼生意,就在距离织补“据点”不远的八一医院门前,推着小吃车进行正规经营。
  每天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怕错过了客户,孙秀华留守,四妹一路小跑着到大姐那边,拿上两个煎饼再跑回来,这就是她们的中午饭。
  孙秀华对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
  今年7月,儿子从职校毕业后,自己找到了工作,每个月可以向她上缴工资了,虽然不多,但她和丈夫也感到很开心。
  迄今为止,老孙家除了2个哥姐留守老家,其他6个姊妹都在南京落下脚来。
  “看孩子的意思,是不想回老家了,以前想着,如果一家人共同努力,将来买个房子还是有可能的!”孙秀华笑着说。
  常年埋头坐在路口,冬天风吹夏天日晒,今年50岁的孙秀华显得比同龄人要老一些,尤其是一双手更是“写”满了辛劳。
  “干我们这行的,长年都在外面,皮肤什么的肯定都不好。一年中冬天最难受,在外面一坐就是一天,不能到处走动,由于要动针线,手一直得露在外面。”
  本报记者 董洁

深圳南头人力资源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