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陕西“智慧气象” 每个人都是一座微型气象站


周末打算郊游,你会习惯性的看看天气预报吧?下周去外地出差,你也会立即搜索一下那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吧?气象这个词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你知道吗?刚刚开始有天气预报的时候,那些气象的数据都是靠人工观测、电话传输这些最原始的手段来实现的。现如今,气象部门通过无人机、卫星、雷达等先进设备实时监测气象数据,可以得到精细度为6分钟内、3公里内的天气预报。

就像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李社宏所说,智慧气象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座微型气象站,你积极参与气象活动,分享气象数据,也会换来更精准、更贴心的气象服务。

市民感受 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

“前几年,我一听天气预报说要下雨,我就赶紧洗车,准没错,大家都开玩笑说,如果天气预报说下雨,肯定下不了。”市民万先生笑着回忆说,几年前,天气预报经常不准,大家对天气预报的信任度不高。

但是这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甚至连时段都预报的很到位。“举例来说,今年那场大暴雪下之前,天气一直晴的好好的,气象部门已经提前三四天发布预报,说西安要下大暴雪,但市民们都不相信,直到暴雪真的来了,大家上班都成了问题,才后悔没有提前根据预报错好准备。”万先生说,“现在我要洗车,还是提前看天气预报,如果预报说下雨,我绝对不洗。我深刻感觉到,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

2018年气象日主题 智慧气象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这一国际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的生效。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主题,世界气象组织的各成员国,每年这天都要根据当年的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向人们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2018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智慧气象。

智慧气象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

智慧气象 和你我他都有关系

听起来,智慧气象是一个特别抽象的词语,名词解释也很不接地气。那么,你看看以下一些例子,就会对智慧气象理解得更深刻了。

一个人坐飞机出差,如果气象服务供给方能迅速感知他去哪里、乘坐哪个航班,就能将所经空域可能会遇到的湍流、目的地天气预报、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等信息推送给他,这样的气象服务就有了“智慧”。更进一步,未来时代气象服务加载于自动驾驶系统,气象数据与起点终点、行驶路线、车辆状况、乘坐人习惯等大数据结合起来,致力于为每一位驾乘者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体验,必将呈现出全新的智慧气象。

如气象部门能敏锐感知到灾害性天气将要来临,滚动做出基于影响的天气预报和风险提示,提醒决策者动态调度各种资源,精准地将预警信息和建议发送给可能受灾区域的政府、部门、公众,并把灾害影响和有关需求及时补充反馈到气象系统,以便提升后续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协同性,这样的防灾减灾管理也就有了“智慧”。

智慧气象不是单纯的气象业务问题,而是包括智慧业务、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在内的整体智慧;智慧气象更不是封闭的自成体系的内部发展问题,而是与经济社会系统、人们生产生活及其他“智慧”的深度融合。


气象工作者的“那些年”

“我们陕西是从1954年开始有气象记录的。”陕西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副处长郭江峰说,过去,气象监测主要以人工观测为主,全省地面观测站点仅为一县一个,一天开展3到24次观测,观测数据通过电话进行传输。天气雷达观测站数量少,无法覆盖全省,气象卫星监测多依赖国外气象卫星。

说到过去的艰苦的观测条件,就不得不说华山气象观测站。作为陕西省唯一的高山气象站,华山气象站就建立在海拔2000多米的华山西峰之上。在这里,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每年频繁出现极端雷电、大风和大雾天,积雪时间最长可达5个月。从1952年建站至今,华山气象站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实时气象数据和天气实况,同时还为航空及华山景区及时提供气象服务。华山气象站站长于进江1993年进站工作,他说,一开始来上班时,上山要靠步行,一爬就是六七个小时,点着煤油灯观测数据。

依靠人工观测的年代,数据会出现误差,因为人对数据的读取往往不是很精准,电话传输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误差,提供的数据都不能保证准确,精准的天气预报更是困难。

陕西的智慧气象

不过,这几年来,我省的气象越来越“智慧”了。

先说说气象监测吧。我们平时从天气预报里看到的温度、适度、气压、风、降水、能见度等等,都是气象监测所要关注的元素。

郭江峰介绍说,近年来,我省着力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监测的要素种类、自动化水平、时空密度和数据传输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目前,绝大多数气象要素已实现仪器自动采集传输。

目前,我省有1600多个自动气象监测站,覆盖了全省所有的乡镇,数据采集传输达到每5分钟一次。

8部多普勒天气雷达,2部局地警戒雷达,覆盖全省,实时监测云层强弱分布和移动速度。

4部探空雷达和2部风廓线雷达对高空气象要素进行监测。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去年发射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综合探测能力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省建有风云三号、四号卫星数据地面直收站,实时接收卫星监测数据。另外还针对专业气象服务需求,开展土壤水分、闪电定位、大气电场、大气成分等气象监测。

华山气象站站长于进江说,实现了自动化监测后,华山站不用再像过去那样顶着风雪手动记录数据了。

精准预报背后 是智慧气象在发挥作用

还记得2017年夏天的极端高温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侯建忠说,2017年7月27日,陕南山区旬阳站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4.7℃,来自陕西省气象台7月25日8时的天气预报显示,预测旬阳27日的最高温会达到44.8℃。这也就意味着,早在48小时之前,天气预报几乎毫无误差地预报准确了这次高温天气。

除了这次高温,天气预报还提前准确预报了2017年7月榆林的暴雨,2016年9月关中暴雨天气,2018年年初西安的暴雪。为啥预报越来越准了?侯建忠表示,这得益于陕西省精细化预报的运行。

在省气象台的业务平台上,侯建忠在一台拥有4个屏幕的计算机上忙碌着,他说,这就是收集气象数据、并且根据数据计算天气预报的专业系统。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依赖于这些高精尖气象技术的硬件的保障,同时,和气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息息相关的。

“陕西省精细化预报是从2016年初试运行的,2017年7月实行业务化运行,目前大家看到个地市的温度预报,都是直接来自于陕西省精细化预报。”侯建忠说,精细化预报又叫陕西省智能网格预报,它把我省分为14万个网格,使得预报精细度大大提升。

“目前,我们可以实现空间分辨率3公里、时间分辨率为0-48小时内达1小时、48-240小时内达3小时、临近网格预报最细为6分钟。”侯建忠说,通俗地说,现在的预报技术很精准,你在一个地方,可以看到方圆3公里以内,20天左右都天气走向,也能了解未来三小时、未来一小时、甚至未来6分钟的天气预报。


微博活跃的“气象君”原来是个大美女

还记得“西毒偶要疯”吗?没错,这是“陕西气象”官方微博给自己取的艺名。

2016年12月,陕西持续发布雾霾预警天数已到达10天,“连续第10天发布霾预警,是时候起个艺名了,就叫’西毒’偶要风吧……”12月16日20时许,陕西省气象局官方微博@陕西气象发布了一条有关雾霾的这样一篇博文。华商报记者留意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气象君”耍贫嘴了。对于“气象君”如此诙谐幽默的语言,网友纷纷点赞,说@陕西气象改变了以往板起脸报天气的传统,而是走贴近市民的路子,要成为微博界的“网红”。

日前,华商报记者来到陕西省气象局 ,见到了@陕西气象,原来,天天在微博上耍贫嘴的气象君是个大美女。

“其实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有这个团队有9个小编,轮流上班,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每天保证原创微博不少于6条,转发不少于5条。除此之外,还要负责陕西气象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制作。现在我们微博的粉丝有68万人,微信有1.3万,我们每天都在第一时间把天气的情况实时推送给我们的粉丝们。”省气象局公众气象服务中心的小编彭欣说道。

正如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副处长陈力所说,在智慧气象的时代,天气预报的传播也变得智慧、时尚起来,原本只能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电话等传统方式传播的天气预报,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手机客户端,零距离传播给受众。灾害性天气来临前,互联网+的方式让预报变得更加智慧。

未来 你可以定制属于自己的天气预报

在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李社宏看来,智慧气象,包括5个层面的意思:智能的感知,精准的预测,普惠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持续的创新。

那么,智慧气象的未来在哪里呢?

李社宏说,智慧让气象充满无限可能。它让老百姓可以获得更加精细、体贴的气象服务。这就要依靠硬科技,比如气象卫星、无人机、雷达等高精尖设备。还有一些可穿戴的设备,可以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座微型气象站。

同时,智慧气象也代表了一种开放、共享的理念。你给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数据,会作为大数据进入气象数据库,随后提供给你更精准的预报。

智慧气象还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未来的智慧气象是什么样?是可以制作某个区域精准天气预报的同时,还能通过你个性化的需求、你的工作、你的行程,制作出专属于你的私人定制天气预报。

而这些,还不是智慧气象最终的目标。

每个人都是一座气象站

有关注气象的小伙伴会问:我每天关注天气预报,可是,我能参与气象吗?

答案是肯定的。

陕西省气象局副局长李社宏说,在智慧气象的当下,人人都是一座微型气象站。

“不管你在城市的哪一个角落,或者你在山里,在海边,你都可以感知你身边的天气,你可以观察你所处的地方的天气,晴朗或是下雨,打雷或是闪电;或者发生了什么暴雨、冰雹、大雪等突变的天气;温度多高,风力多大……把这些信息传播出去,可以发微博,也可以发朋友圈,气象部门会主动收集这些气象信息,再通过专业的计算,发布更精准的天气预报,让更多人得到受益。”

李社宏说,智慧气象,也是让每个微型气象站和气象部门互动起来,智慧气象在路上,会因为每一个参与者,走得更远。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文 陈团结/图

南头临时工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