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对手机资费存疑请与我们联系 本报今推“找坑降费”维权大行动


    绘图 沈江江


    尽管政府部门三令五申督促运营商提速降费,然而移动通讯商的收费套路依然五花八门,消费者“雾里看花”之余不由感慨,看上去美丽的各式套餐、包月、减免……暗藏的“坑”却着实不少,真正明明白白消费,并不容易。为此,本报今起推出“找坑降费”手机消费维权大行动,带您明明白白消费。

    市民遭遇

    “被开通”套餐数月不知情

    今年“3·15”期间,本报收到不少涉及手机资费的咨询和投诉。其中有不少读者反映,常常稍不留神就落入运营商的“温柔陷阱”。“不久前发现自己的手机上多了一个活动套餐,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办理的,后来一查,发现竟然在去年11月就‘被开通’了。”一位市民称,自己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被扣了好几个月的“活动费用”。

    另一位市民来电称,自己办理宽带的时候也遭遇过运营商乱收费的情况。“当初到这家办的时候就是冲着比别家便宜,结果表面便宜,背地里却埋了不少其他费用。”

    而这种莫名被扣费的情况似乎并非个案。近年来,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手机所占据,每个月的话费账单也在不断增长。这些费用中,不乏运营商在手机业务收费方面暗藏猫腻所致。有市民担心,自己可能一直在为手机交一些不必要的钱,却到现在还毫不知情。

    “说实话,如果一个月话费突然多出了几百块,可能立刻会警觉,但如果只有十几二十块,还真的不会太在意。”有市民表示,现在往往一个家庭用一个通讯资费套餐,里面包含的服务项目本来就很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多扣钱还真的不太容易发觉,这在客观上增加了“被消费”的风险。

    本报策划

    对手机资费存疑请与我们联系

    记者整理发现,涉及手机资费的消费陷阱主要有四种。

    陷阱一:短期促销博眼球,优惠期结束后资费价格反弹大;陷阱二:莫名开通增值业务、流量包等,退订手续繁琐;陷阱三:新老用户差别大,老用户无法享受不限量优惠;陷阱四:优惠坑点多,协议绑定多。

    如何识别手机消费过程中的“坑”,真正享受到运营商降费的福利,而不会被重复收费、捆绑收费、“暗门”收费?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找坑降费”手机消费维权大行动,带您明明白白消费。

    首先,如果您对自己的手机资费有所怀疑,担心其中有不明收费,又对如何查清情况无从下手,可以拨打本报活动热线(0514)82931213,告知您的手机号码;或者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扬州晚报”,将您的手机号码发给值班小编,我们会请专业人士帮您检查您的资费清单,还您个“明白”,并对您的适用资费提出合理化建议。

    其次,如果您曾遭遇过手机资费陷阱,也可以与我们联系,向我们讲述您曾遭遇过的故事,以供我们告诉更多的人,以引起警觉。

    最后,如果您在此前本来就是一位省费达人,对于识别各种消费陷阱早就练就了火眼金睛,那您可以成为我们的“找坑降费达人”志愿者。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营造明明白白消费的良好环境。       记者 中原

深圳桃源劳务派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