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对话建国元勋刘世昌将军之女:他对贪腐嫉恶如仇

  原标题:建国元勋 | 对话刘世昌将军之女:他对贪腐嫉恶如仇

  [撰文/纪欣 编辑/刘姝蓉 文字整理/刘夷]抗日战争期间,被毛泽东称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活跃在河北冀中平原一带。这支队伍的主要领导人,是我军回族高级将领刘世昌。新中国成立后,刘世昌调到空军任职。他对子女要求严格,在求学、入伍、转业过程中,他始终要孩子们自食其力。

  2010年9月19日,刘世昌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9岁。根据职级,他本应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但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曾说过他要和回民支队的老战友安葬在一起。为此,父亲去世之后,我们尊重他的意愿,将他葬在了回民公墓。”刘世昌之女刘晓音这样告诉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

  ★ 编者按 ★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声宣告了中国历史上全新的一支人民军队的诞生。自此,我们的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驱者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特推出“建国元勋”系列报道。

  ★本期人物★

  刘世昌(1921—2010)

  河北安国人,回族,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锄奸科科长、政治部主任,政委。参加了冀中五一反“扫荡”和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西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兼青年部部长,空军师政委,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军政委,空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兼空军学院政委,中共空军纪委书记。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19***年被授予为少将。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谈起回民支队,他说“只宣传马本斋”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冀中平原相继出现了一些回民抗日武装。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定县、安国一带的回民干部教导队和献县一带的回民教导队等。

  “我父亲生于河北省安国县东安国城村,他在河北保定上学时,和一些革命先行者有了接触。”刘世昌之女刘晓音这样告诉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

  1938年2月,年仅17岁的刘世昌正式成为回民干部教导队的一员。作为这支队伍中最早的共产党员,他先后担任锄奸科长、政治部主任和政委等职。

  民族英雄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教导队(注:1939年7月,根据冀中军区的决定,回民教导总队改称为“回民支队”),发展最壮大时拥有近2000人,当时在冀中地区让日寇闻风丧胆,被毛泽东曾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1938年10月,在刘世昌等人的介绍下,马本斋加入共产党。

马本斋

  对于那段历史,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德洙曾撰文写到,“世昌同志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他不断受到进步人士的开导和熏陶,年纪不大就意识到回民翻身解放的希望所在。”“世昌同志的非凡之处,就在于当不少回族同胞尚在观望犹豫时,敢于冲突各种束缚,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回民干部教导队,并很快秘密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世昌同志是独子,又是回民……他勇将身家性命置于度外,慷慨投身抗日的斗争的洪流,这样的人生抉择,如果没有救国拯民的大志,没有明确而坚定的革命信念,是断然做不到的。”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冀中反扫荡、粉碎冀中“五一”大扫荡、沧石路、清河、高纪庄突围、延安保卫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参加了满都户、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战斗。从1938年到1950年,十多年间,刘世昌大都处在战争前线。

1948年8月,刘世昌(右一)和战友们在田登科烈士灵柩前

  “父亲在世的时候,只要说起回民支队,他就反复表示说要只宣传马本斋,不谈自己。”刘晓音表示,当时在冀中这支回民支队的战斗力非常强,不幸的是,1944年2月,马本斋司令员在去延安的路上患病离世。刘世昌作为回民支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跟随当时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带着队伍继续奔赴延安。

  资料显示,1944年1月,回民支队奉命奔赴陕甘宁边区,担负保卫延安、***的任务。到达后,部队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仍保留回民支队名称。同年6月,刘世昌任代政委,随后任政委。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央决定从回民支队抽调百名左右的干部奔赴东北解放区。9月2日,政委刘世昌和参谋长任振宇率回民支队90余名干部从陕北出发前往沈阳。

  要求子女在部队“去留”完全服从组织分配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刘世昌调到空军任职。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授衔、授勋,刘世昌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19***年,他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上世纪七十年代,刘世昌调至北京,历任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副政委、空军纪委书记等职。在此期间,他的三个孩子也陆续回到北京。

刘世昌将军

  “我哥哥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和弟弟出生在1949年之后。”刘晓音回忆道,因工作需要,几个孩子常年跟着父母“南征北战”。

  “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求学、入伍、转业的过程中,父亲始终要求我们自食其力,不可能让我们沾他的什么光。”刘晓音告诉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当年,父亲要求子女们在部队的“去留”完全服从组织分配。

  刘世昌曾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们,该转业就转,不要想着去什么大部委大机关,要到地方普通单位里工作,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

  1988年,刘世昌将军离退休。晚年的他保持了关心时事新闻的习惯,每天读报,看新闻联播。对于媒体曝光的一些领导干部贪腐现象,曾任空军纪委书记的刘世昌也非常关注。

  刘晓音表示,“他开始是不相信的,他不能想象竟然可以用钱买官职,不相信当兵还要花钱跑关系。我想,如果他现在还健在,要是看到现在很多落马官员的腐败,以他嫉恶如仇的性格,估计会气得拿***崩了他们。他觉得这些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不能忍。”

  重回高纪庄,为无名烈士们修坟

  “回民支队在河北高纪庄突围时,牺牲了很多同志,部队撤离后,有一位老乡冒着生命危险,主动将烈士们的遗体就地掩埋,并修了很多无名土坟。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特意回到这里,为无名烈士重修坟墓,并和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把这里建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刘世昌的女儿,刘晓音深深感受到父亲对牺牲英烈们的深厚感情。

  她告诉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晚年的刘世昌因身体患病不便行动,仍念念不忘,派秘书及家人,前往高纪庄祭奠烈士,“每年春节,父亲还会给烈士家人送油、肉和鸡蛋,并从自己有限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分别送给他们。对于部队给予他的相应待遇,他往往会感慨说,跟牺牲的烈士比,跟烈士亲属比,我们得到的已经太多了!他永远都是这样讲。”

  2010年9月19日,刘世昌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9岁。根据职级,他本应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但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曾经说他不去八宝山,要去回民公墓,和回民支队的老战友安葬在一起。为此,父亲去世之后,我们尊重他的意愿,将他葬在了回民公墓。”刘晓音说。

  等不到老伴,病床上的他默默流泪

  刘世昌将军与其妻子阮若琳的爱情故事,多年来也一直为人所称道。

  阮若琳,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父阮慕韩为1931年入党的老同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处长、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广州共青团第一书记、《广州日报》副总编辑、广东省广播事业局电视部主任、陕西省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创办并担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主办参与了我国《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四大名著等电视剧的筹办制作。

刘世昌将军之妻阮若琳

  在《凝望硝烟——回族将军刘世昌传记》这本书中,阮若琳回忆了她和刘世昌相识过程。“我和世昌相识是在1944年的冬天。那时,我作为延安中学的学生在甘泉县农村办冬校。这一年早些时候,世昌和他的战友率领的回民支队也恰好从冀鲁豫调到了甘泉县。……马本斋夫人有意把我们联结起来,就在她的‘策划’下,认识了世昌,继而相知相爱结婚。生活虽然如此艰苦,我们却觉得充实幸福。”

  资料显示,1943年冬天,还在求学中的阮若琳从北平奔向延安。“他们拥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在为人处世、干事业上志同道合。”刘晓音回忆说,母亲阮若琳是个典型的女强人,夫妻二人年轻的时候因工作需要聚少离多。

  晚年的阮若琳体弱多病,眼睛和腿部都出现问题,但仍坚持工作,在家审录像带、剧本。“母亲工作起来就忘了身体。她卧室的床铺底下堆满了各种录像带。”

  此时,刘世昌已经生病入院治疗,阮若琳每个礼拜都坚持去医院看望重病卧床的丈夫。“那时候,因插管治疗,我父亲已经没办法说话了,但只要母亲一来,他的眼睛明显就亮了起来。2010年3月,母亲在去医院看望父亲的路上不慎摔倒骨折,加上糖尿病晚期并发症,导致她入院抢救无效离世。见不到母亲,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的反应就不对了。有一次,父亲流下眼泪,我知道他心里惦记着他的爱人。”刘晓音回忆说。

  2010年3月19日,阮若琳病逝,六个月之后的同一天,刘世昌也在京病逝。

  本专访由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与微信公众号德武阁(微信ID:xhdewuge)联动。微信公众号德武阁:朱德之德,军事之武,书阁之阁。正说军史、严说军事,用详实史料还原经得起推敲的军事历史,用严肃、认真的视角,观察军情风云。特邀朱和平将军担任《德武阁》总顾问。

责任编辑:张迪

深圳清水河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