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盛典”背后没有简单的故事


    ■扶 青

    “科技盛典——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日前在央视播出,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晓顺在内的12位科学家获得殊荣。

    “科学界的盛事、科学家的盛事。”在中国,“科技盛典”素有科技界“奥斯卡”之称,足见其权威性和公信力。盘点获奖名单,基本上可以全面直观地了解2017年度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进展:在人工智能领域,陈天石陈云霁兄弟研制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在“高精尖”工程方面,既有港珠澳大桥技术论证和工程方案研究,也有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在较微观的层面上,付巧妹破译了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而何晓顺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术,朱锐成功研制出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产品;再放眼宇宙,马晶从事的卫星光通信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常进则创新发展了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此外,包括青藏高原冰川与环境研究、火炸药理论、地球深部探测等一系列成果也有入选。在入选理由上,“引领学术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等清一色对意义的表述,无形中更提升了我们的科技自信心、自豪感。

    入围科技创新人物名单,体现着对科学家努力和成就的认可。科研产出成果不确定性大、回报难预估,科学家通常要付出百倍努力、不断试错,才能站在最后的领奖台上。以何晓顺教授首创的“无缺血”肝移植术为例,现代器官移植手术问世于63年前,其中最主要的难点就是器官在移植过程中血流中断不可避免,由此产生的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移植疗效,甚至导致移植失败。尽管全球科学家进行了半个世纪的努力,甚至想到“快速降温、持续冷保存”技术,将其写在医学教科书中,但客观而言,器官移植的这一“先天缺陷”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何晓顺教授从1988年就开始从事器官移植及肝胆外科工作,迄今为止开展1300余例肝移植,并经过近百例的大动物试验小心求证,终于证实器官可以带着血液进行移植。试问,如果没有磨砺自我、勇于探索的精神态度,没有十年如一日、泡在实验室的职业追求,全球首例“无缺血”移植技术会来得这么早吗?

    观看“科技盛典”,不只是享受一场视觉盛宴,更要看到成果的背后,是科学家奉献自我、报效国家的精神气质,是专注研究、坚守岗位的精神品质。黄大年教授被很多人评价为“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王泽山教授十几年如一日地研究火炸药理论,因为工作需要,大量实验要到条件恶劣的野外实验基地做,但他从不畏艰苦,同年青人一道爬山涉水,餐风饮露,尽管已到花甲之年,每年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地实验基地度过;姚檀栋教授在读书期间就立志从事中国冰川事业,长期在青藏高原高海拔、高寒、缺氧等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工作,他经常说:“要做好学问,得先从做人开始;别人玩的时候,你也得工作。”体会这些科学家的人生故事,无一例外地都目标专注、敢于坚持、不懈探索,而无数的经验也早已告诉我们,拼搏和努力才能成就辉煌的人生。

    当今社会充满浮躁气,很多人急功近利,科学家们的故事无疑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启示,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这也是更为现实和有益的一种选择。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希望多一些“科技盛典”这样的清流,使我们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中,能够多一份笃定、多一种从容、多一些坚持,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南园劳动力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