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为调解一起纠纷 他来回奔波26天 朱今斌:群众身边的“调解专家”


    朱今斌成功调解一起矛盾,当事人握手言和


    朱今斌在社区巡逻


    “今天不把公司欠我的钱给我,我就不走了!”“明明是你欠公司货款,怎么还向公司要钱?请尽快还款到账!”两人越说越激动,从争吵发展成互相拉扯,赶来处警的民警急忙打了个电话:“老朱,请你赶快来一下,这事一定要帮忙调解。”

    这位民警提到的“老朱”叫朱今斌,是高邮市公安局送桥派出所第七警务区社区民警。他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军官,2008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从警以后,他扎根基层,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一干就是9年,其间调处矛盾纠纷700余起,被辖区群众称作身边的“调解专家”。

    26天艰辛调解

    圆满解决一起复杂财务纠纷

    关海是送桥镇一家灯具公司的业务员。2010年以来,他与该企业有多次灯具加工合作和营销活动,双方一直未结清往来账目。后来,双方在结算余款时,账目出入悬殊,关海认为企业欠其100多万,而企业一方却说关海欠公司20万。 

    去年年底以来,关海多次前往该公司讨要债务,双方因此多次发生矛盾。虽然派出所民警多次处警调解,关海也在法院申请了诉讼,但由于双方债务时间跨度大,许多往来账目混乱不清,事情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7月31日,关海再次前往企业负责人家中讨要债务,其间双方产生冲突。辖区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请朱今斌来调解。

    虽然不是自己辖区的事情,也不是自己处的警情,但朱今斌想都没想就将差事应了下来。因为他知道,如果调处不好,很有可能会因矛盾激化产生严重后果。 

    “双方的矛盾关键在于账目不清,只要理清他们的往来账目,就好办了!”朱今斌立即将双方当事人分开,一边进行劝导安抚;一边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和双方的诉求,找到解决争端的“钥匙”。 

    此后的十天里,朱今斌一趟趟往返于双方当事人之间,认真细致地帮助双方查账、对账。8月10日,双方根据银行记录、财务簿册、账本等材料,将2010年以来的往来账目整理了出来。为了让双方都认可信服,朱今斌又请来从事灯具行业核算的同学,花了两天时间对账目进行了评估测算。经过核算,灯具公司在缴纳税款后,应偿还关海80余万元。 

    最终,关海和灯具公司都对核算后的账目无异议。8月25日,双方在朱今斌的见证下,就余款偿还等协商一致,并签下调解协议书。

    连续26天的调解,让朱今斌精疲力尽,但看到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他发出了爽朗的笑声。9月8日下午,关海将一面锦旗送到送桥派出所,“朱警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我理清账目,这才解决了纠纷。”

    坚守社区9年

    耐得住寂寞、对得起群众

    “调处矛盾要细心、耐心、公心,服务群众要热心、真心、用心。”朱今斌说,社区民警面对的都是琐事、碎事,但是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对得起群众。

    无论是辖区企业,还是普通群众,朱今斌在工作中都一视同仁,守着“公心”处理每一件事情。凡是接受过朱今斌调解的群众,最后都变成了他的朋友,随着调处的案例增加,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送桥镇居民陈某2008年因伙同他人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成为朱今斌辖区的监管矫正对象。朱今斌接手后,立即对其进行了家访,得知陈某没有工作,他介绍陈某去学习电焊工,每个月都去看望陈某,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从电焊业务上为他牵线搭桥。很快陈某熟悉了电焊业务,找了几个工人,做起了小工头,小日子开始红火起来。

    “朱警官,谢谢你的帮助,我一辈子都认你这个朋友!”每次看见朱今斌,陈某都激动地说道。 

    朱今斌的电话簿记满了辖区企业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财会人员的号码。他还有一本厚厚的社区群众走访登记簿,上面记录了大量群众的电话和资料。这些号码经常收到群发短信:“我是送桥派出所民警朱今斌,如果您需要帮助,请拨打我的电话,我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

    许多熟悉朱今斌的群众遇到事情,直接打他的电话寻求帮助,因此他的电话被同事们戏称为第二报警电话。9年来,朱今斌调处矛盾纠纷700余起,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作身边的“调解专家”。

    没时间陪伴家人

    找不出一张像样的全家福

    “当时,我在部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许多领导和战友都劝我不要走。”回忆转业时的情形,朱今斌感慨地说,为了能守在妻儿身边,更好地照顾家庭,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回到地方。可没想到的是,回到家乡当了警察,他却更忙了,依然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在家人左右。 

    “白天是完全指望不上,周末也常加班。难得有时候晚上不值班回了家,夜里一点多钟,一个电话就能把他叫走。”朱今斌的爱人无奈地说,他们夫妻俩都在送桥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忙起来,根本顾不上正在城区读高三的儿子。

    今年是儿子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朱今斌夫妻二人在城区租了间房,每天早晨帮孩子烧好早饭和午饭,便赶去送桥上班。

    “孩子也懂事,每天中午放学,他都自己热饭菜,然后午休去上课。”朱今斌说,工作这么多年,他对得起每位办事的群众,却始终觉得亏欠家人太多,连一张像样的全家福都没有。 

    通讯员 徐耀 记者 刘旺

东湖最大劳务派遣公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