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二月二趣味习俗:它们因“龙”而生

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二月二”,又称“龙抬头”“青龙节”“春龙节”。虽然随着时代发展,这个具有深厚农事色彩的节日已渐行渐远,但它的一些习俗却依然留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味道与情趣。

“金豆开花”爆米花


爆米花,是广受欢迎的小吃。一个说法是,这一习俗的由来,也与“二月二”相关。

相传,武则天称帝后,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旨,命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干旱让庄稼颗粒无收,树苗枯死,民不聊生。龙王看到惨景,顿生恻隐之心,偷偷降下甘霖。百姓得救了,但龙王因为抗旨,被罚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立起的石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返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看到了,便四处寻找这种能开花的金豆,以报龙王恩情。可哪里有这种会开花的金豆呢?正巧,二月初一这天,一位老人到集市贩卖玉米,口袋口散开,玉米粒洒落一地。有人突发灵感,这些黄澄澄的玉米粒不就是金豆嘛?如果把这些玉米粒烘干爆炒,不就可以开花了吗。第二天,人们支起大锅,爆炒玉米粒,然后用香喷喷的玉米花供奉龙王。龙王明白这是百姓在救他,大叫“金豆开花了”。玉帝一看,果然如此,便将龙王释放,官复原职。龙王仍像以往一样,兴云化雨,为人间带来丰收。于是民间也留下了“二月二”吃爆米花的习俗。

现在,吃爆玉米花的习俗,早已扩展到了平时,不限于“二月二”了。

“龙抬头”吃猪头


临近“二月二”,有的饭馆打出了“吃猪头,龙抬头”的广告,令一些人费解。

“二月二”吃猪头,在一些地方流传已久。这些地方,一般会有过大年杀年猪的风俗。过年吃猪肉,猪头则会在“二月二”用来供奉龙王。于是有了“二月二”吃猪头的习俗。而且“头”,还有开头的意思,代表新的开始。

关于“龙抬头”吃猪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一位名叫王中令的权贵因饥饿闯入了一间乡村小庙。谁知,遇到一个醉醺醺的和尚。如此不守戒律,王中令大怒,还动了杀掉和尚的念头。

当时王中令问这和尚有没有吃的,和尚说有肉没有菜。王中令就让他去做一个肉,和尚于是端上了这道“蒸猪头”。一尝,味道还不错。王中令又问他还有什么特长,和尚说能写几句诗。命作诗,和尚写诗道:“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到了美味,听到了别致的“猪头诗”,忘记了不快,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吃猪头也成了转危为安的吉祥标志。如今还有一道名菜 “扒猪脸”,不知是否与此相关。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二月二”这天,理发店会格外忙碌。在这一天理发,被称为剃龙头、剃喜头。这既是为了讨个吉利,也是因为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剪头的习俗,但头发多了重了就不能“抬龙头”了。 所以“二月二”那天,理发店的生意特别好。

正月为什么不剪头发,很多地方流传着“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讹传。实际上,不剪发可能只是为了“思旧”。一个说法是,清初,所有国民必须要剪发,像满人那样在脑后梳成辫子。很多人并不喜欢这样做,又不便于公开与清政府对抗,就用这种说法来拖延时间,并流传至今。时至今日,人们认为,“龙抬头”日剃龙头,有一帆风顺、平安如意的好兆头。

(图片源自网络)

(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文馨)

责编:赵迪迪、

深圳横岗人力资源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