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那些年的童谣如今都去哪了

每个人脑海中,应该都记得几首童年念过的带着浓浓乡音的童谣。作为陕西娃,你要是只知道“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那就太不“陕西”咧!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3月23日《华商报·今日渭南》向渭南征集带有陕西地方特色的童谣,之后,多位市民发来了让他们难忘的童谣,并讲述了他们和童谣之间的故事。
  白水县尧禾镇老人刘高友——
  传统童谣难敌流行歌
  应推陈出新促传承
   “一秃子难过,二秃子慌,三秃子担水熬米汤,四秃子抬材叫阴阳,五秃子打墓挖圪啷,六秃子抬七秃子埋,八秃子哭得圪呆呆,九秃子还要穿白鞋,十秃子从泾阳县里没回来。”(出自白水县当地童谣《十秃子歌》)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简约中透着童趣,华商报征集陕西童谣的消息勾起了白水县尧禾镇老人刘高友的儿时记忆,“大门前两个玩伴面对面坐着,嘴里哼唱着拍手歌……”
  旧时童谣
  逐渐被流行歌曲取代
   74岁的刘高友老人,是白水县尧禾镇满义村村民,对于几近消失的童谣,3月20日,刘高友对华商报记者说,“我收集整理了很多本地的童谣儿歌,这首《十秃子歌》还是我小时候唱的拍手歌,那时候物质匮乏,能玩的东西很少,小孩大多都玩跳绳、石子棋、拍手歌等游戏,像拍手歌这类的童谣都是由父辈教唱,代代相传,现在童年场景在脑海中仍很清晰,很快乐很满足。”
   刘高友说,现在的孩子对童话故事的喜爱程度要高于童谣,加之网络普及,孩子们也不再不满足于教什么唱什么的形式,在他们中间,往往传唱的是一些节奏性好、流行度高的现代歌曲,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童谣几乎都没听过,走在村道上很难听到有孩子唱童谣了。
  传统童谣濒临消失
  创作者应推陈出新促传承
   现如今,童谣似乎已不再受孩子们青睐,甚至都不如流行歌普及。刘高友分析原因说:“这些年童谣创作基本没有,被广泛传唱的更是寥寥无几,现在村里老人还能哼上几句《十秃子歌》,下辈人基本不会唱,更不用说孙子辈,童谣需要传承。现在文学创作者基本不关注传统童谣,创作人才出现断层,年轻人不愿意写,很少有新童谣出现,传统童谣又面临消失风险,或许几年后,就没人会唱了。需要年轻创作者参与进来,推陈出新,对传统童谣进行改编,让其更适应时代的发展。”
   现在很多刊物商业化严重,民间童谣很难有展示推广的平台,刘高友说,政府、学校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重视,要让童谣重新继续传承下去,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推动。
   20日中午,华商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两位年轻人,两人均表示对儿时的童谣已记不清了,只模糊记得两句,儿时最多的记忆是动画片和故事书。
   对于各地童谣的现状和以后的传承发展,20日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负责人表示:“以前有整理和收集过各地的歌谣,并印成图书出版。但并没有针对各地童谣进行过整理收集。”华商报记者又采访多个政府文化部门,均表示对于各地童谣未收集整理过,也不清楚有哪个部门有做过统计工作。
  渭南市高新区良田街道办庙南村刘淑娥——
  学校可开设兴趣班
  让更多孩子传唱童谣
   “打一打二连打三,打四下,四下五,骡马数,数骡马……”这是上个世纪流行于渭南的《打棍歌》如今已没人会唱,66岁的渭南市高新区良田街道办庙南村村民刘淑娥也只记得几句。
  杏树下讲故事唱童谣
   “这两天看到华商报刊登的关于陕西童谣报道,勾起了我很多关于小时候的童谣回忆。”刘淑娥说,自己从小爱跳舞,参加过影视作品拍摄,但关于童谣的记忆都是来自于母亲,“父亲是一名教师,母亲是农民,虽没上过学,但很有才气,除了会剪纸,还会唱歌和唱戏,还自编了一些歌谣唱给家人听,我脑海中的大部分童谣也都是母亲教授的,儿时与小伙伴玩过家家时就唱这些童谣,如《斗斗角》、《翘船歌》等,很多画面现在还记忆犹新。”
   刘淑娥说,还记得小时他们兄妹9人在杏树下围坐一圈听爷爷讲故事、唱童谣,“老大害病(生病),老二看,老三提了个大尿罐,老四就把蒸馍蘸,老五爱吃bi-angbiang面,老六採(和面),老七擀,老八回来端大碗,老九回来把锅端,老十回来干瞪眼……”
  童谣传承缺少组织者
   刘淑娥说,很多童谣已记不清了,“对自己的儿女也没唱过,只在哄孙子睡觉时唱过几首,如摇啊摇,摇到外婆家……有些童谣现在只记得几句,现在幼儿园也只教一些现代儿歌,等我们这代人都不在了,传统童谣可能真就消失了。”
   对于方言童谣如何才能完好地传承和保留下去,刘淑娥表示,“传承缺少组织者,没有任何组织或某个人专门负责收集和宣传;学校可开设兴趣班,给老师做培训,让老师教授童谣,让更多孩子传唱;社区应定期组织老人、儿童唱唱歌,聊聊过去,希望更多人一起寻找遗失的童谣,社区人相互传唱;小区家庭之间要多沟通,多组织孩子集体活动,才有童谣传承氛围。”刘淑娥说,不能让地方特色方言童谣失传,很多童谣都来自于生活,反映了当地人的不同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应该让后人铭记和传承。 华商报记者 唐保虎
  雪花谣
   雪花儿飘,雪花儿转,
   老天爷爷下白面。
   下满了缸,下满了罐,
   妈妈快来擀长面。
  打箩箩
   打箩箩,磑面面,
   硙下七斗八罐罐,
   舅舅来了做啥饭?
   烧煎水,煮烂鞋,
   一顿吃得再不来。
  跳船歌
   喔呀喔跳船来,
   三十黑来,
   过年来,
   吃白馍,
   砸核桃,
   铃铃帽子花夹袄。
  踏蒜谣
   挷儿挷儿踏蒜哩,我婆叫我吃饭哩。
   我婆嫌我吃得多,把我撸了一勺勺。
   我把我婆背到狼窝里,
   狼吃哩,我看哩,一下看得眼转哩。
   我爷回来寻老婆,没老婆。
   撼个刀刀削老婆,削下老婆没鼻子,没眼窝,
   黑了睡觉还不谄和。  

 

松岗罗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