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拉长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甜玉米、蔬菜、梅菜、优质畜禽、特色水产等几大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惠城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雄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区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固定资产达3.1亿元,销售收入达13.5亿元。

    然而,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技术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高等问题仍困扰着全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日前,惠城区政协农业委员会一行十余人赴横沥镇调研,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 通讯员 黎伟斌

    走访

    矮陂梅菜畅销海内外

    “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这句诗传神地道出了梅菜作为惠州特产的美誉。

    惠城区横沥镇矮陂的梅菜历来被作为宫廷贡品,又称为“惠州贡菜”,色泽金黄,口感醇佳,富含氨基酸、有益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矮陂有种植梅菜的传统优势,因为四面环山、西邻东江、山清水秀,没有工业污染,可以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现代绿色食品。

    横沥镇副镇长谢海恩介绍,全镇每年种植梅菜面积一般达到两三万亩,2016年底受台风的影响,只种了1万多亩。每亩地可产梅菜万斤左右,目前全镇大型梅菜加工企业有22家。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矮陂的惠州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至今有20多年历史。一进入公司大门,就看到院中的晒场上晒了几大片梅菜。在加工车间,四五个工人正在分拣梅菜并装袋,每袋可装3斤梅菜芯。“每斤梅菜芯出厂价是10元,用的盐都是从盐业公司采购的。”该公司负责人刘佛带介绍,他们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低盐腌制,在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的情况下保持自然风味,目前公司每年销售梅菜上千吨。“前几年收购一斤新鲜梅菜才四五毛,现在涨到八九毛、一元了。”随着梅菜的热销,刘佛带也见证了价格上涨。

    调研组一行随后来到惠州市环通梅菜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1980年开始梅菜的深加工,产品享誉大江南北,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环通公司法人潘伟强说,四川、香港等很多餐饮大公司也是他们的客户。

    环通公司的规模比较大,在2015年新建的厂房中,除仓库、加工车间外还有消毒间,工人把装袋好的梅菜放入锅炉进行蒸煮消毒,每一批梅菜都要进行检验,看盐分、糖分、水分、亚硝酸盐、大肠杆菌等指标是否合格。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环通公司就不惜重金聘请专家对梅菜的亚硝酸盐问题进行科技攻关,通过改进传统的腌制工艺,缩短腌制时间,产品的颜色、香味、口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公司又开发出新品种,将即食梅菜推向了市场。

    潘伟强介绍,他们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农户+基地+科技”,公司是龙头,农户是基础,基地作保证,科技作指导,梅菜种植的选种、育苗、施肥、防病、防虫等环节都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以确保绿色、健康、安全。同时实行订单农业,提高农户种菜的积极性,保证销量不断增加后对梅菜原材料的需求。

    把脉

    原料、技术、品牌是发展“短板”

    “近年来,惠城区利用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惠城区农业局副局长翟荣文介绍,截至2016年底,全区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固定资产达3.1亿元,销售收入达13.5亿元,主要涉及优质稻、梅菜、甜玉米、肉制品、荔枝、茶叶、辣椒等多种优势特色产品,其中优质稻加工企业5家、甜玉米加工企业3家、梅菜加工企业7家,畜禽加工企业3家,荔枝加工企业1家、辣椒加工企业1家。

    惠城区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创建了一批品牌。目前,全区拥有省名牌产品15个、市名优产品18个、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农产品1个。大部分加工企业注册了产品商标,拥有自己的产品品牌。其中,“水中鲤”丝苗米、“悠久”“祯州”牌梅菜等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万佳宜”牌甜玉米罐头获得广东省知名商标。

    到2016年末,全区特色农业生产基地45万亩,联接农户5.1万户。围绕几大特色产业建设,出现“甜玉米村”“梅菜村”“优质稻”“特色水产”等一村一品专业村。其中,甜玉米种植面积7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15万亩,梅菜种植面积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特色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有力推动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

    翟荣文说,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既是产品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科研中心、服务中心,通过加工企业的兴建,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通过发展订单合同、订单农业,逐步形成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产业辐射拉动,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虽然惠城区农产品加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翟荣文坦言,原料供应、加工技术、品牌效应等问题是制约全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短板”。例如,惠城区尽管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仍以一家一户的自主种植生产经营模式为主,分散性、随意性高,缺乏连片规模经营,无法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求原料供应的批量性和稳定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存在研发经费、研发力量投入不足和先进加工设备的购买力低下问题,大部分加工企业仍处在粗加工阶段,直接影响加工制成品的质量和效益,产品附加值低。

    再如,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家,但名牌产品比例总体偏低,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高,还没有在市场上叫得响、深入人心的产品品牌。“梅菜在全国多个地方都有,但惠州梅菜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高。”翟荣文说。

    在生产经营方面,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反映贷款难,缺少生产发展资金。目前,惠城区66家农业龙头企业中,有条件到银行贷款的企业只有13家。另外,惠城区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着企业发展受用地指标限制的问题,企业很难获得用地指标,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建议

    鼓励规上企业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惠城区农业局认为,无论是从资源优势看,还是从市场前景看,惠城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都大有可为,也是加快全区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纽带,必须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来抓,通过龙头带动、项目推动、改革驱动、政策扶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为此,农业部门建议加强基地建设,保障原料供应。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抓好全区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结合惠城区几大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生产基地,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应用及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充足、安全、优质的原材料保障。

    “矮陂在1995年获得‘中国梅菜之乡’荣誉称号,但这个无形资产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建议成立梅菜协会,或引进外资企业,做强做大梅菜加工产业。”惠城区政协委员张慧颖说。

    惠城区农业局方面表示,将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重点,突出抓好品牌创建工作。引导加工企业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围绕品牌开拓市场,推进管理创新,提高加工产品质量。同时,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生产、加工、包装的全过程。

    同时,结合惠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用地纳入整体规划,吸纳优质加工企业入驻园区。通过“政银”贷款业务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已有财兴、潮记、祯州、金种等企业进驻,有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空间。

    在座谈会上,惠城区政协副主席叶祝桥建议,惠城区要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广“加工企业+基地+农户”“股份合作”等发展新模式,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要加强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要鼓励惠城区规模以上20家农产食品加工企业从深度开发、生产加工和品牌创建工作,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深圳香蜜湖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