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大江东:人才“梦之队”?魔都“招聘启事”一人一策!

南京,40周岁以下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西安,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可在线落户;北京,天使和创投基金高管有机会直接落户,被外界形容为“近十年最宽松的落户政策”……在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求贤若渴,甚至“人才大战”硝烟味愈浓时,上海,你怎么看?

在3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上,上海最终以“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果断“亮剑”——作为传统的人才高地,上海宣布,要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基础上的人才高峰建设,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打造“人才梦之队”!


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魏根生摄

东妹细细读来,上海人才新政可谓含金量极高,干货满满,又极具上海重环境、讲规则、高起点、动真格的城市特色。“真正的人才,最看重的是成长的舞台、发展的空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为核心做法

此次发布的《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可谓是上海最高规格“招聘启事”。其中,“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高峰人才全权负责制”等政策细则,甫一出台已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据介绍,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坚持了五个原则。一是坚持“国家战略,重点领域”,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出发点;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制度创新”,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着力点;三是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着眼点;四是坚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核心做法;五是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这是人才高峰建设的实施步骤。

具体来看,行动方案主要在七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突破。

第一,明确集聚造就高峰人才的重点领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战略目标,提出了13个本市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具体是: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量子科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

第二,建立国际通行的遴选机制。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增量和存量并重,突出市场作用、同行评价,构建用人主体发现、国际同行认可、大数据测评的高峰人才遴选机制。支持对象应具备的核心条件是: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就、一般处于本领域全国前5名或国际前20名,或年富力强、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具有成长为世界级高峰人才的潜力。

第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重点是为高峰人才量身创设新型工作机构,不受行政级别、事业编制、岗位设置、工资总额限制。按需建设定制式实验室。优先保障充足便捷的科研场地。优先使用张江科学城布局的大科学装置。

第四,实施国际通行的工作体制。重点突出国际通行做法,从8个方面构建一流软环境。一是实施高峰人才全权负责制。赋予高峰人才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二是实施外部中长期考核机制。对高峰人才及其团队采取外部第三方国际同行评估为主、用人单位年度自评为辅的评估考核模式。三是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机制。对获得支持的高峰人才及其团队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建立国际通行的财务管理机制。四是建立新型学术出国审批机制,授予高峰人才学术出国自主权。五是建立行政助理制度,将高峰人才及其团队从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六是支持高峰人才及其团队招收研究生、博士后。七是鼓励高峰人才及其团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以现金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探索按照偶然所得征收个税。八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辟知识产权保护绿色通道。

第五,健全高峰人才及其团队的社会保障。重点从7个方面提供系统保障,解除高峰人才及其团队的后顾之忧。一是建立住房支持机制。综合发挥用人单位、各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市级支持资金的多方作用,采取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多种形式,系统解决在沪工作期间的长期稳定居住需求。二是实施落户绿色通道。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办理本市户籍。三是优先申办中国国籍和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优先推荐高峰人才及其直系亲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直系亲属申办加入、恢复中国国籍和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四是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待遇。允许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使用支持资金购买商业养老和商业医疗保险。五是开辟结汇换汇绿色通道。允许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将在沪的薪酬收入、成果转化收益等合法收入汇至境外。六是健全交通出行保障机制。采取单位配置、市场租赁、交通补贴、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等方式,保障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在沪工作期间的交通出行需求。七是保障配偶子女相关待遇。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的配偶,参照享受商业医疗保险待遇。优先保障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团队成员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就读需求。

第六,建立“一事一议”的实施机制。发挥用人单位主体能动作用、地区党委和大口党委综合职能优势、市人才办牵头统筹作用和部市(院市)合作机制优势,共同推进人才高峰建设。

第七,建立稳定长期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人才高峰工程建设市级专项资金,优先保障高峰人才及其团队的事业发展费用和人员保障费用。

同时,上海今年还将研究出台人才安居、应届大学毕业生落户、超级博士后资助、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分类评价、杰出人才奖励等方面的针对性政策,大力营造众人青睐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放权松绑”,一以贯之的改革思路

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现场,李强指出,抓人才是上海构筑战略优势、打造战略品牌、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选择和最优路径,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人才工作的指示要求,持之以恒厚植上海发展的人才优势,坚持党管人才的政治导向、人才引进的高端导向、人才配置的市场导向、人才发展的国际导向、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上海成为天下英才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东妹敲黑板了!请注意上述这段话中的几个关键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

跟不少兄弟城市较为直白的政策解读相比,上海的人才新政中“户口”“资金”“奖励”等词语并不突出,而“国家战略”“改革创新”“国际标准”等关键词十分醒目。几相比较,不难看出,上海人才新政的政策重心在营造环境,着力点在制度创新。更重要的是,“一人一策”!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

如此态度积极,且实事求是。正像李强所言,“上海的发展,从来都是靠人才。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有什么样的未来。”“要牢牢把握厚植人才优势的基本导向。坚持党管人才的政治导向,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把手’带头抓‘第一资源’,寻觅人才要求贤若渴,错失人才要有切肤之痛。”

请看看上海的“聚贤令”:坚持人才引进的高端导向,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科学家、大企业家、大艺术家等高端人才;坚持人才配置的市场导向,让人才的评价、流动、激励都按市场规则办,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和市场主体手中;坚持人才发展的国际导向,大力引进国际人才,大力推进国际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国际化;坚持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甘当服务人才的“店小二”,让人才从细微处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这也是上海一以贯之的坚持。此前,上海市委、市政府已于2016年9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即人才“30条”,围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和“放权松绑”,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其中,以“放权松绑”为核心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已取得不少突破。

如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强化市场价值的激励效应,畅通“纸变钱”的通道。人才“30条”明确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三权”下放给单位和科研团队,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极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活力。同时,深入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个税递延缴纳政策,积极探索现金奖励按照偶然所得征收个税政策,使科研人员真正得到实惠、真实提高获得感。

2017年,国家顶尖千人袁钧瑛教授领衔的“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以首付款、研发里程碑付款共计4.57亿美元另加销售提成的合作方式,出售了一款抗癌新药的全球独家开发许可权,这是目前我国制药领域金额最大的成果转化合作项目。

人才评价改革方面,英语和计算机不再作为职称评审的前提条件,职称不再作为申报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限制性条件。推进职称评审管评分离,试点将部分高级职称评审权由政府主管部门下放到用人单位和行业组织。比如,将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科研高级职称评审权由市卫计委下放给交大医学院,将工程系列计算机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权由市科委下放到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公司。开通高层次人才“直通车”,畅通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评聘高级职称的“绿色通道”。

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方面,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将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下放给用人主体。深化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取消一批在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

优化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管理方面,重点推进 “三个区别开来”。将担任高校院所领导人员的学术兼职与机关行政领导干部兼职区别开来,将担任高校院所领导人员的学术出国与机关行政领导干部出国区别开来,将海外引进人才担任高校院所领导人员的裸官问题与机关行政领导干部区别开来,充分释放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活力。

“都是些切实可行、让企业能切实获利的政策,而不是那些挂在墙上很好看,到下面我们没感觉的东西。”华领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力解释自己选择上海的理由。

“不拼重金拼环境”,近年来,上海还坚持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人才发展综合环境的比较优势,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为各类人才创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生态。如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的便利性,率先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企业办证时间可从22个工作日缩短至4.6个工作日。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总规模15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着力缓解科技创新企业“最先一公里”的资金来源等。

要在“人才高地”上筑起“人才高峰”

其实,人才“30条”发布以来,经过一年半的实施推进,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上海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已经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如在海外人才集聚方面,上海在全国率先试点降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放宽外籍人才就业年龄、简化入境和居留手续等25条政策组合拳,确立市场、单位、行业的人才评价决定权。近两年,726名外籍高层次人才通过市场化认定申办了永久居留。2017年,共办理外籍人才工作证件8.1万件,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目前,在沪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占全国的23.7%,位居全国首位。

国内人才引进方面,注重市场导向的方法创新,实施12项国内科创人才引进新政,运用薪酬评价、投资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市场化方法引才聚才。近两年,累计引进国内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超过7.5万人,其中,通过科创人才引进新政,引进的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等五类重点人才近9000人。

高层次人才集聚方面,牢牢把握高层次人才这一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少数,紧紧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的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等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项目平台,通过综合运用国际通行的合同管理、议价薪酬、异地工作等市场化举措,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方式,面向全球集聚包括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等在内的顶级科学家近500名。

在上海早已是人才高地的背景下,此次发布的“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究竟剑指何方?答案只有一个——“人才高峰”!

“我们要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求人才,特别是卓越人才。”李强指出,上海“必须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细细读来,上海方案所着重强调的目标人群,可谓是金字塔尖的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集聚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全球号召力的科学家;在应用研究领域,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人才;在重大产业领域,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通晓国际规则的投资家。

方案同时强调,上海的发展既需要金领、白领,也需要蓝领!要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既需要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等经济发展类专业人才,也需要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类专业人才;既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需要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

李强还特别指出,“投资青年人才,就是投资未来。要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后,积极集聚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对青年人才多一点关心和支持,不搞论资排辈,摒弃门户之见,帮助他们打开成功之门。”

可以预想,未来的上海,将进一步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曹玲娟)

责编:封阳阳、

 

 我要找小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