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座谈会部分发言摘要

  在法治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18日,检察日报社与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座谈会。与会专家、代表围绕德治与法治关系、检察实践中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德法相融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中央纪委研究室原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客座教授 李雪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社会中的核心理念和追求之一,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其提法讲了三个“倡导”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没有将“24字”视为核心价值观的全部,还可以包纳更多内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应当明确社会规范体系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包括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些年党内法规建设已经自成体系;形成健全的社会规范体系,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团体和组织的自律性规范。同时,通过调解、协商等手段化解社会内部矛盾和纠纷,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稳定和谐。

  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应更好地实现德治法治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法治并重,但在国家治理方面更多地偏重于德治。应当按照德治法治化要求,以法治为原则,德治的内容尽量通过法治来体现。只有德治法治化,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把握好六个战略要素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四局副局长 詹复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最根本的是实行良法善治,关键是把握好以下战略要素:

  提升科学立法新水平,根据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统筹考量物质文化生活以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要素,增强立法的针对性;把握转型期国家治理新特点,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眼前问题和社会主要矛盾为着力点,强化治理政策和决策水平,增强治理效能;实行法治治理与政治治理、行政治理相衔接,把法治治理融入政治治理、行政治理、道德治理等整体格局中,形成治理合力;掌控法治供给方向,提升供给能力和质量,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突破传统司法理念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法治供给质量和供给品格;科学设定治理绩效评价标准,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治理过程,都将不可避免地注入国际评判元素,既要考量国内因素,也要重视国际因素和国际评判维度;加快培育和践行法治文化,加快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转型,深入推进法治治理实践,努力建设、发展和丰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法律体系相适应的法治文化,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和保障功能。

  深化德治与法治统一性认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谢鹏程

  将德治融入法治,首先要弄清楚德治与法治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对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性认识不足,主要原因是将德治等同于人治,继而将德治与法治对立起来。其实,德治不等于人治。在古代中国,德治只是人治的一个方面、一种手段、一种策略。古代的德治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纲常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今天的德治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规则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应地,今天将德治融入法治,主要是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这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核心是要构建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法治价值体系,同时要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社会主义法治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关系,并以社会主义法治价值体系更新或者替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二是处理好社会主义法治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相辅相成。坚持以法治为本位,结合法治特点,研究确定通过法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策略。

  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司法保障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蓝向东

  在检察工作中,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是与弘扬检察职业道德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历练和提高干警的职业道德素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和激励干警养成良好的职业品格;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使忠诚品格、为民宗旨、担当精神、公正理念、廉洁操守成为每位检察官的内心信念。二是落实到维护首都和谐稳定的大局中。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维护好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妥善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做到依法处理、舆论引导和社会面管控“三同步”;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全力服务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三是通过维护公平正义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司法保障。强化检察监督力量,突出检察监督主责主业,积极推动诉讼监督工作更见成效;履行检察监督职能,坚决依法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推进公益诉讼工作,积极谋划公益诉讼和文保领域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形成公益诉讼品牌。

  打造“五位一体”文化发展格局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政治处主任 罗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对于检察工作而言,一方面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动力引领检察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以法律手段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对此,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注重构建“五位一体”文化发展格局:

  一是以价值文化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塑造价值文化体系;重视检察职业道德,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司法作风改进。二是以团队文化为支撑,增强队伍活力。组建多样文化社团,增强队伍凝聚力;举办辩论赛等活动,营造整体文化氛围;建立公益服务机制,培育检察社会责任。三是以学术文化为积淀,提升职业素养。重视检察理论研究,挖掘典型案例和专家资源,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四是以宣传文化为平台,打造检察文化名片。巩固传统宣传品牌,增强检察公信力;完善新媒体宣传平台,将直播引入检察职能运转过程。五是以榜样文化为动力,推动创先争优风气。建立长效培育机制,打造优秀人才队伍;重视先进典型推树,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检察媒体舆论宣传推动作用

  

  ●检察日报社编委、理论部主任 张建升

  对于检察工作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就是融入检察工作各个环节,特别是转化为检察人员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达到法治专业化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检察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应当更加受到重视。检察媒体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能够发挥三方面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拓展思路,探讨新的路径选择;以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捍卫核心价值观,促进融入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实现路径包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更加强调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公正与效率并重;更加注重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司法实践中的法治新要求,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使命;更加注重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司法责任制,使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以法律监督全面传导正能量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伟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一是检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以文化建设为引领,结合“用文化修德立志,让公正促进和谐,以廉洁化导人心,倡正义富民强梦”的冀检理念,建设庭院文化、党史长廊等,让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随处可见。二是检察业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对接。创新“阳光未检”载体,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构建生态文明监督新模式,打好环境保护“组合拳”。通过“互联网+”和信息互联共享,掌握“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生态检察手段监督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严格执行生态利益补偿制度。三是法律监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齐驱并进。积极开展“冀水春暖、阳光未检”等系列活动,传递积极人生理念、崇高思想境界和法治信仰追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项检察工作中。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案实践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金融犯罪检察部副主任 杜邈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对检察工作而言,应当将其融入办案实践,主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提升能力和转变作风相结合。每一起案件成功办理的背后,都凝聚着检察人员乃至整个办案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有的结案报告10万余字,有的多媒体示证4000多页,有的要制定庭审突发情况应对、舆情引导等多项预案,这些工作必须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二是办案质量与办案效果相结合。司法公正不仅体现在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还要从修复社会关系角度释法说理,实现良好办案效果。三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不是矛盾的,可以在办案实践中有机结合起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政犯出现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这要求司法人员在法律框架下综合考虑政策、道德等因素,依法惩治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准确划定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与犯罪的边界,更好地发挥引领、规范社会行为作用。

  通过个案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取向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二审监督处副处长 马楠

  在检察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要体现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上,向社会传递正确价值取向,促进核心价值观由“软性要求”向“硬性规范”转变。

  一是推进司改确保案件质量。按照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既坚持法律法规要求的证据标准,保证定案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又坚持人民群众认同的证明标准,取得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科技融合提高办案效率。检察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取远程提讯等方式,提高办案效率,降低老百姓司法维权成本。三是注重效果树立法治权威。检察官在司法办案中要注重效果,让被告人认罪服法,为被害人及其家属伸张正义,让旁听群众产生共鸣,在司法办案中彰显社会价值导向。四是加强监督参与社会治理。检察机关要聚焦监督主责主业,运用抗诉、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等多种监督形式,纠正司法不规范行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案件分析,查找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建议,促进相关部门社会治理工作。

深圳坪山临时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