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母婴资讯网聚沙母婴资讯网

主动提升城市品质 吸引创新人才留下来

    图为岐江桥一带的一河两岸景观。 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1997年10月9日,时任联合国人居中心(现联合国人居署)信息与对外关系部主任克里斯蒂娜·恩格菲尔德女士来到中山,代表联合国人居中心向时任中山市市长黄子强颁发“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2017年11月8日,由中山市政协主办的“大湾区时代:城市人居与人文”发展论坛在20年前原颁奖会场上举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中山市政府顾问俞孔坚,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以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马向明等三位专家齐聚中山,回首20年来中山城市建设历程,结合“十三五”期间中山精品宜居城市定位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为中山人居建设再出发建言献策、开方支招。

    ●南方日报记者 李欣 雷海泉

    住区可持续发展受“人居奖”青睐

    据了解,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下简称“人居奖”)创立于1989年,从1990年唐山市政府荣获人居奖以来,至今全国已有17个城市、机构和个人荣获人居奖。

    “对于当时刚升级为地级市不满10年的中山来说,1997年荣获人居奖有着特别的意义。”市政协主席丘树宏表示,中山这座位于珠江口西岸、总面积占全省1%、总人口占全省3%的城市,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注重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

    1982年,中山城区第一个商品房小区“莲峰新村”落成,建有房屋46栋、建成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1985年,刚刚撤县改市的中山制作出第一张全市规划设计蓝图;从1986年起至1997年,中山又先后开展三次住房制度改革,彻底改革全市住房制度。

    据统计,截至1997年,中山城区、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已分别达到20.2平方米和32.3平方米,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有98个,其中50%以上已实施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土地出让、转让、房地产开发、经营、交易、咨询、估价、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等经济活动的统一房地产市场。

    凭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山在住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1997年4月中山市以“中山住区建设与管理可持续发展”为申报项目,受国家建设部推荐参加联合国人居中心的考评,并得到了以“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联合国人居中心肯定与青睐,最终成为当年摘取这一全球人居领域最高奖项的唯一亚洲城市。

    丘树宏表示,今年是中山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周年,举办此论坛旨在总结现阶段中山城市品牌建设中的问题,结合中山山水人文城市特色和资源禀赋,从现代化、国际化视野来开展中山城市建设研究与规划。

    经济发展兼顾生态与人居协调

    进入21世纪以来,荣获人居奖的中山,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集群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生活富足。近年来,中山更是在打造珠三角精品宜居城市方面下功夫,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果与优势。

    “到2017年底前,80%的行政村(社区)创建成为中山市生态示范村,20%的镇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镇……”

    2015年,中山市出台《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系统勾勒出中山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体系和重点任务,并提出至2017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而截至今年8月,中山已全面达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所有的建设指标。

    “与目前国内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规模轻质量’相比,中山市不仅经济总量多年来位居全省前列,城市建设也质量优异。”论坛上,刘士林认为“重发展,也重环境建设”,是中山步入人居环境最优城市行列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中山经济发展年均保持在10%左右增长速度的同时,在营造优质城市环境方面也从未停步,中山的环境建设工作不断纵深推进,并创造了不少“先例”和“第一”。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中山早在1999年就在国内首创性提出“建立组团式垃圾综合处理”的新模式,去年还出台首部中山地方性法规《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方面,中山城市治理能力持续加强,六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四次捧回全国政法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

    “中山社会和谐、城市秀美,生态环境已成为该市的一张亮丽名片,‘生态名城、山水之乡、秀雅故里’的城市特色已经深入人心。”俞孔坚说,中山未来城市发展应当清晰明确生态宜居、人文传承的独特优势。

    精品宜居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

    “未来20年,中山应在城市生态文明与功能修复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探索生态、生产、生活三个领域协调发展。”作为中山市岐江公园设计师的俞孔坚,在今年“3·28”中山人才节期间被中山市政府聘为政府顾问,在他看来,生态环境资源是未来中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拥有的独特资源禀赋。

    俞孔坚站在城市设计美学角度,表示未来中山的城市建设必须在现有城市生态、人文、产业三个领域实现协调发展,而核心便是“以人为本”。“我理想中的中山,应当是丰产、低碳、绿色,彰显中山包容性、开放性的城市气质。”俞孔坚认为,城市建设既要符合人的需求,也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论坛上,中山应建设“更注重文化底蕴、人文魅力塑造,在大湾区城市群中展现创新活力的宜居城市”,成为三位专家的共识。马向明从大湾区城市群角度分析,指出随着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海工程的建设,将加速大湾区高端资源要素流动。“在此期间,中山要主动提升城市品质,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认同’的城市魅力空间,吸引创新人才留得下来。”马向明说。

    而一个既美丽又有魅力的城市空间,离不开富有本地特色的人文内涵填充。“城市的本质在于不仅要使人生活得安全、富裕、健康,还要使人感到生活得愉快、自由与有意义。”刘士林延续了俞孔坚提出的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理念,表示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将极大地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孙中山是中山拥有最独特、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品牌,是中山打造文化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刘士林说,中山应深入思考孙中山留下的城市文化遗产,走出一条以孙中山元素为独特资源的中山市人文城市特色发展之路,结合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助推中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构建。

    ■专家观点

    俞孔坚:城市建设规划需要一场突破,一场“大脚的突破”:“大脚”之美即自然之美,我们要转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回归自然,回归生产,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走“逆向规划”之路,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绿色海绵系统,激发自然之美,解放自然之“大脚”。

    刘士林:在珠三角城市群时代,中山的经济、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良好,但也不可避免地有传统城市化的烙印。在大湾区城市群时代,中山市新型城市该怎么定位和建设,不仅要认真领会新型城镇化战略内涵,广泛学习借鉴世界各地的先进经验,还应深入思考和研究孙中山先生遗留的城市文化思想遗产。

    马向明:大湾区时代城市间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将得到重塑,原来城市间“排队吃饭”的关系将变为“圆桌共餐”。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广州、深圳在打造“大客厅”,中山处于广深之间,环境优良,具有营造能够进行国际交往的“魅力客厅”的中央活力区CAZ的条件。

责任编辑:张义凌

东晓劳动力市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